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对锅水溶解固形物含量有明确的规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根据标准中“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l^-)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氯离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比值关系”的要求,通过锅炉使用的水源水质、锅炉型号和采用的水处理方法,可确定出锅水允许最大浓缩倍率和氯离子(Cl^-)最高含量,以便锅炉使用单位用测定氯离子(Cl^-)的方法来间接控制锅水溶解固形物。  相似文献   

2.
(1)测定锅水氯根的意义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规定了锅水溶解固形物指标,而没有规定Cl^-的含量指标,但指出:“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氯化物(Cl^-)的方法来间接控制。”由于Cl^-的测定方法比较简单.所以锅炉水质分析中.通常用的Cl^-含量来推算出水中溶解固形物的含量。这是因为锅炉在运行时.锅水中的Cl^-既不挥发,也不会呈固体析出,所以氯离子的浓缩情况.可以代表整个锅水的浓缩倍率K,即: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北省某厂的燃煤锅炉的烟管腐蚀问题,通过水质分析、采集腐蚀处的产物,进行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腐蚀产生原因和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烟管与水接触侧发生了氧腐蚀.水垢附着速率、溶解氧含量这两种因素对腐蚀速率影响较大.并针对锅炉材质、锅炉设计、水质处理、停炉保养、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热水锅炉的氧腐蚀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贯彻执行(低压锅炉水质》国家标准,许多单位都能严格控制给水硬度,使锅炉无垢或薄垢运行,锅炉损坏率大大降低,但另一个问题──热水锅炉的氧腐蚀问题却变得突出起来。相对蒸汽锅炉来说,热水锅炉水容量大,锅水温度低,无明显的蒸发及浓缩现象,锅水中杂质的结垢速度较蒸汽锅炉缓慢得多。同样在给水硬度满足水质标准要求的条件下,热水锅炉的损坏率却远远大于蒸汽锅炉。大部分热水锅炉损坏的根本原因是锅炉的氧腐蚀。热水锅炉水循环量大,带入锅内的溶解氧量也大。由于大量溶解氧的存在,金属铁会在锅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5.
一起特殊的烟管腐蚀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台燃煤锅炉,1台只在冬季使用,其余则用4 t锅炉产生的蒸汽倒灌进行保养.2 t锅炉在更换烟管近3年后再次发生烟管泄漏事故.经调查分析发现,是由于2台锅炉同用一烟道,由于烟气互通,烟气倒灌进保养锅炉烟管,造成烟管低温腐蚀,引起泄漏.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高含水输油管道内壁腐蚀减薄现象普遍,腐蚀穿孔频次逐年上升,管道安全防护管理成为难题。为了识别输油管道内壁腐蚀减薄原因,作者在分析含水率、地层水水型、溶解氧对管道内腐蚀影响的基础上选择特征试验管段,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开展管道内壁厚度变化、金相组织、腐蚀产物特性、边缘腐蚀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水输油管道内壁腐蚀减薄类型为Cl+O2+H2O环境下的垢下腐蚀,以溶解氧(O2)腐蚀为主,氯离子(Cl-)腐蚀为辅;内壁腐蚀减薄原因为原油含水率过高、水中氯离子含量过高、水中含有溶解氧和介质流速偏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锅水中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的比值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就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该项指标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事故概述 某酒店一台投用仅9个月的WNS2.5-1.0-YQ型锅炉漏水被迫停用,严重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经对锅炉进行内部检查发现,该锅炉炉胆内壁及烟管有大面积溃疡状腐蚀,深度达2.5mm,最大直径达70mm,其中一根烟管腐蚀穿孔导致漏水(见附图),凹坑周围伴有鼓包状腐蚀产物,外层红褐色,内层为黑褐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天津市大量的锅炉水质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得出了加强水质管理对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提高锅炉热效率至关重要的结论,并确定了控制锅炉给水硬度、电导率和锅水溶解固形物、p H值是当前保障锅炉水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可促进锅炉节能减排,已获广泛应用。而凝结水系统的腐蚀产物及漏入的其他杂质进入锅炉,锅水中杂质离子的组成关系发生改变。当锅炉排污率太低时,一些次要杂质对锅炉的腐蚀风险亟待重视。建议采取给水除氧、选择适当水处理药剂,以及加强凝结水水质化验等措施来控制锅炉的腐蚀风险。  相似文献   

11.
某304L不锈钢废水管线使用30天左右即发生腐蚀泄漏。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电镜观察、三氯化铁试验等分析方法,对该废水管道的腐蚀泄漏进行失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管线所通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l-,且试运行后一直未使用,最终在管内残留废水的作用下发生了点蚀穿孔。  相似文献   

