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中国环境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执政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环境执政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环境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要素和基本构架,确定了环境决策能力、环境行政执行能力、环境管理能力、环境应急能力以及环境技术能力的建设目标,并从环境执政的法律体系、执政体制、执政主体和扶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提高环境监管能力的问题,文中介绍了环境监管部门的责任,分析了当前环境监管的现状,探讨了在环境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在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在环境问责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在环境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环境监管措施的建议,是如何提高对环境监管的力度、如何完善对环保政绩的考核和如何建立环境监管的舆论形式,为提高环境监管的能力进行了探究,以利于环境监管部门在环保工作中做出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环境管理工具、环境问题的动态过程、环境价值评估以及国际环境问题等重要环境经济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近十几年来环境经济学界取得的相关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建议,文中介绍了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现状,包括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陕西省环境统计中的数据情况和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陕西省环境统计活动中面对的不利原因,主要包括陕西省环境统计人员缺乏、陕西省统计信息不通畅,提出了解决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的建议,主要有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要不断完善管控体系、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要不断精简完善环境统计指标和陕西省环境统计工作要不断改变环境统计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特殊人工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给出了在战争条件下特殊人工环境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了人工环境在古今战役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烟尘环境、核环境、电磁辐射环境和生化有毒沾染环境等4种特殊人工环境对武器装备各方面的危害,最后指出了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研究特殊人工环境对武器装备危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环境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环境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国内外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必要性。以济南市为例,对高校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学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现状、师生对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总结出中国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高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足、环境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并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的经验,提出完善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将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瓶颈约束,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阐明了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原因,并指出:资源环境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部性特征和资源环境实际成本与资源环境价格中所包含成本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目前资源环境利用的低效率;对资源环境的低效利用产生了环境污染、加速了资源耗竭;工业发展本身存在着促进环境质量需求提高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也是产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境统计历史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0年国务院环保办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建立环境保护统计制度,中国环境统计已经走过27个春秋.期间,环境统计从无到有,环境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方法、统计范围、统计手段、统计报告期等诸方面得到不断改进,环境统计网络基本形成,拓展了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了信息发布频率等.环境统计数据在综合反映环境状况、服务于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环境统计暴露出很多不足.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宏观调控对环境统计的要求,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对现行环境统计进行改革已十分迫切.本文回顾了中国环境统计的起步与进展,强调了改革的紧迫性,进而展望了环境统计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环境教育理念,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提出了中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中学环境教育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环境监理的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对国内环境监理工作研究之后介绍了中国环境监理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已经取得的环境监理成果,并将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环境监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国家和各级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环境监理制度的建议,期冀中国的环境监理制度逐步健全并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恢复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核心任务,研究石漠化生态恢复机理、优化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实现喀斯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石漠化治理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四个层次生物多样性退化与恢复的关注,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特征及表征指标,在石漠化生...  相似文献   

12.
锌冶炼-氯碱复合污染区昆虫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葫芦岛草地中14种昆虫(植食性、杂食性、肉食性)及蚯蚓,测定生物体内汞、镉、铅含量,研究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情况.植食性昆虫汞、镉、铅平均含量分别为0.168、 9.19、 12.58 mg·kg-1;杂食性昆虫汞、镉、铅平均含量分别为0.375、 24.43、 17.71 mg·kg-1;肉食性昆虫汞、镉、铅平均含量0.928、 29.78、 18.39 mg·kg-1;蚯蚓平均汞含量为1.923 mg·kg-1,葫芦岛生物体内重金属污染严重.不同种类昆虫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蜗牛、蜻蜓对汞的富集能力较高;蜘蛛对镉、铅的富集能力较高.昆虫体内重金属含量顺序为汞<铅<镉.汞、镉、铅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均为植食性昆虫<杂食性昆虫<肉食性肉昆虫,杂食性昆虫与肉食性昆虫平均镉、铅含量之间较为接近.昆虫体内镉、铅含量之间极显著相关,而汞与镉、汞与铅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表明昆虫体内镉铅具有同一来源,而汞的来源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利用表面活性剂胶态微泡沫冲洗技术来提高四氯乙烯(PCE)在地下水的溶解性和流动性,提高污染物迁移通量,强化去除效果.主要工艺参数和影响因素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00r/min的搅拌转数即可产生稳定的胶态微泡沫,泡沫稳定性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有小幅度提高,PCE对泡沫稳定性有不利影响;胶态微泡沫在含水层的迁移规律表明,泡沫前端迁移时不断破裂并气液分离,形成气体在上部,液体在下部,后续泡沫稳定向前推流的迁移模式,泡沫在含水层中受到地下水的静水压力,与在土壤迁移相比其体系压力更大,泡沫破裂更严重、迁移速率更慢;和液体冲洗相比,泡沫冲洗对PCE增溶增流效果明显,介质粒径为0.1~0.25mm、0.25~0.5mm和0.5~1mm时,PCE去除率分别达到83.7%、90.8%和98.2%,介质粒径越大,去除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synergie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has become a recent focus of both climate research and policy. Presumably the interest in synergies springs from the appeal of creating win–win situations by implementing a single climate policy option. However, 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in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and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their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present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synergies. There are also increasing calls for research to define the optimal mix of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These calls are based on the misguided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one single optimal mix of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options for all possible scenarios of climat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notwithstanding uncertainty and irrespective of the diversity of values and preferences in society. In the face of current uncertainty, research is needed to provide guidance on how to develop a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justifiable mix of mitigation,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as well as on which elements would be part of such a mix. Moreov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establish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process of mainstreaming can be most effective. Rather than actually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specific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options, the objective of climate policy should be to facilitate such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s part of sectoral policies. Finally, analysis needs to focus on the optimal use and expected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utual effects between these instruments on the one hand, and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ectoral investments and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n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检测及有效修复越来越受环保重视,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详细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实施经验,结合实际经验对现存现场检测中排放源遗漏、挂牌、检测及复测、泄漏检测介质的选择、人员、泄漏量统计及控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展望,化工类企业可通过泄漏和逸散排放的检测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有效查找泄漏并及时修复.  相似文献   

