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40 mg/L的乳化油水样为处理对象,分别采用4种常用絮凝剂进行破乳实验,确定了每种絮凝剂破乳可行投加量和沉降时间:硫酸铝浓度2.5 mg/L、沉降30 min;三氯化铁浓度3 mg/L、沉降60 min;聚合氯化铝浓度1.5 mg/L、沉降60 min;聚丙烯酰胺浓度0.5 mg/L、沉降90 min。在该条件下研究了pH对不同絮凝剂絮凝破乳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絮凝剂破乳效果均受pH影响,而无机絮凝剂破乳效果受pH影响显著。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在pH=7时乳化油去除率最大,分别为62%和80.7%,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在pH=8时乳化油去除率最大,分别为77.6%和85.2%。  相似文献   

2.
直接采用奥里乳化油做标准油,用正己烷萃取紫外分光光宝法测定奥里乳化油压载水中油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110μg/L,回收率在88.4%~104.0%之间,变异系数为3.6%~5.3%。  相似文献   

3.
超滤技术处理乳化油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滤工艺处理乳化油废水,选用聚乙烯乙二醇超滤膜(PEG)和卷式膜组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处理乳化油废水。对超滤膜透水率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滤工艺对乳化油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物絮凝剂在纸箱废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单菌M-3和M-2共同培养,获取生物絮凝剂,进行提取生物絮凝剂粗品,处理某纸箱厂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Ca^2+离子浓度、pH值的影响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纸箱厂废水的最适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实验表明单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在92%以上,COD去除率接近55%,氨氮去除率也达到89%。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单菌M-3和M-2共同培养,获取生物絮凝剂,进行提取生物絮凝剂粗品,处理某纸箱厂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Ca2+离子浓度、pH值的影响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纸箱厂废水的最适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实验表明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对纸箱厂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单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在92%以上,COD去除率接近55%,氨氮去除率也达到89%。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在更少的药剂下能获得比单菌絮凝剂更好的处理效果。絮凝率可达93%,COD去除率达到74%,氨氮去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制成的磁性絮凝剂处理景观生态水的各种单因素实验,并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该磁性絮凝剂处理景观生态水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了该磁性絮凝剂处理景观生态水的一般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操作条件为:投加量为200mg/L,搅拌时间为1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和磁吸附时间为1.5min时,取得最佳处理效果。在此实验条件下,景观生态水的COD、总P及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6.15%、59.54%与53.36%。  相似文献   