12.
一台换热器换热管束发生了开裂泄漏.采取全面检验的方式,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和能谱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对换热管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换热管开裂为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壳程介质循环冷却水中CI元素含量是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结构缺陷、敏感的工作温度区间、水中溶解氧和含S杂质导致了应力腐蚀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水两相流经过弯管时的流向改变会导致流体速度和压力发生突变,造成发生静电事故和腐蚀事故风险上升 的不利影响,提出了RSM模型和Mixture模型相结合的安全分析方法。该方法对不同入口速度和含水率的油水两相流进行 数值模拟,并用Origin软件拟合了进口最大允许流速与管径及含水率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在含水率和入口速度一定 时,随着管径的增加,弯管处的最大速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管径和入口速度一定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弯管处 的最大速度也逐渐减小。最大压力出现在弯管外拱壁处,最小压力出现在弯管内侧拱壁处。在实际生产中,增加弯管下 游直管段内侧壁的壁厚,可有效防止空化腐蚀所造成的危害;通过含水率来确定安全流速,可有效降低静电事故的风险 。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解决氯乙烯储罐注水堵漏可能导致储罐发生腐蚀泄漏的实际问题,提出1种基于ASPEN和神经网络的氯乙烯储罐注水堵漏腐蚀风险的预测方法。运用ASPEN流程模拟软件,对氯乙烯储罐注水堵漏工艺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泄漏孔径下注水速率和HCl浓度的关系;以HCl浓度作为导致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不同种钢材进行挂片腐蚀实验;结合神经网络分析,得出HCl浓度与腐蚀速率之间的拟合式,预测储罐腐蚀情况。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7.63%,随注水速率的提高,HCl浓度变化呈下降趋势,腐蚀速率变化呈下降趋势;在等效泄漏孔径24 mm、注水速率0.87 m/s时,Q345R腐蚀速率13.93 mm/a,20#腐蚀速率10.48 mm/a,201不锈钢腐蚀速率7.09 mm/a为3者中最低,但此工况下,201不锈钢有点蚀倾向,储罐易发生穿孔,故201不锈钢不宜用作氯乙烯储罐母材,并提出对《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钢筋腐蚀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笔者阐述了研究钢筋锈蚀的原因、目的和意义;研究了钢筋在未开裂和裂缝状态下的锈蚀机理,钢筋的腐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影响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碳化、环境湿度、氯离子侵入等;对钢筋腐蚀过程中的4个阶段进行了研究;从锈后钢筋截面面积损失率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进行讨论;从正常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使用寿命两方面对在役混凝土结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并提出了钢筋锈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减少耐久性破坏造成的损失。研究的成果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Residual bending capacity for corroded pipelines in the presence of axial force and internal pressure can be determined analytically assuming a full plastic failure mode for the pipeline. In this paper, a set of closed-form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residual bending capacity are developed for pipelines with idealized corrosion geometries, namely, constant-depth, elliptical, and parabolic corrosions. It is shown that pipelines with idealized elliptical or parabolic corrosion yield higher bending resistance than that of constant-depth,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lliptical or parabolic corrosion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for the case of deep and wide corrosion. It is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actual corrosion geometry by constant-depth, as commonly assumed in current code assessment of corroded pipelines, will inevitably underestimate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the pipe, especially for the case of deep and wide corrosion.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bending moment is adopt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s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CO2驱油过程中油井管材腐蚀严重、管线穿孔、破损现象,为油田优选缓蚀剂刻不容缓,针对油田某CO2驱注采井不同注采周期分析其井筒温度压力场,通过对现场使用的缓蚀剂A,开展缓蚀剂的室内评价,预测全井段管柱腐蚀速率,计算油管柱剩余强度和油管柱安全系数,评价该井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腐蚀失效周期,综合评价缓蚀剂防腐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缓蚀剂后,油管安全生产周期明显延长,腐蚀速率控制在工程设计允值之内,该方法能有效评价缓蚀剂的应用效果,为现场缓蚀剂选择及管柱强度安全校核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在投产运行仅仅13260小时便发生了屏式过热器爆管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不锈钢管弯管是由于固溶化处理不当,在残余应力、热应力及氟离子等共同作用下,在奥氏体晶界薄弱处产生晶间腐蚀微裂纹,继而不断发展并最终造成爆管事故的发生。建议加强原材料验收检验及规范锅炉运行操作规程,以最大限度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