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化学镀镍废水,以Fe2O3-TiO2-MnO2/A12O3作为臭氧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镀镍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300 mg·L−1,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水中COD可从532 mg·L−1下降至285 mg·L−1,去除率达到46.4%。臭氧催化氧化对化学镍具有较好的破络效果,在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200 mg·L−1,反应为60 min后进行混凝过滤,水中镍的去除率可达到86.7%。紫外全波段扫描分析发现,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各波段的吸收峰均有大幅度下降,位于254 nm和320 nm处的吸收峰基本消失,说明水中的苯环类物质和共轭结构被破坏。经臭氧催化氧化后,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幅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出水B/C由原来的0.12提高到0.36,为后续进一步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同时具备吸附和离子交换功能的新型材料CARBONITE对低浓度化学镀镍废水进行实验研究,分别探讨了CARBONITE用量、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CARBONITE去除废水中Ni2+的影响,并考察了CARBONITE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CARBONITE投加量为1.5 g/L,pH值为6.8,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 h时,CARBONITE对Ni2+去除率可达最大值91.39%。用pH值为4的硫酸溶液对吸附后的CARBONITE进行再生实验,效果良好,再生3次之后的CARBONITE对Ni2+的去除率仍能达到82%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电镀厂化学镀镍的混合清洗水为处理对象,采用CaO破络吸附联合Fenton氧化的多级物化技术去除废液中的镍离子和磷酸盐,研究CaO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镍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Fenton试剂投加量、反应初始pH对废液中磷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两段式反应,当CaO投加量为2 g·L-1、反应时间1 h;反应初始pH为4、H2O2投加量9.18 mg·L-1、m(H2O2)/m(Fe2+)为5:1、反应时间180 min时,镍离子和总磷(TP)含量由原来的64.6和90.2 mg·L-1分别降低至0.43和0.46 mgl·L-1,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处理后沉淀物经测试符合Fe2(PO4)3晶体及其形貌特征,达到了资源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磷与镍,采用H2O2氧化、芬顿氧化、铁碳处理、次氯酸钙氧化4种方法进行同步除磷去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H2O2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镍,但单独氧化除磷效果不佳,芬顿氧化可增强其对磷的去除率,在一定的反应时间下达到良好的同步除磷去镍的效果;铁碳处理可基本达到同步除磷去镍的效果,但反应时间长;次氯酸钙可快速去除水中的磷与镍,是一种理想的同步除磷去镍试剂。通过分析可知,4种方法对化学镀镍废水中的磷与镍的去除均具有一定效果,且各具优势。研究为实现化学镀镍废水中同步除磷去镍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芬顿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水,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和H2O2投加量对镍离子、总磷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镍离子和COD的去除率提高,总磷去除率也逐渐增加;当初始pH为3时,对镍离子、COD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镍离子去除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总磷和COD的去除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参数:电流密度为10 mA·cm−2、初始pH为3、30% H2O2投加量为6 mL·L−1、反应40 min,镍离子、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6%、91.5%和84.7%。此外,随着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不断升高的pH导致生成的正磷酸盐沉淀溶出,总磷去除率降低。镍离子主要是通过电絮凝作用去除,总磷和COD主要通过芬顿氧化后吸附沉淀而被去除。以上研究证明,采用电芬顿方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臭氧氧化处理镀镍漂洗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考察pH、臭氧投加量、废水初始COD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升高,比较适宜的pH为6~7;适当地增加臭氧投加量有利于提高COD去除率;在一定温度范围(15~35℃)内,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当臭氧投加量为20 mg/(min·L),对于初始COD为56 mg/L、pH 6.5的实际镀镍漂洗废水,在25 ℃的条件下氧化100min,出水COD降至10mg/L,COD去除率达到82%;在臭氧氧化镀镍漂洗废水的反应中,部分有机物的降解是在Ni2 的催化下由臭氧分解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自由基来完成.臭氧氧化可作为镀镍漂洗废水处理回用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破络合剂处理化学镀镍废水,探讨了CaO、CaCl2和BaCl2 3种破络合剂处理化学镀镍废水时,对Ni2+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CaO联合BaCl2处理化学镀镍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O、CaCl2和BaCl2的使用量分别为3.0、6.0和4.5 g/L时,Ni2+去除率分别为32%、19%和99.9...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规定生产中的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对某厂酸洗车间产生的以酸雾和氮氧化物为主的废气采用高效局部排气罩加以集中收集,设计了净化吸收系统,使经过处理的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要求,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节能,收到了良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某自来水厂混凝-超滤工艺中PVC中空纤维超滤膜为对象,采用2种化学清洗剂HCl溶液、NaOH溶液对污染膜进行了化学清洗,分析洗脱液成分以确定膜污染的构成,并考察不同清洗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ICP-OES、EEM、TOC分析仪对污染膜洗脱液进行了成分分析,同时采用SEM和ATR-FTIR对清洗前后的膜表面形貌及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膜污染物不仅包含蛋白类、多糖类和腐殖酸的有机污染物,还包含以Ca、Mg、Si、Fe元素为主的无机污染物。NaOH溶液除了能够洗脱更多的有机物,还可以有效地去除硅。而HCl溶液则对大分子有机物、疏水性有机物以及Ca、Mg、Fe有较好的清洗效果。HCl溶液的pH越低,或者NaOH溶液的pH越高,清洗效果越好。