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资源学报》1990,5(4):385-388
第1期、尹护、、少‘、了、,、Jr、J产℃,声、户2中国干旱区径流的形成及转化·························,……我国淡水湖泊资源开发探讨—以东平湖为例·····……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基本特征与开发战略········……试论攀钢基地的矿产资源体系·、························……赣江流域山丘荒地的形成、危害和开发途径··········……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水分盈亏与雨养农业问题·····……用筑后模型估算我国植物气候生产力···················,…系统决策与作物布局—徐州地区秋作物布局实例分析赣江流域丘陵山区资源经济结构梯度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学报》1987,2(4):381-384
第1期关于海滦河平原的缺水和引水问题······················……:·········&;#183;····&;#183;·······················……黄让堂等(l)农业水资源配置效果的计算分析··········“···一·”·······‘…….”一,’’·.........······一··,·…刘昌明杜伟(9)广东省海岸带国土资原的开发和管理·········“················一·“····“····&;#183;,.·············……徐君亮刘军(2。)红树林及其土坡·····&;#183;·····”·”·············”···········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81-384
第1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把旱作农业区的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郑重(1)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自然生产力潜势评价··························……;..·············……张沁文等(4)建立开放系统,发展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刘霎浩(垃)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一半湿润地区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王立祥等(19)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的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CuxCe1-x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Al2O3 为载体,以复合氧化物CuxCe1-xO2为活性组分,其中,x=0.1,0.2,0.4,0.6,0.8,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xCe1-xO2/γ-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活性,通过XRD、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运用ICP-MS分析并计算Cu、Ce的摩尔比以及活性组分的负载量.结果表明,在CuxCe1-xO2/γ-Al2O3催化剂中Cu、Ce摩尔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近,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在19%以上,而且对甲苯都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其中当x=0.2时,即Cu0.2Ce0.8O2/γ-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活性最高,其中T10=160 ℃,T90=265 ℃;当甲苯的进口浓度在700~3000 mg·m-3时,进口浓度对Cu0.2Ce0.8O2/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小,且经过连续80 h的稳定性操作后转化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947-1000
第1期资源利用与资源管理塔里木河下游第五次应急输水后地下水恢复量的计算……………………杨鹏年董新光吾买尔江(1)北方城市干涸河流区域资源管理与环境整治模式--以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为………………………………………………………………………………例常青李洪远何迎(7)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秦丽杰邱红(14)水管理:理论及手段………………………………………………………………………………沈大军(20)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及径流变化特征分析…………………………………蒋艳周成虎程维明(27)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学报》1993,8(4):381-384
第1期红壤丘陵森林生态系统矿质元素循环的计算机模拟·············································……李飞(1)天山北坡中段天然草场牧草产量遥感动态监测模式·························一黄敬峰桑长青冯振武(10)浙江省草山草坡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战略-以常山县为例····································……何绍箕(18)江苏东沙的资源及开发潜力··················一···一···················一·························……蒋炳兴(26)藏北  相似文献   

7.
