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模拟研究了不同氨氮添加量(0,100,200和400 mg/kg)下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DOM(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氨氮添加量下,沉水植物的存在明显增强沉积物DOM荧光强度,其中对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组分荧光强度影响较大(荧光强度分别增大了20%~77%和27%~56%);而对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组分影响相对较小(荧光强度分别增大了5%~25%和21%~29%). 添加氨氮可增强沉水植物对沉积物DOM荧光强度影响的程度,当添加量为100 mg/kg时,沉水植物生长最旺盛,沉积物DOM中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组分荧光强度增幅最大(分别约77%和56%);即外源氨氮通过增加沉积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增强了沉积物有机氮的生物有效性;而在其他添加量下,DOM各荧光组分强度增幅不大,即适当添加外源氨氮,可通过促进沉水植物生长增加沉积物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量,从而提高沉积物有机氮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水体腐殖酸及其络合物Ⅰ.蓟运河腐殖酸的提取和表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提取和研究了华北蓟运河的腐殖酸,并从实验中得到了一些结论。国产吸附树脂GDX-102对分离河水中的腐殖酸比较有效,黄腐酸在树脂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没有明显的区别。氨—乙醇混合液作为解吸液效果较好,而且不引进金属离子。水体黄腐酸(FA)和棕腐酸(HA)的分子量低于煤炭和土壤中的FA和HA,其趋势为河水FA<河泥FA<河泥HA。水生腐殖酸具有明显的荧光特性,其酸性基高于土壤和煤炭腐殖酸,且—COOH基含量一般低于土壤和煤炭腐殖酸,—OH基是总酸性基的主要部分。水体腐殖酸的碳含量较低,氧、硫、氮含量较高,因此可能有各种取代基,这在络合作用中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从前报导的土壤有机质(SOM)表面积:560~800m~2/g,是用乙烯乙二醇(EG)吸持法测得的。本研究以氮在液氮温度下的吸附为基础,用标准的BET法对从前的EG法进行了检验。实验样品包括两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一种冷冻干燥土壤腐殖酸和一种烘干土壤腐殖酸。测得的四种样品的BET面积,除冷冻干燥腐殖酸外,其余三种样品都小于1m~2/g。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对非离子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与分割摄取相比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用BET法和EG法测得的土壤有机质表面积的差异,可结合这两种方法,以自由表面积和视表面积的形式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莠去津(atrazine)在土壤-水环境中的吸附及其机理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为指导农药的使用 ,避免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优化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研究了土壤、腐殖酸、粘土矿对莠去津的吸附及其机理 .结果表明 :吸附强弱与土壤理化特性密切相关 ,Feundlich常数 Kaf与 OM%有较好的相关性 ( r=0 .975) .腐殖酸对其的吸附起决定作用而粘土矿对其吸附作用并不强 .莠去津在土壤中的吸附可能有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 .  相似文献   

5.
该文于2013年春季、秋季和2014年秋季3个季度在黄河内蒙古段6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对黄河表层沉积物对硝态氮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表层沉积物对硝态氮的吸附存在固体浓度效应现象,且不可逆。(2)沉积物对硝态氮的吸附量qe与吸附时间t在5~90 min时基本呈增长趋势,到90 min后吸附逐渐稳定。(3)吸附最小值出现在托县(2013年春季),吸附量低至9.447 0 mg/kg,吸附量最大值出现在磴口(2013年秋季),吸附量达33.670 8 mg/kg。春季时沉积物对硝态氮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秋季,但两年的秋季的吸附差异不明显。(4)黄河表层沉积物对硝态氮的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表层沉积物氨基酸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赵钰  单保庆  唐文忠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075-3082
为探明子牙河水系沉积物氮的主要形态,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内标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20种氨基酸的形态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子牙河水系沉积物中有机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沉积物有机氮(SON)平均浓度为3114 mg·kg-1,总水解氨基酸氮(THAAs-N)占SON的45.53%;蛋白类氨基酸氮是THAAs-N的主体,占THAAs-N的90.24%,为沉积物潜在释放氮及矿化氮的主体;子牙河水系表层沉积物氨基酸以甘氨酸(Gly)、脯氨酸(Pro)摩尔含量最高,分别占THAAs的14.70%、10.00 %;根据官能团类型分类,蛋白类氨基酸为主要类别,占THAAs的89.50%;蛋白类氨基酸以中性氨基酸为主,平均含量为THAAs的40.69%;亚氨基酸及非蛋白类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性从侧面反映出水系河流污染物来源;采用Glu/γ-Aba及DI指数判断有机质的降解程度,结果显示子牙河水系大部分区域沉积物有机质降解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归结于土壤有机质对它的结合,其它因素影响较小,Freundlich常数Kf与OM(%)有较好的相关性;吡虫淋能与腐殖酸作用发生电荷转移,并能与腐殖酸羟基形成氢健。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氮、磷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北京地区4种城市河湖沉积物对氮、磷的平衡吸附/解吸、吸附动力学特性以及再生水中DOM对氮、磷的吸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氮、磷在4种沉积物上的吸附可用Linear和Freundlich模型来进行描述,且解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再生水中DOM会抑制沉积物对氮、磷的吸附,使得吸附系数K_d降低了0.04%~56.88%,并达到显著水平(置信度α=0.05);而且会增加非线性参数1/n,最大可达2.20倍,导致吸附稳定性降低。