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南山寺、亚龙湾、亚龙湾森林公园、西岛、珠江南田温泉和鹿回头山顶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分拣称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三亚景区垃圾的产生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六景区垃圾的日均产生量依次为5833.33、1211.33、1231.56、291.25、1093.75、726.67kg·d-1,人均日产生量分别为0.64、0.30、0.33、0.29、0.45、0.40kg·capita-1·d-1;南山寺以可回收垃圾为主,约占45%;亚龙湾、西岛和珠江南田温泉以其他垃圾为主,分别占51%、55%和40%;亚龙湾森林公园和鹿回头山顶公园以有机垃圾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38%;人均日产生量在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日均产生量在冬季较大,其次为夏季;游客接待情况与垃圾产生量呈近似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7,(2)
<正>400多吨垃圾覆盖了数十平方公里的海域,形成了一条浩大的垃圾带,垃圾随着洋流和潮汐,漂浮到了各沿海地区,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和政治影响。2016年下半年,广东珠江口海域海上违法倾倒垃圾问题多发,性质恶劣,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针对海上非法倾倒垃圾高发事件,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防治海漂垃圾和打击海上违法倾倒垃圾紧急会议,并作出了工作部署。随  相似文献   

3.
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饮用珠江水的广东人民,为保护珠江水资源,促进广东经济更快地发展,本文从环境保护出发,阐述船舶垃圾如何进行处理,以利于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在众多的治理方法中,处理技术较成熟、处理成本较低的当首推焚烧处理。我们采用复合式气化焚烧炉,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珠江,既是广州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近540万人的饮用水源地,又是广州市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纳污河段。近几年来,难以估量的污水和垃圾日复一日地涌向珠江,使水资源污染日益扩散,导致水质性缺水危机步步逼近,极大地威胁着羊城人的生活条件和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为解决珠江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南方日报》向全社会发出了强烈呼吁:全民行动,拯救珠江!近一段时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讨论,众多的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广州市政府制定“近期珠江环境卫生整治方案”,首期工程已于今年7月中旬动工。整治珠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必须抓住几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环境墙报     
《环境》199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我省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度之高,已居全国前列。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增多,居民生产的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而不少城市或是处理效率不高,或是填埋藏地减少,露天堆积于市郊的垃圾越来越多,许多城市已陷于自身产生的垃圾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6,(2)
正历史上,广州南沙沿岸几乎是茂密的红树林,但由于长期围海造田、开垦养殖及道路码头的建设,天然红树林大幅减少。特别是近十年来,这片红树林面临着被珠江海域上游冲来的各种生活垃圾包围等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7,(2)
<正>2016年下半年以来,广东省珠江口海域海上违法倾倒垃圾问题多发,危害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针对海上非法倾倒垃圾频发事件,广东省委、省政府组织沿海地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整治垃圾污染行动,重拳打击海上违法倾倒垃圾行为。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7,(2)
<正>东莞市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是市场化运作的,不排除第三方运输在运作过程中会存在违法偷倒垃圾的行为。记者日前赴多地对海洋垃圾倾倒事件进行调查时也了解到,地处珠江口区域的深圳、东莞两市垃圾焚烧厂、填埋场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转现象。  相似文献   

9.
马恒 《环境》2005,(9):24-27
随着广州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膨胀,河涌成了“排污渠”、“臭水沟”,污水不仅污染了河涌,还一直流入珠江。以东濠涌为例,每小时产生垃圾就300公斤,每天7.2吨。全城光这样污染严重的河涌就有14条,整个广州大小河涌224条,总量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2,(11):10-11
广州着力治理内河涌 2001年,广州全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近8亿吨,而目前广州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3.43%。广州市大小224条河涌向珠江输入着黑臭脏腥的污水,以流量并不大的东濠涌为例,其平均每小时流出300公斤、日均产生7.2吨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1.
单力 《环境》2006,(8):58-59
从严重的水体污染到可以下水游泳,珠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曾经污染的珠江正在走向水变清的阶段。正如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横渡珠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横渡很重要,说明政府治理珠江的决心。重游珠江很不容易,是很了不起的变化,标志着珠江的新生。如果说,横渡珠江只是一次检验阶段性成果的行动,那么这一成果离珠江“水变清”的目标还是有距离的,要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江段都可以游,需要加大珠江综合整治力度。巩固阶段性成果亦艰辛珠江综合整治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珠江治污形势仍相当严峻,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环境压力还很大,人民…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及其与卤系阻燃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珠江三角洲130个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10类卤系阻燃剂(HFRs)的含量,并探讨了TOC与HFR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珠三角表层沉积物TOC范围为0.16%~5.76%,平均值为1.25%,呈现明显的空间变化.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东莞和广州,沉积物中HFRs与TOC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西江和珠江口沉积物中HFRs与TOC的相关性较差,可能与珠江三角洲水动力过程、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和HFRs不同的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珠江片水域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珠江片现有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情况,构建了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而后采用变异系数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向量模法对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揭示并分析了近年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14年间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呈缓慢持续上升趋势,承载力水平值介于0.04~0.06之间,说明珠江片水环境承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单力 《环境》2006,(8):54-57
“游完珠江感觉怎么样?跟在游泳池相比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许多人表示,游珠江感觉很好,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坏。据《广州市志》记载,从上世纪30年代到1976年,广州至少组织了16次横渡珠江活动。之后,这一活动中断了30年。珠江水干净与否,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游泳大概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一条可以游泳的江河,水质至少要达到Ш类水以上。这说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已取得明显好转。此前,广东省政府对外公布,珠江综合整治“三年不黑不臭”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在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水质居最好水平。拒绝污染珠江治污经过多年的综合整治,珠江…  相似文献   

15.
黄慧诚  钟奇振 《环境》2004,(2):12-13
珠江,南粤人民的母亲河,不仅以其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两岸数千万人民,而且为流域内十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珠江水环境保护,可谓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省人民切身利益。为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保护珠江,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提出了。一年初见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置、分类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实现村容整洁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垃圾源头分置方法,将垃圾分为废品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包装垃圾、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5类,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处理方法,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餐厨垃圾和包装垃圾提出了适宜农村的简单、易行的处理技术和模式。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文章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进行了优化,确定出了垃圾分类收集最佳方案。即将生活垃圾分为厨房垃圾、客厅和卧室垃圾、厕所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4类。  相似文献   

18.
掌握珠江河水中污染物变化规律,对其进行预测研究,对于整治珠江广州河段,更好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珠江广州河段近5年的一项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方法,阐述了模型原理,建立了珠江广州河段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用该模型对珠江广州河段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分别是4.82,4.92和5.03.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城市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园林垃圾等,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垃圾治理的目标。垃圾资源化处理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数年以来,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餐厨垃圾、园林垃圾产量仍在不断增加,其处理途径仍需进一步规范。通过分析北京市城市垃圾产量及组分、调研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现状,最终对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与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海区的油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柯东胜 《环境科学》1989,10(2):90-92
本文根据珠江口海区污染调查、监测的有关资料,对珠江口海区海水中油类的分布状况以及油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影响海水中油类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防治对策等进行了讨论,为制定珠江口海区区域性防治油污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