依托稻田大气CO2摩尔分数(x[CO2])升高平台FACE (free-air CO2 enrichment),采用静态透明箱-气相色谱法研究x[CO2]升高(正常x[CO2]+200 μmol·mol-1)对高、低应答水稻(产量对x[CO2]升高的响应分别为>30%和10%~15%)稻田N2O排放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A-W (正常x[CO2]+低应答水稻)、F-W (x[CO2]升高+低应答水稻)、A-S (正常x[CO2]+高应答水稻)和F-S (x[CO2]升高+高应答水稻).结果表明,对比正常x[CO2]处理(A-S和A-W),x[CO2]升高条件下高、低应答水稻(F-S和F-W)稻田N2O排放分别降低52.54%(P<0.05)和38.40%(P<0.05),水稻产量分别增加22.96%(P<0.05)和12.11%(P>0.05),稻田N2O排放强度分别降低61.68%(P<0.05)和45.13%(P<0.05).另外,高、低应答水稻稻田N2O排放与稻田土壤NH4+-N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而与NO2--N含量无显著相关.x[CO2]升高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影响高应答水稻稻田N2O排放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未来x[CO2]升高条件下,高应答水稻品种的"增产减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机盐尤其是硝酸盐对我国大气PM2.5的贡献日益凸显,而其如何影响颗粒物的重要理化性质尚待深入研究.于2021年1~12月期间,在镇江市开展了连续观测,获得了大气PM2.5中硫酸铵[(NH42SO4)]和硝酸铵(NH4NO3)浓度,系统讨论了二者对颗粒物消光、吸湿增长和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镇江市ρ[(NH42SO4]和ρ(NH4NO3)的年均值分别为(6.5±4.5)μg ·m-3和(15.0±13.3)μg ·m-3,对PM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5±18.2)%和(34.5±18.4)%;PM2.5的总消光系数为(224.5±194.2) Mm-1,其中NH4NO3的贡献率为(40.1±20.9)%,(NH42SO4为(19.1±10.8)%;(NH42SO4和NH4NO3是PM2.5吸湿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污染条件下NH4NO3对颗粒物液态水的贡献率为(53.8±13.4)%~(61.6±14.6)%;NH4NO3是未来镇江市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污染物,但削减NH4NO3前体物可能会导致颗粒物酸度增加,尤其对春冬季节颗粒物酸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对理解空气质量变化及二次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对镇江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净化贫燃汽车尾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富氧条件下,考察了C3H6和C2H5OH在Ag/Al2O3、In/Al2O3、Sn/Al2O3、Co/Al2O3、Pt/Al2O3和Ag/Al2O3+Pt/Al2O3组合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结果表明,Ag/Al2O3具有最高的NO还原活性.在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会生成显著量的CO,其HC和CO氧化转化温度也远远高于Pt/Al2O3催化剂.串联组合Ag/Al2O3+Pt/Al2O3催化剂可显著拓宽活性温度范围,促进HC和CO氧化,降低N2O和CH3CHO生成量.  相似文献   

10.
垃圾焚烧飞灰H3PO4稳定化技术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军  蒋建国  隋继超  杨仕键 《环境科学》2006,27(8):1692-1696
分析了焚烧飞灰的全组分和浸出毒性,表明飞灰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Pb的浸出浓度为67.03mg/L,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研究了H3PO4投加量对飞灰稳定化效果及其环境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相当于飞灰质量8%~14%的H3PO4就能够有效地使焚烧飞灰无害化;8%和12%H3PO4稳定化飞灰都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过多的H3PO4投加量会降低处理后飞灰对酸性环境的缓冲能力.对于12%H3PO4稳定化飞灰,XRD检测出Cr2P2O7、ZnP2、Pb3P4O13、Pb3P2O7、NaZnPO4、NaPbP3O9、Ca2ZnSi2O7等少量重金属的结晶相;SEM发现了大量独立存在的飞灰颗粒、直径约0.3~0.5μm的Pb5(PO4)3Cl棒状物;CHBr3浮选没有得到浓缩的重金属.综合分析得到:H3PO4是通过与强碱性飞灰之间的中和反应,激活飞灰中的重金属,改善稳定化进行的环境,并产生稳定化所需的PO43-.被激活的重金属与产生的PO43-在飞灰颗粒表面结合.所产生的重金属磷酸盐与SiO2、CaCO3、CaSO4、KCl和NaCl等飞灰主要构成固溶相,几乎不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伙房水库水体中氮、磷污染物来源及份额,结果表明:1992~2005年均入库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731t和84t,总氮、总磷主要水库上游的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2.
