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最新调查确认,目前我国哮喘病患者约有2500万,哮喘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疾病。其中,儿童发病率为2%~3%,老年人为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哮喘病发病与日俱增,世界上有1.5亿人被诊断患有哮喘病。在过去10年中,哮喘病例已增长3倍以上,每年有10万人死于此病。哮喘病大多是从婴儿期开始发病,如果不能正确治疗,不少人的哮喘将伴随终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时还会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有全球性增加趋势。在过去20年内,台湾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猛增8培,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死于支气管哮喘。有关专家认为,现代生活方式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居住环境与哮喘现代居室内普遍使用的地毯、帘子、床垫等是屋尘螨理想的繁衍场所。屋尘螨是哮  相似文献   

3.
一部分植物能产生致敏花粉,污染空气,使人发生称之为花粉病的过敏性反应,它是一切过敏性反应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其症状包括打喷嚏、流泪、鼻塞、眼鼻搔痒、哮喘和皮炎等,有时还可发展成为肺气肿、肺大泡、肺心病等不可逆的病变,据Piness统计,花粉病发病率为3—4.4%;Maller统计,在墨西哥变态反应患者中,有23~31%属于花粉过敏;Glasser统计,在罗彻斯特(Rochester)域2140名学龄儿童中,平均每年有花粉病患者178人,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在过去20年内,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增加2.5~4倍,台湾则增加8倍。据认为,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是哮喘逐渐增多的重要原因。人类尤其是儿童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远远超过室外,因而居室环境污染在哮喘发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尽管哮喘的发病率日见升高,但其发病原因仍然是个谜。最近几年,环境流行病学家进行了许多研究,调查了室内和室外污染物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特别集中注意于对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的暴露。虽然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空气污染引起哮喘的证据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粮食粉尘污染危害严重据报道,粮食加工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能引起许多呼吸道疾病,长期接触能引起哮喘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导致慢性咳嗽的发病率比吸烟者还要高。此外调查还发现,在从事粮食加工的工人中,有6%~32%的人发生一种怪病—“粮食热”。其症状:...  相似文献   

7.
统计资料表明,肺癌的绝对发病率每10~15年增加一倍。在许多国家,肺癌已跃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北京等城市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各种恶性肿瘤首位。据认为,肺癌日益增多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吸烟引起肺癌已得到公认,那么不吸烟的人又何以会得肺癌呢?大致有以下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大量调查表明,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特别是燃煤污染严重地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我国宣威(云南省)农村有室内烧煤习惯,使那里成为我国肺癌高发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以河南省A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与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住院人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A市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支气管炎住院人数有显著影响,可吸入颗粒物(PM10)还与哮喘住院人数有密切的关系,因此A市大气污染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环境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PM2.5排放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以及城乡差异,以卵巢癌为例,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2000~2011年期间PM2.5和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关系,并估算了PM2.5排放导致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风险.结果表明,城市地区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农村,在城市地区,PM2.5与卵巢癌发病率显著相关,PM2.5年平均浓度每上升10μg/m3,城市地区卵巢癌发病率上升的相对风险为9.3%(相对于PM2.5年平均浓度为35μg/m3时),每十万人口升高0.51人.  相似文献   

10.
大气PM2.5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高脂饮食是哮喘的诱因之一.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对大气PM2.5、高脂饮食及二者协同作用对哮喘发病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哮喘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总结了PM2.5暴露与高脂饮食对哮喘的影响以及哮喘的发病机制:①颗粒物暴露可引发机体炎症反应,增加哮喘发病风险;②高脂饮食可通过代谢活化机体内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导致炎症发生;③二者均会通过MyD88/TLRs信号通路和Th1/Th2机制对哮喘炎症产生影响.研究显示,PM2.5与高脂饮食对哮喘的作用机制具有一致性,二者对人群的健康影响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人对480名不同年龄的哮喘病人统计后发现,因接触过敏原引起哮喘发作者占29%,呼吸道感染者占40%,由心理因素引起者占30%。此外,还发现,单独由一种因素引起发病者较少见,往往是三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哮喘病患儿更易因心理因素引起强烈情绪反应使哮喘发作。例如,一个有多年哮喘病史的儿童两年未见发病,有一天因轻微感冒,早晨睡过了时间,怕上学迟到,心情不免焦虑紧张,看到公共汽车来了,一个冲刺抢上了车,当天导致了一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尺度上探究了 2020年1月1日~3月5日期间城市规模、医疗资源水平等城市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新冠肺炎人群发病率的影响.基于多种传统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识别了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基于新兴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探究了发病率与关键影响因子之间的非线性联系.结果表明:城市新冠肺炎发病率受到人口迁入、城市规模...  相似文献   

