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以海水环境中管线钢的微生物腐蚀(MIC)为中心,就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报道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建议。首先,分析了海水中导致管线钢腐蚀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过程的特点,得出海水中腐蚀微生物具有多样性特征,代谢途径受环境参数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海水中微生物所致管线钢腐蚀机理的研究现状,得出管线钢MIC机理主要与细菌的代谢产物、代谢活动和生物膜的形成有关,突出不同环境下管线钢MIC的复杂性。再次,介绍了海水中管线钢MIC防治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主要防护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对海水环境管线钢MIC研究工作的建议,包括建立海水管线钢腐蚀微生物种类数据库、大力研发绿色高效MIC控制技术、加强对海水管线钢MIC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应力腐蚀理论的研究现状,其中氢致开裂理论和阳极溶解理论可较好解释高强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结合应力腐蚀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讨论了冶金因素、环境因素、应力因素对高强铝合金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机制与作用结果。同时,介绍了国内外高强铝合金实验室模拟加速与自然环境应力腐蚀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6.
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煤制氢装置黑水介质条件下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在130℃附近应力腐蚀敏感性发生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研究X70管线钢在热带海洋大气实海环境下的缝隙腐蚀行为。方法在距离湛江东海岛海岸50m和200 m处分别搭建楔型缝隙模型,安装大气环境Cl-收集装置和自动气象监测站。结果距离海岸越近,风速越大,大气中Cl-沉降速率也越大,X70管线钢缝隙腐蚀越严重。X70管线钢在距离海岸50 m处发生缝隙腐蚀的最大缝宽约为0.96 mm,200 m处最大缝宽约为3.75 mm,50 m处缝隙腐蚀更严重。结论缝隙腐蚀区域形成了氧浓差电池,同时随着缝隙液中Cl-向缝隙内迁移,发生闭塞区电池自催化过程,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缝隙腐蚀区域较非缝隙腐蚀区域腐蚀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研究不同p H值海水中阴极极化对X80管线钢应力腐蚀及氢脆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电化学测试、微观组织观察等分析方法。结果 X80钢在天然海水中的析氢电位约为-940m V(vs.SCE,下同),海水p H为3.5时析氢电位发生正移。其应力腐蚀敏感性与极化电位有很大关系,随着极化电位负移,X80钢的氢脆敏感性增加。天然海水中当极化电位负于-950 m V时,断口出现准解理断裂特征形貌。在-1050 m V极化电位下,钢材进入氢脆断裂区发生脆性断裂。海水p H为3.5时,-900 m V钢材有发生氢脆的危险。结论与天然海水相比,X80钢在p H为3.5的酸性海水中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两种海水介质中X80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均随极化电位负移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该装置因腐蚀损害而造成停工停产的问题。方法对该装置典型的易腐蚀部位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对再生器卸剂线阀门冲蚀、膨胀节露点腐蚀、螺栓断裂的形貌分析及换热器管束端口腐蚀的具体分析,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的腐蚀机理及采取的相关有效措施。结果基于上述典型案例的研究,提出该催化裂化装置日常防腐的4个措施,主要措施为强化腐蚀监测、强化施工质量监督、强化助剂管理及生产操作平稳运行。采用三指式电化学和电感腐蚀监测方式,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塔顶油气系统、分馏塔顶循环系统、富气冷却系统、吸收稳定系统等易腐蚀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做到月汇总分析,根据腐蚀率进行重点关注,做好防腐和腐蚀率的对应措施。结论找准造成腐蚀的根本原因,针对腐蚀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腐蚀速率,减低设备损坏,从而保证装置安稳长时间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不同极化电位下高强钢焊接件在海水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方法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和电化学阻抗技术来判定不同极化电位条件下高强钢焊接件在海洋环境中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大小,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视频测试技术观察试样断裂处的颈缩情况和断裂方式。结果在E corr~-0.9 V电位区间内,高强钢焊接件在海水中没有明显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在-1.1~-1.2 V电位区间内,焊接件断口出现脆性断裂特征,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具有很强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论阴极极化对高强钢焊接件在海水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林源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0,(5):1-4
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管道黑色粉末(也称粉尘)的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受气体组分、净化处理、管内防腐、输气工艺以及施工质量等影响,粉尘来源多样且在管道内的运动规律和分布形式也不相同。粉尘成分以铁的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等腐蚀产物居多,气体介质成分控制、内腐蚀防护和清管作业是在役管道粉尘控制的重要途径,对于新建管道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并采取有效的粉尘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