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噪声大量存在。长时间遭受85dB(A)以上的高强度噪声刺激,会致使人的听力严重受损,形成一种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这种耳聋与职业有关,称为噪音性耳聋。噪音性耳聋一旦形成,治疗是很困难的,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长期接触强噪声,会给人体带来多种疾病。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疾病是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职业病严重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这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我国50年代就有关于职业危害排序──尘、毒、噪的说法,把噪声危害排在第三位。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涉及面越来越大,影响日趋严重。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给予了密切关注。许多科研部门也积极配合政府,对职业噪声危害的控制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控制方法。可以讲,全面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有效地抑制噪声性耳聋这种职业…  相似文献   

3.
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杂乱声音组合而成。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公害之一,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无论暴露在一次短暂的强脉冲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暴露所致的听力下降,统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亦称噪声性聋。  相似文献   

4.
1前言国内外林业生产广泛使用油锯伐木、打枝和造材,在作业过程中油锯手长时间暴露在噪声中,结果导致油锯手慢性耳损伤和噪声性耳聋。由于作业时的体位和姿势等原因,油锯手右耳的慢性损伤的噪声性耳聋往往比左耳要严重一些。此外,油锯噪声还会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并且极易诱发其它疾病。因此,油锯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2国内外油锯的噪声2.1国产油锯1976年我国首次对国产油锯的噪声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表明国产油锯的噪声均超过100dB(A)。其中051型和GJ85型高把油锯的噪声为104~110dB…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噪声危害与我国工业噪声聋现状,简述了国外噪声聋经济补偿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实行噪声聋补偿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噪声聋经济补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肖健中  赵峰 《劳动保护》1998,(11):33-34
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长期接触强噪声,会给人体带来多种疾病。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疾病是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职业病严重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这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我国50年代就有关于职业危害排序———尘、毒、噪的说法,把噪声危害排在第三位。随着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噪声危害与我国工业噪声聋现状,简述了国外噪声聋经济补偿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实行噪声聋补偿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噪声聋经济补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ISO公布的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在高声级、高暴露年数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有差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推算方法,愿与读者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9.
ISO公布的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在高声级,高暴露年数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有差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推算方法,愿与读者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0.
正听力是上苍赐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若听力丧失,则将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对人而言,不需要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噪声能致人耳聋,并诱发各种疾病,降低劳动生产率。本文通过分析机械设备的噪音音频、等效噪音、叠加噪音、噪音产生部位和/或工艺,并同时分析噪音通过空气等传播的原理,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制定有效及经济的工程技术措施,将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通过转化为空气热能实现能量衰减,从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日益严重,噪声病患者越来越多。 在日常生活中,谈话声音的强度对听觉毫无损害,而生产中的噪声强度则远远超过正常人听力适应音响的范围。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由于持续不断地受到噪声刺激,耳感受器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暂时性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则不能复员,进而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噪声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也越高。噪声性耳聋也与噪声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在同样强度噪声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八小时就比工作半小时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2.
浅谈噪声性耳聋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性耳聋亦称噪声性听力损伤、多因噪声长期反复刺激耳蜗所致的听力损伤,以慢性声损多见(又称职业性耳聋),亦有接触一次噪声后,偶可引起急性声损伤。 一、生产性噪声  相似文献   

13.
噪声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相似文献   

14.
噪声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安全和卫生危害因素,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职业危害就是听力危害。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分为两类:暂时性听力损失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  相似文献   

15.
第二章噪声的危害一、噪声会引起耳聋冶金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场所属强噪声环境。在90分贝(A)[(A)是计权声级,见第章三第三节]以上的环境下工作,感到剌耳难受,天长日久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根据国际标准化组(ISO)的定义,500、1000和2000赫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分贝,称为噪声性耳聋。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交谈时,听力发生障碍。在高强噪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承接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点地区,近年来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入驻,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本文以2014年-2018年来浦东新区区域噪音与交通噪数据为依据,分析本地区声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一类功能区及交通噪音需进一步加强治理。通过源头屏蔽,大力发展张江、周浦、滴水湖等科技园区建设,阻断企业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等措施,进而提升和改善浦东新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7.
噪声是指那些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杂乱混合的,使人厌烦的声音。工业噪声是指由于生产性原因所产生的一切声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人长期接触工业强噪声,可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甚至引起听力损伤和职业性耳聋,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要防止工业噪声的危害,除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和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外,还可利用饮食保健来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比粉尘、毒物分布还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在当前的听力损伤人群中,职业人群占据了1/3.尽管如此,噪声性耳聋因具有隐匿性、损伤进展慢、潜伏期长等特点,并未引起用人单位、作业人员应有的重视,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呈逐年递增态势. 近日,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的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所所长李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噪声性耳聋可防可控,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切莫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9.
金明 《安全与健康》2008,(11):39-39
噪声损伤听力,造成耳聋,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随着环境医学对噪声危害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是少不了声响的,如果说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相反的,噪声则会使人烦躁,心绪紊乱,神经失调. 我们部知道,声音是通过声波传递的,声波强度通常是用分贝数表示的,分贝数小,声音就低,反之亦然.因此,打电话时周围的声音达到六十五分贝,听话就有困难,达到八十五分贝时就无法通话了,一般来说,声音超过六十分贝就算是噪声了,九十分贝则被认为是可容许的噪声界限.人们如果生活在九十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下,听力就会受到损害,时间长了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有研究表明,噪声达到一百三十分贝时,耳膜感觉疼痛,达到一百五十分贝以上时,耳膜立刻就会破裂,导致永久性耳聋.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用一百七十分贝的噪声作用六分钟,接受试验的半数豚鼠会死亡.要知道,豚鼠是动物中最能抵抗噪音[病毒]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