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徐冠华副院长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检查指导工作1994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徐冠华副院长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检查指导工作,他首先听取了中心主任单孝全同志的汇报,参观了“921工程任务”、“硒酸酯多糖药物”、“缩水内醚糖合成”、“超滤膜技术”、“膜生物反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一九七五年,原名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一九八六年与我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建处合并建成。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马世骏研究员任中心名誉主任,庄亚辉研究员任中心主任。 中心的建立,旨在实现环境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的互相渗透,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促进综合研究和解决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中心的研究方向是:(1)与中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开展局地性的、大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研究,建立  相似文献   

3.
《环境化学》2006,25(6):771-77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噁英分析实验室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授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示范实验室的揭幕仪式于2006年10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UNEP高级项目官员,国际环境科学杂志Chemosphere主编Heidelore Fiedler博士,UNEP项目专家瑞典Orebro大学Bert Van Bavel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庄国泰主任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的领导出席了揭幕式.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副主任主持,Fiedler博士首先介绍了UNEP分析示范实验室的提名和选拔过程.  相似文献   

4.
科技简讯     
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促进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任务的密切结合,发展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进环境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局议定,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双重领导,并于1996年5月15日举行了签字仪式.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双重领导后,将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宏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做出更具有显示度的工作,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共同研制的FIA-91型微机化流动注射分析仪于1991年7月20日在北京通过鉴定。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企业局主持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6.
前言     
《环境化学》2006,25(6):I0001-I0002
2006年6月21日,全球最负盛名的分析仪器界巨头沃特世公司(Waters Corporation)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三家中国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机构签署协议,共同就遵循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国际法规方面进  相似文献   

7.
经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于十月三日正式成立。 该中心是在原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和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的基础上筹建的。原环化所于一九七五年建立,十年来,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建立几年来在著名生态学家马  相似文献   

8.
日本SNK公司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赠送FI~3000型流动注射分析仪及S-3250分光光度检测器各一台的赠送仪式于1993年8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单孝全主任,刘中兴副主任,日本冈山大学伊永隆史教授,SNK公司讚岐三之助社长等出席了赠送仪式。在友好的气氛中,双方就开展流动分析合作研究的事宜交按了意见,对筹建中的“中日流动分析研究中心”寄予期望。  相似文献   

9.
《环境化学》2005,24(2):196-19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日前受聘担任Chemosphere期刊编委.  相似文献   

10.
《环境化学》2006,25(1):75-75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国科学院应急方向性项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生态效应与修复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安捷伦科技公司以及黑龙江省水文局联合在佳木斯市设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监测点.安捷伦科技公司为监测点无偿提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色.质联用仪(Agilent6890/5975inert XL)和现场技术服务.监测点的设立,  相似文献   

11.
新书评介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撰写的《高效·和谐——城市生态凋控原则与方法》一书,最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列为《博士论丛》第一辑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2.
汪安璞  彭安 《环境化学》2005,24(3):i001-i003
刘静宜先生生于1925年5月16日,1947年赴美留学,在络合物化学权威贝勒(Bailar)门下为研究生,1951年获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化学研究工作。先后在煤炭、资源评价、包头和大冶的矿物综合利用和原子能化学等领域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75年起开始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先后领导和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技简讯     
1995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双进的陪同下,视察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市南郊农场的化控2号小麦高产栽培工程试验田.贾敬业同志汇报了初步试验结果:在100亩试验田中,经过多点抽样实测,采用该系统工程的小麦与对照组小麦相比,第一根节短,抗倒伏能力强,每亩多出穗约7000个,预计增产10%左右.周院长说:中央非常重视农业,中国科学院有一支搞农业的队伍,为科技兴农做了大量工作,相当有成就,四水(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转化,20年来使地下水升高了3米,这个经验在华北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菁京 《环境化学》2006,25(6):813-813
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决定定期举行“环境化学前沿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环境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举办学术讲座.第一期论坛于2006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由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金明研究员主持,中心副主任江桂斌研究员作了题为“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江桂斌研究员的报告分为四大部分:(1)环境化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成就;(2)环境化学发展的机遇和前沿领域;(3)定型污染物研究进展;(4)如何向ES&T杂志投稿.在报告中,江桂斌研究员不仅就环境化学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及将来的发展目标.江桂斌研究员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希望通过重点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争取把实验室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环境化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化学》2014,(10):1805
201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安捷伦科技公司联合成立的"安捷伦科技全球思想领袖奖获得者——江桂斌院士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行.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安捷伦科技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Mike McMullen先生,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化学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丁再福博士(Dr.Chai-Hock Teng)等出席揭牌仪式,共同见证双方为推进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环境化学》杂志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1982年创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394,国外发行刊号:BM601.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1):F0002-F0002
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副主编、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干如松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在此向王如松先生表示衷心祝贺。  相似文献   

18.
《环境化学》2005,24(1):54-54
中国最具学术影响的环境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安捷伦科技于2004年12月23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基于双方四年的成功合作,双方决定第二次续签“生态环境中心-安捷伦亚太环境分析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并继续在环境污染物分析和安全食品检测两大主要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化学》2007,26(6):837
2007年10月17日服务科学世界领先的赛默飞世尔科技(原热电公司)积极支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巴松错(海拔3900m)和高原圣湖纳木错(海拔4600m)进行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高原科学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加拿大冷海资源工程中心(C-CORE)决定共同筹建“中加资源环境高技术中心”(简称SCH-CORE),SCH-CORE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SCH-CORE的宗旨是中、加合作组织双方科技界、企业界及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参与,通过高科技及智能系统的应用研究及其产业化,解决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环境保护与环境改善等重大问题,促进绿色科技体系的建立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加资源环境高技术中心”将于今年秋季正式成立,日前,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加拿大冷海资源工程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SCH-CORE组织委员会正式组成,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