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12,(19):23-26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曲折和反复,但是始终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历史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承认矛盾的而不是否认矛盾的观点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山东环境保护战略的思考●济南市环境保护局翟立哲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但是由于对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处理不当,尤其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地阻碍着...  相似文献   

3.
<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升,人类利用、改造、使用自然的技术更急深入,与此同时排放的污染物也不断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平衡,导致生态资源短缺。《环境保护概论》是针对环境保护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分为环境与发展、环境污染及控制对策、环境保护措施三大部分。全书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全球当代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保证当代人和未来人能否享有真正福利的基础,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阶段,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新世纪又提出“以德治国”,于是,“法”、“德”并举相济便成了治国的施政方略。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应该“法”、“德”并举相济,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发展史,在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进程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在探索着法治与德治的路子。中华民族崇尚环境法治。早在周代,我国就开始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且有了这方面的法令。如周…  相似文献   

6.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跪拜在自然力面前的奴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人类利用自然的赐予加速文明进程的过程中,自...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当下环境保护热点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反映了21世纪以来环境科学的新成果,融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为一体,强调环境科学的交叉性与前瞻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的息息相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分析了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环境保护的全球合作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人们认识到道德的对象还应包括自然界,应以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进化作为目标准则,掌握并遵守环境道德规范。 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全民环境意识的形成,有赖于环境教育的开展,而环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也包括环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统筹协调好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特指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内涵式、生态化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第三节生态文明的功能分析 文明是具体的、历史的。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框架,并且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反映着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身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关系,反映着这些关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物质文明,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物质生活的改善,集中反映着人类为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南昌市十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南昌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南昌市十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南昌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寿山 《福建环境》1996,13(4):28-28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长期斗争过程的产物。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和手段,它能动地改造着自然环境。一部科学技术发展也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进步史。 十八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崛起,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进机器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获得惊人的成就,给人类社会创  相似文献   

14.
冯金凤 《环境工程》2022,(3):288-289
<正>近代以来,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大地提高,而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从敬畏自然发展到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们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来壮大发展,逐渐在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对自然平衡造成了较大破坏。当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逐渐反噬到人类自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严重爆发。人类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必会自食恶果。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都要共同重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推手,只有二者协调统一,才能更好的促进性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人在阐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活垃圾增加等环境与发展的现状,提出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曾锋 《环境》2012,(Z1):131-132
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党和国家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统一而密不可分的重要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在这片热土上继续生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可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伴随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所以,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观念,新的模式,也越来越受欢迎,并被不少国家作为战略发展,且付诸实践。实现环境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对环境的保护。只有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实行,才能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目前环境保护的状态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正乐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2):G001-G002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它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选择什么样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去实现它 ,一直困扰着人类 ,而且 ,人类社会选择的每一种发展模式 ,都涉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是带着可持续发展观进入 2 1世纪的 ,它要求我们确立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和新的生态观 ,并以此规范我们的行为。这是每一个地球人面临的别无选择的对生存问题的把握和思考。是关系到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如何生存以及生存多久的严峻问题。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的 …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是针对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反映了21世纪以来环境科学的新成果,融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为一体,强调环境科学的交叉性与前瞻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的息息相关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涵盖了以下几个重点内容:生态系统及  相似文献   

20.
自然·水·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向自然界的索取不断增加,对自然的干扰也逐步加剧,致使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受到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紧张。为此,人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以免人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水是自然界的重要因素,和人的生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由于用水量不断增加和用水不当,一些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人在和水旱灾害进行抗争中,也出现了由于措施不当带来的人为加大灾害的问题。因此,人必须在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认真处理好与水的关系,以保障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