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正交设计对环境意识影响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适应性、攀比心理、宣传、学校强制性要求等因素对垃圾分类的影响程度,结合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高校促进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不同影响因素对男、女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强制性因素对女生影响比较大,而攀比心理对男生影响比较大.因此,建议高校对女生采取监督管制的手段提高其环境表现,对男生采取公开垃圾分类结果的方法促进其进行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2.
张佳乐  费凡  温宗国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0):4946-4953
为识别中小城市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机制,本文构建了中小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模型,并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拟合与修正,分析了主客观因素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并与大城市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5%,高于一、二线大城市.对于张家港市居民而言,“行为意愿”是影响其分类行为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环保意识”和“社会影响”;“经济回报”和“法规影响”的显著性较低,尚未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分类知识掌握程度”和“时间花费”的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主观意识(敏感性系数:0.629)仍是影响中小城市居民分类行为的主导因素,但在强制垃圾分类背景下,随着分类设施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的颁布和社区管制加强,其影响作用趋于减弱,而客观环境对应的显著观测变量更多,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逐渐增强,将是政府制定管理政策的有效发力点.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学生群体在绿色校园创建,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法,对在校学生就垃圾分类知识、行为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还相对薄弱,只有22.4%的学生表示经常接受环保知识宣传,46.9%的学生表示会偶尔进行分类投放,还有8.5%的同学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基本不了解。因此,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水平依然面临严峻考验。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环境素养的相关建议,以期有利于提高其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绿色校园创建。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垃圾分类的主要参与者,城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行动力非常关键.问卷调查表明广州在整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行动落实效果依然存在较大差异,亟需落实垃圾分类可操作化和便民化措施,结合实效宣传和有效激励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政策在居民分类环节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5.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了解北京市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与分类前生活垃圾性质变化,对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点厨余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了采样分析,并与北京市分类前混合收运的生活垃圾性质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北京实施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桶内厨余组分占比逐渐增加,实施1年后,厨余组分占比可达99%;含水率和容重较分类前明显增加,可燃分和热值明显降低,故不适宜采用焚烧处理;pH和C/N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小幅度增长趋势,有机质、总氮(以N计)、总磷(以P2O5计)和总钾(以K2O计)含量上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增大。Cd、Pb、Cr、Hg、As、Cu和Zn 7种危害较大的重(类)金属元素中,除As外其余的金属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Na、Ca、Mg、Fe、Mn等金属元素,除Na外均呈下降趋势。故垃圾源头分类可以有效控制厨余垃圾中金属含量,使其种子发芽指数升高,减小对植物的生物毒害作用,降低环境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设施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晓楠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8):3495-3505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A-B-C理论,结合强政策背景下上海垃圾分类的实际,完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测量量表,改进并区分居民垃圾分类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构建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理论模型.基于“2019年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覆盖上海16个区县的2555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强政策背景下居民环境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居民垃圾分类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环境态度分别通过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并没有通过两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垃圾分类的政策效能感在目标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效应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虽然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可以促进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的形成,但仅有环境态度可以通过激发公众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进而形塑居民垃圾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7.
阐述环境文化与环境道德这两个概念,并且分析其优缺点以及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以垃圾分类收集为例,阐述了环境文化和环境道德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大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进公众的环保行为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环保意识的形成过程和环保意识向环保行为的转化等内容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解决公众环保参与度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绿色环保产业,随着垃圾分类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持续助力,必将会带动很多产业链兴起,同时涌现出数量众多、类型多元的就业机会,垃圾里的商机正逐渐被更多人意识到.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会工程,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还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为了节省...  相似文献   

11.
环境意识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查了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师范类小学教育大专班新生的环境意识。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预期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丰富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教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反过来被破坏了的恶劣环境又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积累财富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存环境的保护,达到共存与和谐的发展。为使人们有效的、自觉的保护好环境,首先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有组织、有措施、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使环保宣传社会化、环保意识全民化,形成环保事业人人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国内目前垃圾处置方法进行分析比对,找出适合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处理最佳方法一综合处置法,最后就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提出几点建议。其目的是供决策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剧增,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也越加严重。我国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较低,处理方式落后,对土地、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一定影响。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及其处理现状,应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法律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浅论循环经济视野下的拾荒者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探讨城市拾荒者之于城市循环经济的意义,分析社会各界对拾荒者的认识与态度,建议针对我国国情应充分发挥拾荒者经济外部性的正效应,合理控制拾荒者经济外部性的负效应,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谋求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方法,以期达到城市循环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中汞的环境行为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汞污染研究的关注,分析归纳了国内外有关煤矿开采与利用活动中汞的环境行为与效应研究.主要结论为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煤中汞的形态及含量、燃煤汞释放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而对煤炭燃烧前的环境危害、矿区汞污染特征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研究较缺乏,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着重放在矿区汞的污染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环境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环境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有些违法行为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针对违法行为作出的责令改正决定,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无法及时落实,究其原因是对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可强制执行性产生分歧。本文分析了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属性和强制执行依据,提出把公共利益作为判断强制执行责令改正违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油田化学品的环境和生态毒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油田化学品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根据油田化学品的使用、分类及相关标准,对油田化学品的性质、降解性、环境行为以及生态毒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其环境安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为以后对于油田化学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环境保护档案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两种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环境化学行为和植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的酸度及淋洗量皆对稀土元素的淋溶产生影响,酸雨淋洗使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含量发生了改变.由回归分析得知,有效态稀土的主要存在形态是交换态和松结有机态,实验表明,稀土的植物可利用性随模拟酸雨淋洗液的酸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