在工程实际清洗过程中,采用先酸后碱的组合方式,能够获得较高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对于难处理的化学药剂废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的可行性,分析了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若干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的温度、pH值、气水比及水力停留时间等是影响滤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控制废水水温在15℃以是,pH在7.3.8.3之间,气水比10:1,水力停留时间大于10h,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出水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8%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络合铜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难处理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初始浓度、[Fe^2+]/[H2O2]、反应时间和温度、混凝液pH、混凝剂质量浓度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废水的降解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4,温度30℃,H2O2投加量为800mg/L,[Fe^2+]/[H2O2]=0.1,反应时间60 min,混凝液pH=8及混凝剂质量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6.98%,Cu^2+为99.91%,Ni^2+为99.92%,处理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依据GC/MS对X-GN降解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推导出废水的基本降解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化工园区面临绿色转型升级,废气管理提升重要程度日益突显。本文分析了化工园区废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化工园区废气管理对策,以期提升化工园区废气综合管理水平,改善化工园区空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和共沉淀—铁氧体法处理甘肃某稀有金属生产企业产生的含镍、铬废水,同时对该废水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经测定,废水中Ni 2+质量浓度为50mg/L,Cr(Ⅲ)质量浓度为87mg/L。通过实验得到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投料摩尔比(Fe2+/(Ni 2++Cr2O2-7))为9,pH=9,温度为70℃。出水中镍、铬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为中和共沉淀—铁氧体法处理混合重金属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分析及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性随着季节和人类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惯而变化,针对我国北方城市研究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点,对影响厌氧发酵过程的相关成分如总有机碳(TOC)、总氮(TN)、蛋白质、脂肪和还原糖等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厌氧消化实验,测得不同季节城市生活垃圾pH值、日产气量、沼气甲烷含量、甲烷累积量、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相应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三季度的含水率分别为64.81%和67.50%,高于一、四季度,一季度发酵原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2.56%和8.86%,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一季度甲烷累积量最高,达到17616mL,单位发酵原料的产气量为204.8mL/g,也是4个季度中最高的,说明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成分含量对厌氧发酵过程及结果影响比较明显。为进一步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生物燃气的工艺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混合原料,研究了混合原料的不同配比对厌氧发酵过程及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与剩余污泥以挥发性固体(VS)质量比为2∶1混合后,厌氧发酵效果最好,累计产气量最高,达到8 721mL,发酵后的总固体(TS)、VS、COD去除率分别达43.65%、35.98%、47.88%;各实验组在发酵过程中的pH、氨氮浓度和碱度均在合理范围内,未对厌氧发酵反应造成影响;以适当配比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为混合原料,进行中温联合厌氧发酵是可行的,联合厌氧发酵可以弥补单一原料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厌氧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湿解焚烧综合处理垃圾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湿解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技术的原理和其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应用,并简述了其在一段时间的调试和运行后表现出的优点。为国内未来垃圾气化熔融焚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人工湿地存在的供氧能力不足、总化学需氧量(TCOD)去除率不高及生物硝化不完全等问题,采用新型的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s)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TF-CWs由四级人工湿地构成,以潮汐流方式运行(运行周期为8h),以提高DO供给量;并以从建筑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的砾石和粉煤灰为填料,以强化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NH+4-N、TP的达标率均为100%,TCOD的达标率为98.31%;TF-CWs采用潮汐流方式运行,提高了DO供给能力,强化了对NH+4-N和TCOD的去除效果,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6.78%、86.98%;以建筑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砖制成的粉煤灰颗粒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对磷的吸附性能良好。TF-CWs可作为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工艺之一,而且为建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下吸式气化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吸式气化炉具有原料适应性好,燃气中焦油含量少的特点。使用下吸式气化炉对广州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空气气化实验,并对燃气成分、焦油含量和灰渣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燃气气体热值可达4600kJ/m^3,燃气焦油含量为2.0g/m^3。另外,对灰渣中的金属成分也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下吸式气化炉是处理复杂城市生活垃圾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过程中水分促燃脱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研究了水分对垃圾焚烧及钙基脱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垃圾焚烧过程中一定量水分的存在能促进垃圾焚烧效率,提高钙基氯剂的脱氯效率。同时,分析水分促进垃圾焚烧率和脱氯效果提高的原因,这是由于水分能强化焚烧过程的传质传热,能活化脱氯剂,改善脱氯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