常规吸附动力学方程都不能很好地描述沉积物对氮磷的吸附行为,但可以借助ExpAssoc方程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入5艺9700305天然水体沉积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杜青…(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5(3)一199~206 环信X一87 运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江西乐安江下游黄龙庙沉积物的吸附特性,测定了样品对重金属Cu(卫),Cd(R)的吸附等温线和pH吸附突跃曲线;应用FITEQIJ程序计算了沉积物的表面固有吸附常数;对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的吸附特性是可行的,三种模式对重金属Cu(正),Cd(R)在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分离方法对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中的腐殖酸进行了分离,得到了两类腐殖酸:去矿物前腐殖酸(HA-I)和去矿物后腐殖酸(HA-II),其中HA-II为前人未所顾及。然后采用元素分析、固体13C核磁共振、热解-色谱-质谱等技术对HA-I和HA-II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HA-II在总腐殖酸中占有的比例分别是11.8%(泥炭)和37.1%(土壤)。HA-I和HA-II在化学组成和性质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O/C原子比都表现为HA-IIH/CSSHA-I,表明从HA-I到HA-II,Pahokee泥炭和稻田土壤腐殖酸中的含氧基团都减少,Pahokee泥炭腐殖酸则脂族基团减少,而稻田土壤腐殖酸的脂族基团增加。这种HA-I和HA-II在结构性质上的变化在13C NMR和热解分析时也都得到了验证。另外热解分析还表明HA-I含有更多的易分解的结构组分,而HA-II则含有更多的难分解的结构组分。这些研究都说明HA-II与HA-I相比,在组成和结构特征上存在一些差异,含有更多的难分解的结构单元。本项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土壤沉积物体系中腐殖酸的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过程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吸附解析过程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亚热带海湾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并不清楚,其自身的粒度组成和理化性质对沉积物磷吸附解析影响尚不明晰.本研究以3个主要入海河口区采集的表层沉积物为基础,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pH和盐度等环境因子对磷吸附解析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连续提取(SEDEX)法对沉积物吸附磷前后样品进行磷赋存形态分级,探讨沉积物对磷相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亚热带海湾入海河口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交叉型模型.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m)范围为0.332~0.864 mg/g,沉积物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EPC0)在0.076~0.150 mg/L之间.粒径较小的沉积物具有较强的磷吸附能力,海水酸碱度和盐度有利于沉积物磷吸附,吸附后的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Ex-P)和铁结合态磷(Fe-P)含量明显增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且以物理吸附为主.研究显示,亚热带海湾表层沉积物较高含量的黏土矿物和高分子量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对世界海洋几个地区的表层沉积物中、从这些沉积物中分离出的腐殖酸中和腐殖酸的分解产物中金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查明了海洋腐殖酸对Au有聚集作用,证明金参加了腐殖酸大分子特殊核部的组成。评价了与腐殖酸结合的金在海相沉积物金形态的平衡中所做的贡献。由取得的资料可以推论:腐殖酸能有助于海相沉积物(主要是聚集有腐泥型有机质的陆棚和陆坡的沉积物)的同生含金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胺基官能基化的HMS吸附水体中的腐殖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胺基表面官能化前后的HMS(hexagonal mesoporous silica)对腐殖酸的吸附, 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表面官能化后吸附常数K值由0.56提高至105,反映出表面官能化能显著改善HMS对腐殖酸的吸附,且低pH值条件下吸附效果更佳.表征结果显示,腐殖酸分子主要吸附在表面胺化HMS的中孔孔道内,并首先占据吸附剂中较大的中孔孔道.吸附动力学结果显示腐殖酸在表面胺化的HMS上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主要受孔道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     
X131200503160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罗雪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土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5,37(1).-25~31环图S-38通过对土壤/沉积物中天然有机质的组成分析,阐述了天然有机物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可溶性有机质的增溶作用和不溶性有机质的吸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天然有机质结构的异质性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导致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从而从土壤/沉积物有机质的微观结构上进一步解释了非线性吸附机理。图1参30X131200503161敌敌畏在颗粒物上吸附的支配因素/哈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批次平衡法和Freundlich模型研究了锌在黑土和潮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分析了p H和有机质对Zn在供试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和潮土对Zn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解吸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黑土和潮土的吸附-解吸常数(K_f)分别为1 882.03和1 546.66;在pH为4.6~7.4范围内,土壤对锌的吸附能力随pH值的升高而增强;土壤有机质去除后,K_f变小且经验常数(1/n)变大,吸附的非线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张丰松  李艳霞  黄泽春  杨明 《环境科学》2012,33(10):3542-3546
天然类固醇雌激素如17β-雌二醇(E2)在极低质量浓度下(ng.L-1)即可干扰水生生物的生殖功能.为准确预测E2向水体迁移,通过摇床实验研究了E2在中国北方3种不同土壤/沉积物表面的吸附特征,同时探讨了猪粪及其堆肥可溶态有机质(DOM)对E2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E2在土壤/沉积物表面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R2>0.76),E2在河流沉积物、潮土、黑土皆表现为非线性,其中黑土吸附的非线性最强(n=0.74);吸附系数Kf介于26.2~57.5,并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猪粪及其堆肥DOM显著抑制E2在土壤/沉积物表面的吸附,其中堆肥DOM的影响尤为显著.研究认为,有机质是土壤/沉积物中吸附E2的主要组分,共存猪粪DOM在较低浓度下可提高E2迁移性,增加E2向地表和地下水的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17.