水质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优化国内外水质总氮总磷的手工和自动监测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了基于紫外催化-过硫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的在线监测技术,设计了紫外线加强氧化-消解反应器和20通道自动校准与自动进样集成控制系统。该技术与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总磷总氮氧化率和消解速度,实现了在较低温度和常压条件下水质总磷总氮的快速、安全和稳定的在线自动监测,具备了良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州水库沉积物中总氮与总磷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高州水库沉积物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于2010年至2012年对高州水库良德和石骨库区及入库河口沉积物TN、TP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州水库沉积物中TN、TP污染严重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TN含量变化范围为780 mg/kg~2 033 mg/kg,均值为1 392 mg/kg,TP含量变化范围为338 mg/kg~726 mg/kg,均值为492 mg/kg,TN、TP含量分布规律均呈现良德库区石骨库区入库河口,TN、TP垂向分布含量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呈现表层富集现象,TN、TP含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洱海总磷、总氮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晓雪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13-115
根据2004年洱海水质的实测数据,对洱海总磷、总氮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洱海全湖多数测点和断面的总磷、总氮平均浓度都不超出Ⅲ类水质标准,但其水体中氮磷浓度已处于较高水平,洱海实际上正步入由中营养向富营养化转化的关键期;对洱海氮磷的来源作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草海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贵州草海这一典型高原湖泊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代表性湖区共布设17个采样点,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柱芯,对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草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分布主要受外源输入和湖泊初级生产控制:表层沉积物TOC、T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2.98mg/g和25.21mg/g,远高于国内其他湖泊,且呈现湖心高、近岸区低的分布特征,由于氮较高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草海沉积物TN明显受湖泊水生植物生长控制,主要以有机质形式赋存于沉积物中;表层沉积物TP含量平均值为1.03mg/g,其空间分布特征显著不同于TOC、TN,在湖心、东南湖区和出水口其含量较低,主要受外源输入控制,且主要以沉淀、吸附等无机形态赋存于沉积物中。草海沉积物柱芯中TOC、TN、TP含量总体上呈现随深度增加先迅速降低而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湖区其含量差异较大,反映了人为干扰强度和沉积环境的差异。草海流域外源污染物输入和沉积物较高的营养盐内负荷是其水体富营养化面临的主要威胁,一方面应采取有效手段消减外源污染物输入,另一方面应通过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控制内源营养盐释放。草海繁茂的沉水植物增强了水体自净功能,优化草海水生植物种群结构、恢复草型健康湖泊生态系统对保护草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体中总磷、总氮的增多,会造成藻类的滋生,使水环境质量降低。因此,对总磷、总氮的监测十分必要。国标方法测定水中总磷总氮,都要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进行消解,且消解温度和时间相同。为建立一种快速的测定方法,将总磷、总氮同时放入蒸汽消毒器中进行消解,将此方法与标准消解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时消解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工作曲线等均符合总磷总氮的测定要求,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和相对误差均在规范范围内,说明此方法可靠。在总磷、总氮都需检测时,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减少了蒸汽消毒器的使用频率,是一种快速、简便测定水中总磷总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潮汐河网区水污染总量控制及其分配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潮汐河网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的两种方法和水污染负荷总量分配的六种方法。对各种方法都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几种常用总氮、总磷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运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检验,比较了它们各自对不同有机氮、磷物质和有机污染水体的分析结果。实验结论表明,加和法和还原法不能满足一般方法要求;氧化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用性强,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芦苇与香蒲两种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的动态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种植物均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TN与TP,去除率均在70%以上,其中芦苇的总体效果最好,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6.53%和78.17%;香蒲的去除率分别为72.05%和89.98%.经过试验期的净化作用,使原本处于劣V类水的水体质量提高到Ⅲ类水以上.证明这两种植物可以作为小型景观水体的净水植物.  相似文献   

20.
2008~2012年洱海总磷、总氮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2008~2012年洱海总磷、总氮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得出洱海总磷、总氮的变化周期、变化幅度和总磷不再是洱海达到水功能类别限制因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