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一方面能稳定室内的温度、光照,增强通风换气功能;另一方面能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降噪能力,节省能量损耗,因此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逐步发展为幕墙环保、节能的新方向。按照通风方式的不同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双层幕墙;国内外有关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工性能、通风性能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介绍了双层幕墙的分类和工作机理,着重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双层热通道玻璃幕墙热工、通风、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的研究文献,对近年来双层幕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双层幕墙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国内外对双层幕墙研究思路的异同,最后探讨并展望了双层幕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空调冷凝水的冷量同时解决单层玻璃幕墙夏季高温的问题,将冷凝水用于冷却单层玻璃幕墙,并对其进行了水量、造价及能耗分析.通过Ecotect、CFD模拟、对比了冷凝水冷却玻璃幕墙与普通玻璃幕墙在夏季的光环境和热环境.结果表明:冷凝水冷凝水冷却玻璃幕墙应用规模与建筑冷凝水产量有关,其应用会减少夏季日照辐射,减少幅度在30.1%~41.8%.加装了冷凝水冷却玻璃幕墙的房间温度较普通房间降温幅度为6.64%,白天降温幅度在6.64%~12.73%.综合分析,冷凝水冷却单层幕墙能够较为有效地调节室内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建筑幕墙改良途径和冷凝水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采用自然补风和机械排风方式的小型商业暗厨房用气安全,选择某典型小型商业暗厨房为研究对象,采用通风效果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其实际通风效果进行现场测试与评价,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典型小型商业暗厨房的通风数值模型,研究了大厅补风口有效面积、补风口布置形式和补风距离对暗厨房自然补风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暗厨房补风措施优化设置建议。结果表明:当燃气灶具工作时,机械排风系统和暗厨房门应始终处于全开状态,且暗厨房总补风面积应大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0.006 7倍;当大厅门可能关式暗厨房增设自然补风口时,可不考虑补风距离的影响,但暗厨房大厅补风口有效面积应大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0.002 2倍,并建议均匀布置4个补风口。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高效自然通风隔声窗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提出一种采用透明双层微穿孔结构形成消声通风通道的新型自然通风隔声窗。详细介绍新型通风隔声窗的设计,进行了窗体隔声量的理论计算、实验室测量和现场测量。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室实测值吻合良好,新型自然通风隔声窗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和通风效果,隔声指数达28dB,现场降噪效果良好,室内外差值达31dB,通风量可达到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瓦斯事故给选煤厂带来极大威胁,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可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大多数选煤厂缺少对整体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关键成型设备的选择以及对煤仓瓦斯分布规律的研究,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瓦斯治理效果。本文针对西铭选煤厂局部瓦斯浓度超限问题,以放煤口、皮带为研究重点,提出了精煤仓混合式通风瓦斯治理方案,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煤仓内气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放煤口的运动状况和风流分析,得到了瓦斯浓度超限的原因以及瓦斯浓度超限区域,从理论上验证了混合式通风瓦斯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物理过程基本吻合,对证明煤仓通风设计的合理性起到了辅助作用,也对确定各区域的送(排)风量、风机选型、风道进出布置形成及管路系统的布置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选择常村煤矿综掘面除尘的通风方式,本文根据煤矿中常用的通风方式和气固两相流的理论,利用fluent非稳态的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压入式和长压短抽两种不同通风方式下常村煤矿掘进面粉尘的运移规律以及司机处粉尘浓度分布,并进行了现场实测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粉尘运移模型,采用非稳态的求解器要比稳态的求解器更加精确;在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涡流对粉尘运移影响较大,可以通过调整风速和除尘风机的负压来减小涡流的影响区域;采用长压短轴的通风方式比压入式通风方式在数值模拟情况下,前者比后者掘进机前部的粉尘浓度降低了22.2%,通过现场实测得到其降低了31.6%,巷道中部粉尘的平均浓度可由508mg/m3下降到185mg/m3,降幅为63.6%,表明长压短抽通风方式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都要优于压入式通风方式;此外,需要在掘进机的前面和回风侧增加除尘措施,以确保司机处的粉尘浓度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7.
解决中深巷道掘进的通风问题,究竟采用抽出式或者混合式,是通风科技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科研组系统地进行了模型实验和生产现场试验,通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我们首次提出了炮烟热负压对抽出式通风规律的影响,得出在正常炮烟热负压情况下,中深巷道掘进采用抽出式通风,能够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这就从经济上、管理上都取得显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我们推导出抽出式通风工作面有效作用长度与通风风量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对抽出式通风设计将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抽出式通风试验与观测…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通风、置换通风和单侧送侧回式通风3种方式下,通过改变污染源位置,运用CFD软件模拟研究了办公室内苯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规律,比较得出最佳通风方式下的最合理污染源位置。结果表明,3种通风方式下污染源放置的最合理位置是点3;苯污染源处于位置3时,3种通风方式中自然通风各平面苯污染物平均浓度普遍相对最高,而单侧送侧回方式的相对最低,置换通风居于二者之间。最终确定单侧送侧回通风方式下污染源处于位置3时为最佳物理模型,在该模型下办公室内通风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地排出室内气体污染物。因此,不同污染源位置对办公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提高高热流密度条件下热源阵列温度一致性的工程化设计方法。方法基于微通道内相变传热的原理,在结构上创新的设计保证通道内各处冷却液的温度尽量在工质的相变点附近,从而缩小各热源之间的温度差异。对一体化综合热物理样机进行数字建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样机进行稳态的流动和传热分析。结果验证了集总参数仿真的可行性,并获得了样机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结论该样机经由微通道相变强化传热之后,各热源间具有较小的温差,可进行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场监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密闭厂房内散逸的无组织烟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高炉上部气体流通速度慢,出铁口附近及远离高炉的空旷场地气体流通速度较快。罐位罩上方的气体及靠近出入口的气体流速较大;温度场存在若干涡流形式;热渣沟处含尘气体是造成厂房岗位粉尘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对车间内除尘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提出指导性方案,为解决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超标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