13.
小心光污染     
英国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告诫说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 ,光污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环境污染 ,时刻威胁和损害着人们的健康。这种光污染分成三类 ,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季节 ,城市里众多建筑物的水银玻璃、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 ,炫眼夺目 ,这就是白亮污染。专家们研究发现 ,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 ,视网膜和虹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视力急剧下降 ,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 45 %。同时 ,还使人头昏心烦 ,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  相似文献   

14.
宗法文 《环境》2003,(9):29-29
格沃兹杰科等医生对俄罗斯98个工业城市儿童的泌尿器官疾病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城市儿童的肾盂肾炎、膀胱神经原性功能障碍、先天性肾病、肾结石等发病率比俄罗斯这几种病儿童平均发病率高30%,并认为发病率明显高的原因是这些城市的环境污染(大气、水和土壤等),一些污染可能更容易损害儿童的泌尿排泄器官。生态环境不佳引起的泌尿器官疾病为生态性肾病。  相似文献   

15.
于融融 《环境》2012,(4):67-69
对于现代人来说,脊柱疾病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7%- 10%的人患上了颈椎病,50-60岁年龄人群段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20%-30%:60-70岁年龄段达50%.我国腰椎病患者目前已突破2亿,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且多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收集我国主要矿区城市呼吸系统发病率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得到呼吸系统发病率与3因素的函数关系,并利用果蝇优化算法对以上函数关系进行优化,建立呼吸系统发病率预计模型(HP-B模型),将HP-B模型的预计结果与矿区城市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HP-B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黄治平 《环境》1994,(3):9-10
目前,许多国家的城市卫生当局都发出警告,由于疾病媒介及害虫密度的增加,引起了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上升。虫媒传染病发病率的这种逐步升级与过度拥挤的城市化密切相关,而过度拥挤的城市化是人口增长和农村向城市移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得多的结果。在许多城市中,棚户区正在扩大,在这些地方,居住和劳动条件恶劣,缺乏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以及暴露于  相似文献   

18.
1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哮喘则是指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由于机体的变态反应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导致广泛性、可逆性、小支气管痉挛性疾病。2病因和发病机理近年来研究认为,与特异性过敏体质及气管,支气管的高反应性有关。哮喘分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多由过敏因素引起,而内源性哮喘则与神经因素有关。两种也可相互影响混合存在。3临床表现31症状外源性哮喘多在春、秋季发病,发病前多有鼻、咽和眼部发痒以及打喷嚏、流涕、咳嗽等粘膜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每分钟呼吸十六次左右,每次吸入空气约五百毫升,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吸入空气十个多立方米,由于空气污染,通过呼吸,人们不仅吸进生命必须的氧气,同时也吸入多种微量的有害气体和微粒。这些有害气体和颗粒中有使人造成呼吸道内径狭窄,呼吸道阻力加大的二氧化硫,影响血液输送氧气的一氧化碳(煤气),引起急性哮喘症的二氧化氮以及能引起肺癌的有机芳烃3.4苯并芘。研究表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有上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体育锻炼时人的呼吸次数增加,单位时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我国城市系统面临严峻挑战.认识城市尺度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以为面向公共卫生安全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以我国282个城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2020年1月1日—3月5日我国城市人口迁徙与社会经济因素对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解释力(整体R2=0.40)显著高于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整体R2=0.02).②武汉迁入率较大地增加了武汉周边城市的新冠肺炎发病率,该效应随着与武汉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空间衰减特征,东北和西南部分地区除外.③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东南经济较发达地区对新冠肺炎发病率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④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医务人员数量指标的提升仅在全国少部分地区显示出积极作用,其中不包括武汉周边城市.相反,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对于武汉周边地区新冠肺炎发病率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显示,我国城市的新冠肺炎发病率及其与人口迁徙/城市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模式,其中来自武汉的人口流入、公共财政支出和绿化水平的影响均呈现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则呈现地域性依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