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月28日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水污染违法成本,增强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相似文献   

2.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填补了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空白。自《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后,部分省份开始积极探索省级法规的出台。在对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出台的相关条例或办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各地立法在细化内容、提高可操作性、突出地方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但也存在与现有管理制度不衔接、部分条款落实难度大、部分制度仍缺乏可操作性等不足,提出应加强立法前期工作、明确问题导向和依托经验、加快配套政策制定等建议,为其他省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已完成一份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议案。近日,张全向记者介绍了他建议的治污关键词:多用市场手段、提高违法成本、关注船舶排放。关键词一:市场化建议:对化工、石化等严重污染企业推行强制保险制度2014年修订实施的《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没有污染治理能力的排污单位应当强制实行第三方治理,并明确了第三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张全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时增设相关规定。张全还建议对严重污染企业建立强制保险制度,"早在  相似文献   

4.
根据环境保护部等国务院八部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环发[2008]45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加强生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8]4号)和<关于加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56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等省级十厅局联合制定下发了<2008年浙江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方案>(浙环发[2008]48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其中以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为目标,对重点流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做了精部署,并明确提出如下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剧.结合现阶段中国水资源污染状况的突出表现,分析了现在中国的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存在的缺陷,从侵权救济、诉讼主体范围、政府方面责任、处罚责任等方面对中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立法经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多发、危害严重的现状,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国内相关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宪法和环境保护综合法界定不清、应急法律不成体系等问题,同时针对国内相关立法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中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了设区市在环境保护等方面事项的立法权,这无疑有利于地方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偏重于工业污染防治,对新出现的农村环境问题关注较少。因此,有专家建议设区市的地方立法应以问题为导向,着重解决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秸秆禁烧和禽畜养殖污染等农村环境问题。一、着力解决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当前,我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现状,在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和现有应急救援系统,以及现有系统在应急组织协调、应急监测分析和信息传递应急响应等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将该系统分为应急组织结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技术支持3部分,并对其中不同行政主体在应急响应中的作用以及应急机制的立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强化政府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法律施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应当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这一现状的改变结合起来,在<环境保护法>中强化政府环境责任.界定了政府环境责任的涵义,分析了加强政府环境责任的必要性,并介绍了美国、日本和俄罗斯联邦的环境基本法有关政府环境责任的规定,提出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建议.从国情出发,<环境保护法>应当规定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的政府环境责任.重点构建了积极层面的政府环境责任体系:提供环境公共产品(服务),在各项决策过程中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0.
经济处罚机制是环境保护各项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本内容.现有水污染处罚机制缺少详细的处罚原则和裁量依据,处罚标准的计算方法不明确,缺乏可执行性;经济处罚力度较小,违法成本偏低;没以罚没排污单位违法收益为基本原则;绝对静态的处罚模式没有考虑违法行为的持续性,对排污单位威慑性不强.建议以有效威慑违法行为、抑制违法动机为根本目标,以罚没违法收益为基本原则,考虑违法持续时间和执法成本,设计“倍率加动态非绝对上限”的经济处罚标准,实施递进的处罚机制,并建立处罚机制的评估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1.
景观影响评价中"景观"的内涵和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2):148-150,153
针对目前不同学科对于景观概念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文章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所基于的景观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景观科学具有边缘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根据目前中国景观影响评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以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析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下省际生态效率水平及内外部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均值为0.528,整体上无效。东、中部地区逐渐迈向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技术和规模是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内部驱动因素。(3)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U"型分布;由于存在"技术回弹"效应,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未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起抑制作用,而环境规制、对外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是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RAINS ASIA模型研究了"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实施脱硫措施前后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保证率下,长三角地区硫沉降的临界负荷(以S计,下同)总值为78.38万t/a;2005年该地区硫沉降的超临界负荷总值为27.98万t/a,有45.6%区域面积的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如果不实施脱硫措施,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情景将急剧恶化,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增长18.4%,超临界负荷的区域面积将增加到48.7%;"十一五"脱硫计划如期实施后,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7.4%,但仍有39.1%的区域面积超过临界负荷,须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控制硫沉降量.  相似文献   

16.
从污染源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角度出发,创新提出了"一证式"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探讨了其内涵和功能定位,并从许可内容、制度整合、流程再造、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证式"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构建重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推行“三同时”制度已有20年,在污染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了污染防治的有效开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给“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提出了新内容,针对个体私营企业执行“三同时”现状及2,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编制“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以儋州市为研究对象,衔接“美丽海湾”建设需求,从“三水”(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角度提出解决儋州市重点海湾环新英湾地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分区管控方案,重点讨论了基于陆海统筹原则的环新英湾地区“三线一单”编制重点和特色,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一套符合沿海地区特色的生态环境要素分区管控方案编制方法,为其他沿海城市“三线一单”划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