16.
厌氧氨氧化过程中COD及pH与基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田智勇  李冬  张杰 《环境科学》2009,30(11):3342-3346
分析了上向流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中氮素化合物浓度、COD和pH变化规律以及ANAMMOX活性和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过程中COD和pH与氮素基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溶解氧和氮负荷的共同作用使得ANAMMOX活性和生物量的分布沿滤层深度呈"山脊"状不均匀分布;异养反硝化的存在和H+的消耗使得厌氧氨氧化过程中COD和pH分别呈降低和升高趋势;100 mg/L以下的有机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不大,且COD和pH与基质NH4+-N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本试验中COD-NH4+-N和pH-NH4+-N拟合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113 8±0.052 2和-0.111 3±0.001 2,置信度为95%,平均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2 3和0.985 0.  相似文献   

17.
Information on the binding of organic ligands to metal (hydr)oxide surfaces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on metal (hydr)oxide. In this study, benzoate and salicylate were employed as the model organic ligands and aluminum hydroxide as the metal hydroxide. Th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 ligands benzoate and salicylate do coordinate directly with the surface of hydrous aluminum hydroxide, thereby forming innersphere surface complexes. It is concluded that when the initial pH is acidic or neutral, monodentate and bridging complexes are to be formed between benzoate and aluminum hydroxide while bridging complexes predominate when the initial pH is alkalic. Monodentate and bridging complexes can be formed at pH 5 while precipitate and bridging complexes are formed at pH 7 when salicylate anions are adsorbed on aluminum hydroxide. The X-ray photoelectron (XP) spectra demonstrated the variation of C 1 s binding energy in the salicyate and phenolic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It implied that the benzoate ligands are adsorbed through the complexation between carboxylate moieties and the aluminum hydroxide surface, while both carboxylate group and phenolic group are involved in the complexation reaction when salicylate is adsorbed onto aluminum hydroxide. The information offered by the XPS confirmed the findings obtained with ATR-FTIR.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长时期、持续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活动推动下,中国自然资源研究形成了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区的综合集成的发展特色,并且在“任务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创建了较为系统的资源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论体系。面对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国家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大需求,推动建立并完善独立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研究的发展过程,着重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及特点,完成了对不同时期历史机遇的总结与展望。可以发现:中国自然资源研究已经形成了国家需求导向并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应继续坚持以多学科整合为特色的综合研究范式,开拓中国特色的资源科学系统研究新视角;加快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资源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资源科学的学科史研究,厘定资源科学与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积极引入大数据理论框架及技术优势,创新“自然资源大数据”或“资源利用大数据”等相关理论及技术,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动态评价方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自然资源本底及其与生态环境综合影响评价方面的决策支持,探索解析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系统关联机制。  相似文献   

19.
汽车排气尾流中微粒分布及其变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微粒核化、凝并及凝结模型对汽车排气尾流中微粒分布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粒的核化增加了排气尾流中超细微粒的数量;微粒的凝并和凝结将改变排气尾流中的微粒分布.在核化、凝并及凝结过程同时存在时,核化对微粒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微粒分布的变化主要受凝并和凝结的作用.在排气管出口处,微粒的核化、凝并及凝结过程比较剧烈,微粒分布变化较大;随着距排气管出口距离的增加,微粒演变逐渐减弱.研究工作可以为汽车排放控制策略的确定以及汽车微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员、物资、能源资源等要素在不同层级空间的频繁流动,持续重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并对国土空间安全产生影响。从流动性视角进行国土空间安全探讨,提出在活动承载安全、资源与生态安全基础上,应考虑要素流动与人类活动、资源环境的耦合性及其潜在风险。流动性与国土空间安全的关系可以从“流”空间与场所空间耦合、“供—流—需”协调与资源配置安全、要素流与国土空间系统韧性三个方面来表征。以生态、水、粮食、经济、社会等安全塑造为目标,立足于各类要素流对人地关系系统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极端条件下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合理引导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国土空间要素等手段,实现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自适应与良性反馈调节,形成安全韧性的国土空间格局与框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进行要素流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耦合协调性分析评价,建立“形”与“流”结合的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分析方法,增强不同空间的功能弹性以适应要素流动和活动集聚的不确定性,建立供需协同的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研究对提升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保障人类生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