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个说法不仅仅在酒类营销中经常强调,许多医学、营养和科普界人士也经常提到——而且,他们还真能摆出许多科学研究文献来支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适量饮酒的确对心血管有益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在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法国悖论"——法国人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健康,他们的心血管发病率却不高。节目中给了一个解释:法国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相似文献   

2.
上期答案     
<正>开车外出游玩,来到人烟稀少的地区,口渴难忍却找不到商铺,这时如果发现后备箱中存有矿泉水能一解干渴,自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现在很多人都经常一向朋友们宣传"后备箱中夏天的温度会达到60oC,塑料瓶会释放很多有害物,这样的水是不能喝的"。那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坦率地推测一下,这个说法的研究者可能只是用温度计测了一下后备箱的温度而已,对于塑料瓶的研究恐怕完全是空白。塑料瓶所用的1号塑料PET的确受热易变形,但仍然可以抵抗60oC的温  相似文献   

3.
<正>喝酒是很多人的一个饮食习惯,当然我们都知道长期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会带来极大的伤害,最典型的一个疾病就是酒精肝,那么适量饮酒后果如何呢?有些人也提出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这个说法大致起源于1991年。  相似文献   

4.
军事上历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胜利永远属于强人。一个民族也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不服输、不气馁,一往无前才能有所作为。我们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靠得就是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交通肇事,撞伤不如撞死”这种说法在一些司机中流传。有人竞以为:“把人撞死了,只要赔一次:撞伤了,可能要倾家荡产养他一辈子。”最近发生几起案子,就有司机受这种说法误导,在交通肇事撞人之后竞又实施了杀人行为。广东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朱占同说,这种观点漠视他人生命,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应在道德上给予...  相似文献   

6.
军事上历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胜利永远属于强人。一个民族也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不服输、不气馁,一往无前才能有所作为。我们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靠得就是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7.
古月 《安全与健康》2008,(10):50-50
军事上历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胜利永远属于强人。一个民族也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不服输、不气馁,一往无前才能有所作为。我们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靠得就是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危险源和隐患我们经常会提到危险、隐患等字眼,但是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却有着许多种不同的解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理解各异,很可能对工作造成偏差。因此,辨明其准确涵义,十分必要。危险源的定义应是:具有能量转化、释放可能,且这种能量有可能加之  相似文献   

9.
预感     
那天早晨我突然被一种不祥的感觉攫住了。曾在某本书上看过,说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危险有种特异的感知能力。这种说法是否成立,我一直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10.
提起火灾危害之烈,人们常说"烧死"多少人,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极片面的,很多遇难者并非死于火,而是死于烟.烟气,是火魔夺魂索命的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11.
预感     
那天早晨我突然被一种不祥的感觉攫住了。曾在某本书上看过,说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危险有种特异的感知能力。这种说法是否成立,我一直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1,(3):32-32
在基层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时,经常会听到有些单位或个人编出许多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辩护。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想到西点军校的学员,面对长官的询问和责难时,只有四种标准答案:“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而绝没有第五种答案。假如长官指着有灰尘的装备问道:“这样的装备是...  相似文献   

13.
<正>这种说法是成立的,联合国副秘书长、亚洲与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诺伊琳·海泽早在2009年10月就曾发表相关声明:"过去一段时间的经历提醒我们,亚太地区是全球灾害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施倚 《劳动保护》2004,(8):55-55
编辑同志:现在有一问题向您咨询。我单位一职工,几年前曾做过白内障手术,在一次操作中,他在拽东西的时候手无意中打在了那只做过手术的眼睛上,造成了视网膜脱落,导致一只眼睛失明。当时,并没有不安全因素,请问,这种情况能定为工伤吗?德刚德刚先生:来函收悉。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定为工伤。您函中所说的“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实际上,在工厂中虽然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设计出一个安全程序,因此,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而这种意外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至于伤者以前曾做…  相似文献   

15.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关系在《劳动保护》杂志1987年第3期中已作了初步分析,人们对这两个概念有时很容易弄混,而对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的关系就更很少去探讨了,许多技术文献中甚至找不到“工作接零”这一说法。然而,不同质的东西总是要反映出它的矛盾特殊性,《劳动保护》杂志刊登的许多触电事故案例就揭示了这种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的特殊性。因此,进一步弄清“工作接零、保护接零、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到底有何相同及有何不同,对避免错误接线,防止触电死亡事故将大有益处。为了便于对比,现列表分析如下,供参考。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的关系@刘…  相似文献   

16.
如今,手机在这个信息社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手机有害健康的说法也是“层出不穷”。尽管如此,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仍然愈演愈烈。其实,我们在用手机时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能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有许多电池厂采用脉冲气力输送技术解决拌料楼的粉尘危害,既改善了劳动条件,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过去在电池行业中,主要采用稀相负压循环式。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方式存在不少问题:①所需风量大,耗电量也大,流速高,管道易于磨损;②料气比低,输送能力小,因而导致尾气处理量大,使排入大气的空气中含尘量经常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弯头壁厚减薄在工业管道首次定期检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然而对其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时经常评为4级,与实际不符.本文通过两个检验案例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弯头的减薄并不都是由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而是弯头制造时产生的减薄,这种现象对工业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产生干扰,最后依据相关规范给检验人员提供解决措施,并有针对性的提出...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城市,电动车飞驰而过让人避之不及。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司机经常能看到以30以上的时速电动车从车旁快速通过超过,电动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经常听到这些说法?差不多就行,基本通过,大致可以……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所谓的"90法则",无论何事,做到90%即可,不求完美,不精益求精。该法则在安全中同样适用,即安全生产90法则:假如1项工作有5道流程,每1道流程的完成度都是90%,那么此项工作的完成度并不是90%,而是90%×90%×90%×90%×90%=59.049%。这说明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打折扣,安全生产工作90分不算合格。主要负责人安排工作,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队长、班组长、一线人员如果人人都按90分完成,安全生产执行力层层衰减,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及格(59.049分),就会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