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系统地简介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根据小区生活污水的回用去向,阐述了小区生活污水回用技术及其典型方法及对存在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生活污水中蛋白质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Folin-酚改进法、考马斯亮兰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3种测试方法测试了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对这3种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采用氨基酸仪分析了生活污水中蛋白质水解后的氨基酸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Folin-酚改进法测试蛋白质浓度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优于考马斯亮兰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生活污水中蛋白质的浓度;氨基酸仪法测得该生活污水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最多的为谷氨酸(3.6 mg/L),含量最低的是脯氨酸(0.8 mg/L);所测生活污水中蛋白质COD占总COD的18.9%.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埋地式生活污水的净化装置,分析了其优点、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运行情况表明,出水水质良好,满足排放标准,特别适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完善的小区和公共建筑的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生活污水中糖类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蒽酮比色、苯酚-硫酸及气相色谱法3种测试方法测试了上海市某生活小区生活污水的糖类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测试糖类浓度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优于苯酚-硫酸法,但不能得出污水中糖类的详细组成情况;与蒽酮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法相比,气相色谱法不仅能得出污水中糖类的详细组成,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气相色谱法测得的生活污水中各种单糖,如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核糖、岩藻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25、 6.02、5.52、4.80、4.44、4.41、2.66 mg/L.  相似文献   

5.
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活污水的模拟实验基础上,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供气量力停留时间均为1h时,COD、BOD,和SS的平均去除率氧化法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工程实例运行情况表镇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本文在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生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气水比为5:1,两段的水别达到94.5%、93.2%和91.7%。与活性污泥法相比,两段接触,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法也适用于厂矿企业及城镇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6.
对三峡库区山地城市合流制污水特细砂、管道沉积物、本地土壤等进行矿物成分分析表明,污水中特细砂矿物成分以石英、方解石,长石类为主,并含有少量云母、赤铁矿和石膏等矿物;认为特细砂主要来自周边砂壤质地土壤、风化岩石和地表沉积物;山地城市合流制管网(污水常规收集方式),山涧、边沟和冲沟(污水特殊收集方式)是细砂迁移的途径;生活污水和雨水是细砂迁移的载体;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速成土母质主要是侏罗系紫色砂质岩、泥岩和石灰岩风化,而山地、丘陵地貌特征和充沛的雨量强化合流雨污水冲刷作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因此,对于山地城市合流污水特细砂的治理,需要从合流制管网建设完善、水土流失防治、生活小区统一规划和污水处理厂除砂系统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接种颗粒污泥。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 411~560 mg/L,反应器容积负荷可达到3 kg COD/(m3·d),水力停留时间4 h,上升流速8 m/h,COD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出水COD为67~88 mg/L。并对EGSB反应器的结构及运行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其适宜于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及其他低浓度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8.
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本文在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模拟实验基础上,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供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气水比为5∶1,两段的水力停留时间均为1 h时,COD、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5%、93.2%和91.7%.与活性污泥法相比,两段接触氧化法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工程实例运行情况表明,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法也适用于厂矿企业及城镇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地下污水渗滤系统的主要缺陷,提出了采用人工土壤提高系统的污水承载能力,采用多层过渡结构增大颗粒有机物的接触氧化表面积,采用高渗透性夹层增加氧气供应,以提高污水地下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我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土、砂和砾石为填充材料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实验,供试污水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活小区.结果显示,在25 cm/d的水力负荷下,系统没有被堵塞的迹象,采用每天2次投配污水的方式(每次12.5 cm),渗透系数为0.6 cm/min的土柱可以达到很好的出水效果,其COD、BOD5、SS、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1.5%、84.6%、88.8%、82.6%和98%.  相似文献   

