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日前,笔者处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情如下:吴某能力出众,得到A公司老板的赏识,A公司便与吴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一次,吴某代表A公司参加投标,某竞标单位的代表与吴某相识,投诉称吴某是另一家公司的员工,无权作为A公司的代表。原来,吴某原供职于B公司,现在还与B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但多年来一直处于休假状态,B公司每月依旧向吴某发放生活费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至此,A公司对吴某是“想用而不敢用”,担心被原用人单位B公司追究责任,于是不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吴某不服,申请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员工根本利益,更关系到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外贸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加速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实现公司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目标,一年来,公司对以往薪酬改革进行了反思,客观分析了分配政策的不足,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分析、论证,推行了一系列薪酬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2):45-46
王某2001年9月初受聘于某物业管理公司(非公有制企业),双方订立试用期合同。王某从事保安岗位,工资每月500元,合同中约定公司不承担王某各项社会保险费。王某工作后从一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宣传的社会保险政策中得知,用人单位应当自录用之日起为职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试用期满,陈某向公司提出要求:公司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为自己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并要求公司补缴试用期间各项社会保险费。公司同意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但以双方在试用期合同中有约定为由,拒绝为其参加社会保险。公司的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4.
A公司将装修工地发包给B公司(B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资质),在承包过程中,2013年12月6日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施工人员贾某死亡。事故发生后,县政府依法组成了“12·6”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2月县政府对该起事故进行了批复,同意对该起事故结案。  相似文献   

5.
山东铝业矿山公司设立电视《安全档案》山东铝业公司矿山公司于1996年初在公司闭路电视上设立《安全档案》栏目,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栏目是将1954年建矿以来发生的各类事故归纳整理,编进安全档案库,把历史上当天发生的事故用形象的图片配...  相似文献   

6.
欧伟  张波 《劳动保护》2008,(5):76-76
安徽省庐江供电公司自今年3月份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安规”月月考,以促进一线生产人员加强对安全规程的学习,为公司安全管理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安规”月月考活动是由公司安保部每月发布《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题库供职工学习,并安排公司、部室及一线员工三级人员共同监考,当场闭卷并公布成绩。为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公司还将“安规”考试成绩同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相挂钩。  相似文献   

7.
襄樊市恒虹公司非法使用童工受罚叶星1994年9月9日下午,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法院对中港合资企业襄樊市恒虹娱乐有限公司非法使用3名童工一案进行了强制性处罚,查封了该公司的一辆蓝鸟王小轿车,限定该公司在5日内履行襄樊市劳动监察大队对其作出的经济处罚,并按有...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6,(4):45-46
问:周某为某劳务合作公司(以下简称劳务公司)于2000年5月15日输出到天津开发区某电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公司)的农民工,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电子公司也一直没有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2004年5月,电子公司向劳务公司提出,要求周某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在电子公司工作,劳务公司同意了电子公司的要求,并于5月19日与周某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1年。合同约定,周某系劳务公司员工,派遣到电子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公司建立、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建立、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对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并介绍了公司在体系一体化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科学》2012,(8):58-58
半年前,某公司内设的销售中心以公司名义对外发布招聘广告后,李某参加应聘并成为送货员,并由公司发放过工资,但劳动合同盖的是销售中心印章。过了两个月,李某在骑三轮车送货途中,不慎将王某撞伤。王某要求销售中心赔偿,销售中心表示其没有法人资格,而某公司也拒绝赔偿,理由是销售中心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代表公司,李某尚不属公司员工,更何况李某存在过失,王某只能找李某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1.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6,(5):51-52
问:王女士在某报关公司从事部门经理工作,与公司签有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于2005年6月30日到期。2005年6月18日王女士提出辞职,但公司认为她有经济问题,便撤掉其部门经理的职务,遂向公安局报了案。7月中旬王女士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被刑事拘留,9月被取保候审。9月,公司以挂号信方式将王女士的退工单和劳动手册寄给了她。请问,2005年6月30日后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存在公司能否依其被刑事拘留对王女士作出除名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陈先生原是某公司的物资销售员。2003年10月,公司经过股东会研究决定并经职代会同意,对物资销售员进行承包经营。同年12月1日,陈先生与公司签订5年期《承包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提供物资和周转金共折合人民币49万元,给陈先生做为承包经营铺底资金;  相似文献   

13.
浙江衢州市的小伙子王春,在为原衡星沈飞汽配有限公司(下称沈飞公司)送汽车水泵时,不慎跌入汽车修理地沟致左肾受伤被摘除。汪春要求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非工伤为由不予承担。汪春求援衢江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下称社保局),社保局作出“汪春与沈飞公司系劳动关系,汪春之伤属于工伤”的行政批复,沈飞公司不服,将社保局推上了衢江区法院行政审判庭。2002年9月12日,法院对这起工伤认定行政争议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那么,汪春的左肾被摘除到底属不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与监督》2013,(2):2-F0002
近期,中烟公司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汇报会,会议总结了公司各部门安标建设情况,研究了相关安标建设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部署。  相似文献   

15.
张某自1997年起一直在某科技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原公司)担任销售主管工作。去年5月,由于公司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销售陷入困境,公司决定专门进行技术研发,暂时撤掉销售部门,与销售部门的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考虑到张某是公司的老职工,工作能力较强,在以前的工作中又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原公司经过与同属于一个集团的阳光公司协商后,将张某推荐到阳光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6.
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系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加坡公司(以下简称新加坡公司)于2001年2月投资成立的子公司;2001年6月,北京克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德公司)也成为新加坡公司的子公司。王某于1995年4月进入克德公司工作,2001年4月,新加坡公司收购克德公司期间,王某被安排到北京公司工作,并与北京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4年5月,月薪为5500元。2003年8月25日,北京公司因经营困难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签订《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协议约定:王某在克德公司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金,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或其他途径另行解决。依据该协议,王某领取了在北京公司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后,即向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北京公司支付其在克德公司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科学》2007,(1):47-48
案情简介 郭某系某物业管理公司的职工,于2003年8月进入该公司,月薪1200元,岗位是项目中控员。后该项目被撤销,公司与他协商想将其调至本市另外地区工作,郭某以离家太远为由拒绝到任。2004年12月31日双方协商达成协议,约定:双方协商自即日起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对解除均无过错;公司支付郭某补偿金200元至500元。双方于当日办理了解除劳劝合同手续,郭某领取了补偿金500元。2005年2月27日,郭某诉至仲裁委,要求公司:按照其工资标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2400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王某于1997年3月7日与山东省龙口某冷藏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2003年1月31日,职务为土建管理员。2003年3月21日,龙口某冷藏公司对王某作出了“处分决定书”,全文如下:“王某:因你在公司与龙口某公司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负责查验主管材时,工作严重失职,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诺诚公司深圳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组成的NOSA审核组对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的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评审。经过三天的系统审核和两天的现场审查,该公司顺利通过NOSA安健环体系四星级审核。引入NOSA安健环管理系统,是该公司创新企业管理的重大举措。摘取四星,集中体现了该公司安健环管理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于2008年7月、2009年6月成立,股东相同,两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实际经营地址也为同一场所。张某于2010年1月至甲公司从事电脑销售工作,月薪3000元。后在法定代表人的主动安排下,张某于201O年7月被调至乙公司从事电脑销售工作,月薪同样3000元。在两公司处工作期间,张某曾多次催促两公司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两公司—直未与其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