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培养微生物好氧降解对硝基苯胺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彬  雷乐成 《环境工程》2003,21(3):73-76
通过富集培养 ,获得了降解对硝基苯胺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结果表明 ,对硝基苯胺降解速度和混合培养微生物生长对外加碳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培养液中添加 1 0g L葡萄糖和 1 0g L酵母粉 ,3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可达97%以上 ,对硝基苯胺降解速率可达 4 1mg L·h ;当对硝基苯胺作为培养液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时 ,9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为 34 8% ,降解速率为 0 15mg L·h。  相似文献   

2.
以无机盐无水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锰离子掺杂型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高压汞灯的光源照射下对河北省某造纸厂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Mn2+/TiO2光催化剂的热处理温度、掺杂量、用量及溶液pH值、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460℃热处理1h的Mn2+/TiO2光催化效果较好,在进水ρ(COD)为400 mg/L,初始pH值为4.0、光催化剂用量1.5g/L、光照时间9h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0.3%。经深度处理的造纸废水,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电-多相催化反应器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基于复极性固定床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电-多相催化技术,用于苯胺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苯胺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的效果。在外加电压30V、电解时间1h、支持电解浓度800mg/L、pH值中性的条件下,降解COD为800mg/L的苯胺废水,去除率可达36.53%,同时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锐态型纳米TiO_2光催化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晓  刘培  阎峰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4):23-25,6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态型纳米TiO2,用XRD、S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将自制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废水中的Cd2+。考察反应时间、pH值、废水负荷、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含镉废水的去除率高,含镉废水pH值、废水负荷、纳米二氧化钛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含镉废水去除率。在优化的处理条件中:废水镉浓度为30mg/L,纳米TiO2投加量为3mg/L,含镉废水的pH为10,反应时间为2.5h,废水中镉的去除率可达99.52%。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双酚AF在二氧化钛溶液中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就溶解氧、二氧化钛投加量、氟离子浓度和双酚AF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双酚AF降解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重点是双酚AF的降解动力学以及在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氟离子浓度。当双酚AF的初始浓度是40μmol/L时,经过540 min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体系的总有机碳去除率超过97%,此时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为0.98 mg/L。双酚AF在二氧化钛溶液中的降解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其降解动力学常数是1.21μmol/(L·min)。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光催化可以有效的去除双酚AF,并且不产生其它二次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化高效微生物滤池处理高含盐苯胺、硝基苯废水,经两年多时间的运行,在废水中氯离子浓度最高达到50864 mg/L,平均值18119 mg/L的条件下,进水COD≤2694 mg/L、苯胺≤559 mg/L、硝基苯≤1 46mg/L,水力停留时间75小时,载体接触时间41.5小时;出水平均值分别为COD45 mg/L、苯胺0.37 mg/L、硝基苯0.085mg/L;平均去除率COD 95.4%、苯胺99.8%、硝基苯99.8%;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合格率COD94.6%、苯胺99%、硝基笨98.4%.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负载型活性炭为填充电极的三维电极法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研究了不同粒子电极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影响模拟废水中色度与COD去除率的因素,探讨了甲基橙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初步研究了甲基橙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负载锰的氧化物的粒子电极处理效果最好,降解3h后,色度与COD去除率分别达95%与80%;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槽电压12V,初始pH值为3,辅助电解质浓度0.05mol/L.反应动力学分析显示,甲基橙降解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动力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以负载型活性炭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极法对模拟废水中的色度与COD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8.
尝试将超声氧化与单质锌还原耦合来降解对硝基苯胺,考察了初始pH、锌投加量及超声功率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与锌耦合处理对硝基苯胺的最佳条件为:溶液初始pH为7,锌投加量为0.6 g/L,超声功率为40 W,超声时间30 min,对硝基苯胺去除率高达94.2%,比单独超声和单独锌作用时分别提高了85.9%和47.2%。超声-单质锌耦合降解对硝基苯胺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且超声与单质锌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协同因子为4.06。理论分析显示,超声/单质锌体系主要是依靠羟基自由基氧化和单质锌还原之间的耦合来达到降解对硝基苯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周易  张冬  单国平  吕锡武 《环境工程》2013,(Z1):192-195
以水中持久性有机物邻氯对硝基苯胺为目标物质,用紫外-微臭氧工艺对其进行降解,同时研究了紫外,紫外-臭氧和紫外-空气三种工艺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紫外-微臭氧工艺对水中持久性有机物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对于邻氯对硝基苯胺的3种初始浓度0.625,1.32,3.125 mg/L,紫外-微臭氧去除率分别达71.4%、78.8%、54.5%,降解效果低于紫外-臭氧工艺,但远好于其余三种工艺。紫外-微臭氧工艺的去除效果受到初始浓度,叔丁醇和初始pH值的影响。初始浓度在1.32 mg/L时去除率最高,初始浓度不应过高或者过低。加入叔丁醇使得去除率下降13%31%。随着pH由4增加到9,去除率逐渐升高,较高的pH值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曝气生物滤池为核心工艺研究优势菌强化印染废水脱色及污染物降解。从印染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染料脱色菌15株、苯胺降解菌2株、印染助剂降解菌10株。试验进水平均色度为400倍,平均COD浓度为1295mg/L,厌氧段以组合填料为载体,水力停留时间10h,菌种投加量为0.2%;好氧段以煤渣填料为载体,水力停留时间25h,菌种投加量为0.1%。结果表明:系统连续进出水一周以后出水COD浓度稳定在130110mg/L,平均浓度为118 mg/L,去除率90.9%;出水色度在40倍左右,去除率90%;出水苯胺浓度低于4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