7.
破乳剂处理奥里油船舶压载水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0种破乳剂对奥里油船舶压载水的破乳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SH-CN破乳剂处理奥里油船舶压载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高效净水剂PHM-y_1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炼油厂自1984年11月投产以来,为了处理好炼油污水、曾试用了多种国产聚合铝作为浮选絮凝剂。实践证明,对于乳化较为严重的污水,所用各种药剂效果均不佳,水中乳化油去除率低,且产生的污泥脱水困难。为此,1988年初我们与西安公路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进行炼油污水乳浊液高效脱稳技术的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研制开发了PHM-y_1新型复合净水剂。经实验室及现场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是一种无机絮凝剂,它具有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在纺织、医药、日化、农业、环保、生物工程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处理中的应用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本实验研究了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脱水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两段法对活性污泥的脱水处理效果。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无论从技术性能或者是从经济角度来说,复合絮凝剂的使用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会议报导     
PHM-Y 型系列复合高分子多功能絮凝剂科技战果已于1991年6月18日~19日在洛阳炼油厂召开了技术鉴定会。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工业应用现场,认为这是一种复合聚电解质絮凝剂。该产品易水解,对含乳化油剂废水具有强化破乳和高效絮凝作用,与优质聚合氧化铝相比,具有药剂耗量少、污染物去除率高、絮凝颗粒大,泥水分离快、污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并用不同的原料合成了几种聚合硫酸铁产品,讨论了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同时,将它们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郑  仲米贵  黄雷  薛侨  林子增  陈蕾 《环境工程》2017,35(10):61-65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PAC-CTS)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和单独聚合氯化铝对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在投加量为80 mg/L时即可达到与单独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50 mg/L时的去除效果,同时前者适应的pH值范围更宽;与投加量和pH值相比,水样浊度和絮凝搅拌速度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次要因素;另外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复合絮凝剂中壳聚糖与聚合氯化铝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谭江月 《环境科技》2006,19(3):13-16
将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P(DMC-AM)与5种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对制革水进行絮凝处理,优化出P(DMC-AM)与无机絮凝剂的最佳复配方案。采用最佳复配方案,进行了絮体回用效果实验,为P(DMC-AM)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业(SO)4和PDMDAAC为原料进行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复合实验研制,确定其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油田现场采集的钻井废水作絮凝沉降实验,所研制的PAS—PDMDAAC复合絮凝剂对COD的去除效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溶解装置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高效絮凝性能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存在易吸潮、难溶解的不足 ,设计了一种高分子有机絮凝剂的溶解输送装置 ,该装置简单实用 ,易于在污水处理生产中推广应用。将该溶解装置用于炼油污水气浮处理的有机絮凝剂溶解 ,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Al2(SO)4和PDMDAAC为原料进行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复合实验研制,确定其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油田现场采集的钻井废水作絮凝沉降实验,所研制的PAS-PDMDAAC复合絮凝剂对COD的去除效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含油乳化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含油乳化废水常用的破乳工艺。以生产润滑油的某调合厂为实例,通过絮凝剂的筛选,采用复合型破乳剂聚合硫酸铝(PAS)作为絮凝剂进行化学破乳工艺试验,设计了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处理及附加条件的5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与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破乳剂能有效地对调合厂含油乳化废水进行破乳,每吨废水分别加500mL的聚合硫酸铝(浓度为10%)和500mL的阴离子PAM(浓度为0.1%),停留时间为5min,即能完成破乳及油水分离过程,废水处理药剂费用为0.25元/t左右,在原水COD2894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6.8%。经处理后的排放废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改性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丙烯酰胺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质量比为2∶1时,与壳聚糖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壳聚糖阳离子型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CAD。以高岭土模拟水样为处理体系,探讨了PCAD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PCAD是典型的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污泥处理试验表明PCAD处理效果优于PAM-C,能显著改善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纳米乳化油原位修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过程中产气对含水介质渗透性的影响,以硝酸盐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活性污泥滤液接种,分别以纳米乳化油、吐温80和司盘80为碳源开展硝酸盐降解批实验研究,探讨和评估硝酸盐降解及降解过程中的产气情况.结果显示,纳米乳化油、吐温80和司盘80均能促进硝氮的降解,在实验的100d内,共完成7个周期硝酸盐氮的有效去除,总去除率分别为79.5%、63.8%和68.8%.在硝酸盐氮降解过程中,受厌氧发酵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各反应体系中均有气体生成,只有活性污泥反应体系中主要产气成分是CO2,未加碳源和分别加3种碳源的4个反应体系(都添加活性污泥和硝酸盐)中主要产气成分是CO2、N2.其中,添加纳米乳化油的反应体系U型管产气量最大,为47.73mL;受碳源厌氧发酵的影响,添加司盘80反应体系总产气量最大,为205.34mL.纳米乳化油反应体系次之,吐温80反应体系最小.根据三氮的变化,结合纳米乳化油反应体系理论与实际产气对比显示,在纳米乳化油强化硝酸盐反硝化过程中,18.8%纳米乳化油厌氧发酵产生CO2,95.4%硝氮反硝化生成N2.  相似文献   

20.
Produced water from polymer flooding is di cult to treat due to its high polymer concentration, high viscosity, and emulsified characteristics. The dithiocarbamate flocculant, DTC (T403), was prepared by the amine-terminated polyoxypropane-ether compound known as Je amine-T403.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DTC agent chelating with Fe2+ produced a network polymer matrix, which captured and removed oil droplets e ciently. Oil removal by the flocculent on simulated produced water with 0, 200, 500, 900 mg/L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was investigated for aspects of e ectiveness of DTC (T403) dosage and concentrations of HPAM and Fe2+ ions in the wastewater. Results showed that HPAM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oil removal e ciency when DTC (T403) dosage was lower than 20 mg/L. However, residual oil concentrations in tested samples with di 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PAM all decreased below 10 mg/L when DTC (T403) dosage reached 30 mg/L. The concentration of Fe2+ in the initial wastewater had a slight e ect on oil removal at the range of 2–12 mg/L. Results showed that Fe3+ could not be used in place of Fe2+ as Fe3+ could not react with DTC under flocculated conditions. The e ects of mineral salts ion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