10.
高负荷地下土壤法处理有机污水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地下污水渗滤系统的主要缺陷,提出了采用人工土壤提高系统的污水承载能力,采用多层过渡结构增大颗粒有机物的接触氧化表面积,采用高渗透性夹层增加氧气供应,以提高污水地下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我国南方典型的红壤土、砂和砾石为填充材料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实验,供试污水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活小区.结果显示,在25 cm/d的水力负荷下,系统没有被堵塞的迹象,采用每天2次投配污水的方式(每次12.5 cm),渗透系数为0.6 cm/min的土柱可以达到很好的出水效果,其COD、BOD5、SS、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1.5%、84.6%、88.8%、82.6%和98%.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介绍了三种典型的分散处理技术,并指出这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将成为未来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和生产规模测试 ,开发了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和中水制备的专利装置 ,集射流曝气、接触氧化、斜板沉淀和多格双层过滤于一体 ,可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 ,出水消毒后可全面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同时对射流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及多格双层滤池的设计及运行中的—些关键问题 ,如氧化池填料及负荷的选用 ,填料上生物膜正常脱落的条件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为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提供一个优化决策方法。在对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4项预选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首先从处理效果、技术性能以及经济性能三方面对各处理技术进行初级量化评估,再根据其评估数据对各项技术进行二级评估,最后结合淀中村自身特点筛选出较好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最适合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方案。纯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人工湿地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半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厌氧滤池+土壤渗滤和人工湿地+氧化塘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和土壤渗滤技术。  相似文献   

14.
3AMBR工艺在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第四污水处理厂3AMBR工艺于2010年投入使用,排放标准为国家一级A标,运行状况良好,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量为6万m3生活污水,2012年年实际处理量2 071万m3污水,吨水耗电量约0.61度/吨,吨水耗絮凝剂量约0.51 g,深度处理部分吨水耗硫酸亚铁量约19 g。通过对工艺沿程参数数据的分析(DO,ORP,TN,TP,NH3-N,NO3-N,MLSS,COD),深入探讨了3AMBR工艺运行的原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该工艺存在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产泥量少等优点,同时系统也存在过量曝气、污泥龄过长和进水碳源严重不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和间歇进水特点,利用“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研究该工艺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效果.厌氧池和局部循环供氧池有效容积比为1∶1.6,曝气装置位于局部循环供氧池中间底部,环形导流板将局部循环供氧池分隔成中间好氧区和四周缺氧区,斜管沉淀池前置到厌氧池与局部循环供氧池之间,出水端设置循环水池.装置连续稳定运行12个月,平均进水量为140 L/d,生物反应区HRT为1.3d.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在40.31、3.38、2.69、11.98和0.75 mg/L,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指标(GB-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研究表明,厌氧-局部循环供氧技术是一种适合农村分散污水处理的新工艺,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级混凝-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混凝试验中确定了两级不同混凝剂的适宜投加量,并对自制混凝剂Inx进行了氧化再生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经两级混凝-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城市污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且自制混凝剂Inx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2015)的修订为研究切入点,对比了现行标准与国家和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管理要求,分析了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并梳理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情况.研究发现DB33/973—2015已不符合浙江实际情况且不能满足浙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管理需求,必须开...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城市污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量是进行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城市污水排放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2001-2009年天津市城市污水排放量数据,建立灰色模型对2010-2015年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预测;由于工业废水排水量数据波动较大,灰色预测结果不准确,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准确性高;预计2015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5120.57万t,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339.39万t;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在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中的百分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水体 ,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沙漠地区因缺水 ,造成许多地方造林失败。本文提出了将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浇防沙治沙工程林的构想 ,并从经济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方案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湖需水量是指维持湖区水量平衡、满足人工湖水质目标的供水量,人工湖需水量确定是人工湖水体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上虞滨海新城建设的人工湖为例,分析了人工湖建成后的可能污染源,采用TP质量守恒模型,预测了不同生活污水截污率、生态措施作用前后的人工湖需水量及水质要求。结果表明,当生活污水截污率为100%时,若供水TP≤0.10mg/L,则人工湖需水量为240万t/a;当生活污水截污率为95%时,若供水TP=0.05mg/L,不考虑生态措施作用,则人工湖需水量为1 600万t/a;当生活污水截污率为95%时,若供水TP=0.05mg/L,在生态措施作用下人工湖需水量为730万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