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曾一度肆虐我国的传染性“非典”病毒的传播,迫使很多人都不得不选择使用个人防护口罩来降低受传染的危险,尤其是在疫情集中的广州、北京等城市。事实上,最直接受“非典”病毒威胁的人群,是在医院工作的广大一线医护人员,由于他们密切接触“非典”病原,受传染的机率比其他人群高许多,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已经成为抗击“非典”的一线医护人员有效保护自身、降低传染率的关键环节之一。过去,我国在医院内使用呼吸防护口罩作为预防呼吸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不普遍。在“非典”之前,我国并没有医用…  相似文献   

2.
超微细纤维高效滤材『非典』防护口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肺炎的出现与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口罩的重视和需求,尤其是直接救治非典病人的医生护士被传染,使人们认识到防护口罩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刚刚颁布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所以人们对口罩的防护性能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因此,研制能够满足医用防护要求的口罩显得十分必要。1国内外防护口罩的标准目前国际上主要执行两个标准,即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我国刚颁布新的防护口罩标准,主要参照了美国标准。1.1美国标准(NIOSH标准)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总署(NationalInstituteforOccupationalSafe鄄tyandHealth)制定。它将口罩的…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是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上半年,我国由于对“非典”病毒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造成在医院和一些公共场所交叉感染,爆发了“非典”疫情,涉及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波及266个县和市(区)。短时间内医用防护服和防护口罩供应紧张,普通纱布口罩尽管防护效果很差,也很难买到。不到一个月,人们的个体防护意识不断攀升。尽管天气已经变热,人们到医院或公共场所时总要带上防护口  相似文献   

4.
“非典”的袭击使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个体防护问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和健康,提高全民自我防护意识开始深入人心。为帮助读者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正确选择防护用品,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我们以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健康保证为重点,刊发一组军内专家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有观点、有分析、有实践体会,针对性、指导性强,水平很高,能帮助我们解疑释惑。虽然篇幅长了些,但只要您耐心通读,就能懂得选用什么样的防护用品才是安全的,懂得依靠科学技术,才能解决好防“非典”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难题。由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丁松涛撰写的《抗击“非典”中的个体防护问题》,细述了个体防护的基本原则,怎样选择合适的呼吸防护用品,以及当前国内外呼吸防护用品的现状、差距和走势。文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由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郝新敏、唐世君等撰写的《“非典”防护服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多功能“非典”防护服研究》和《超微细纤维高效滤材防护口罩研究》,是以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为首的专家带领科研人员日夜奋战一个多月的科学研究的总结。他们深入抗“非典”一线,了解防护装备现状和难题,确立了主攻抗“非典”防护服面料和口罩滤料的科研目标。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而今迈步从头越——本刊2003年工作要点本刊编辑部(1-5)抗击“非典”抗击“非典”中的个体防护问丁松涛(3-5)“非典”防护服材料的技术性能要郝新敏张建春杨廷欣周国泰(3-8)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多功能“非典”防护服研郝新敏张建春周国泰张旭东苏扬(3-11)超微细纤维高效滤材“非典”防护口罩研唐世君周国泰郝新敏赖军苏扬(3-15)解放军小汤山医院向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赠送锦旗,院护理部发来感谢(4-5)一体化防护头罩的研王庆春王西亭任鹏飞岳忠坡唐世君(4-6)现代企业精神的一曲赞歌——介绍广州劳保抗击“非典”中的企业精絮言(4-8)为人类…  相似文献   

6.
基于《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从民用标准制定的迫切性、相关指标内在含义、各防护级别及防护效率的设定思路和依据着手,对民用口罩规范进行了解析。标准突出生化安全性指标,关注佩戴舒适性指标,细化防护等级及防护效果,强调单独包装的重要性。对于生产企业及消费者如何生产和选择合适的口罩提供详细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测量两种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适合性和人体头面部尺寸,分析影响口罩适合性的人体尺寸因素。选择80名受试对象,使用弯角规和直角规进行头面部尺寸测量。受试者分别佩戴3M 8210、3M 8210v颗粒物防护口罩,使用TSI 8038进行定量适合性检验。两种口罩的适合性检验通过率无差异(P>0.05),通过率无性别差异(P>0.05)。男性鼻宽对3M 8210的适合性有影响(P<0.05),女性面宽和两耳屏点间颌下弧长对3M 8210v的适合性有影响(P<0.05)。面宽和鼻宽可作为初步选择颗粒物防护口罩的参考指标,但仍需经过定量适合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雾霾作为典型的空气污染现象,具有持续时间长、扩散范围广和不易防范的特点。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针对雾霾天气的防护手段主要是佩戴口罩,因此口罩的质量和性能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我国于2016年推出了日常防护使用口罩的相关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在此就该标准的内容做相关解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新标准GB19083-2010的修订背景、新旧标准的差异对比,重点介绍影响口罩防护效果的重要指标—过滤效率和口罩密合性项目,并对生产厂家在应用标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设计适合国人的防护口罩,利用定量适合性检验和人体头面部尺寸测量的方法,探索影响口罩适合因子(FF)的因素。对4种颗粒物防护口罩(3M8210,3M8210v,3M9332和3M9010)的FF进行检测;测量口罩佩戴者的形态面长、面宽、两耳屏间宽、两下颌角间宽、鼻高、鼻长、鼻宽和两耳屏点间颌下弧长等头面部尺寸数据;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探讨头面部尺寸、BMI、性别及口罩型号对FF的影响。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口罩FF的因素是头面部尺寸和口罩型号,其余因素对FF无显著影响;设计防护口罩应考虑我国人群头面部尺寸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