采集滴水湖沉积物及其引水河与排水河沉积物、湿地沉积物以及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磷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不同来源物质对磷吸附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滴水湖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EPC0值)为0.11~0.63 mg·L-1,高于其他来源土壤和沉积物,更容易向上覆水体释放磷.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磷的等温吸附都有较高的拟合程度.由Langmuir模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Qm)表明,不同来源土壤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由高到低为河流沉积物(1 003.05~2 977.65 mg·kg-1)>滴水湖沉积物(669.77~1 717.94 mg·kg-1)>湿地沉积物(368.60~1 145.51 mg·kg-1)>农田土壤(441.36~702.30 mg·kg-1).这表明农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弱,当过量使用化肥时,农田会成为滴水湖磷的源.  相似文献   

18.
以江汉平原沉湖湖相沉积地层不同深度的黏性土弱透水层沉积物、孔隙水中不同氮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来了解氮的赋存特征,并通过沉积物颗粒粒径、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来分析氮的迁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湖相沉积地层表层受到较严重的人为污染导致氮元素总量很高,随着深度的增加总氮(TN)含量趋于缓慢减少,且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中,铵氮(NH_4-N)的含量范围为7.34~162.50 mg/kg,硝态氮(NO_3-N)的含量范围为6.79~147.20 mg/kg,亚硝态氮(NO_2-N)的含量范围为0.024~0.16 mg/kg,沉积物中TN含量范围为176.08~836.06 mg/kg;②沉积物粒径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影响了离子交换态铵氮的分布,而对离子交换态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则无明显影响;③碳氮比(C/N)低时能够促进总有机氮(TON)向硝态氮、铵氮形态的转化;④含水率会对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的迁移产生影响,而对铵根离子的迁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生物膜主要组分水铁矿和腐殖酸作为掺杂吸附剂,分析了掺杂前后黄河乌海段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和pH对沉积物吸附Cd^2+的影响,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并计算了分配系数。结果表明:腐殖酸和水铁矿掺杂比例的提高增强了沉积物对cd^2+的吸附能力;掺杂生物膜主要组分对黄河乌海段水体Cd^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R^2≥0.99,P≤0.02,n=7);掺杂腐殖酸和水铁矿后沉积物对cd^2+的分配系数分别为:6.2959和2.7110,二者均高于未掺杂沉积物对Cd^2+的分配系数(0.8626),说明掺杂腐殖酸的吸附效果优于掺杂水铁矿的吸附效果;另外,溶液pH对沉积物吸附Cd^2+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来源土样胶体对氯霉素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来源沉积物或土壤样品(沉积物A1和A2,天然土壤B1和B2,市售营养土B3),采用切向超滤与多种纳米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土样中胶体的理化特征及其对氯霉素(CAP)吸附行为的影响.荧光区域积分法结果显示,土样胶体的荧光组分以色氨酸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为主,络氨酸类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质存在较少.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3胶体对CAP的吸附率最大(36.25%),在胶体浓缩液和超滤液中的分配比例最高(1.91),但其有机碳归一化结合系数最低(3.93).与天然土壤相比,河湖沉积物胶体的吸附率较高,但其与CAP的结合能力却较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胶体对CAP的吸附主要与其芳香度、有色溶解性有机质丰度、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及分子量有关;此外,胶体的腐殖化程度、芳环上羧基、羰基等官能团的比重及荧光物质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对CAP的吸附行为也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