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前些年,只要说起打假,人们想到的自然是假冒伪劣商品.然而,如今带"假"字的货色已蔓延到了各个领域,假记者、假警察、假广告、假汇报、假典型……这些还不说,就连抓企业安全工作中也掺进了"假"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时下,假的东西蔓延,有人在安全工作上也搞假动作。近闻:某煤矿一新参加工作的掘进工,在“安全三级教育”中掺了假,未经正规培训,就上岗去挂钩,因脱钩压死两名工人。“假打”是安全思想不纯、安全作风不实、安全价值观模糊、安全态度不端正的形式主义,其害猛于虎。据悉,该煤矿对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每人发一份安全试卷和答案照抄,一小时内答好卷子,交  相似文献   

3.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  相似文献   

4.
在抗击非典期间,为了严查死堵疫情,对一些出现症状但又不能确定的人,首次采用了"疑似"二字.告别非典以后,"疑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生活中存留了下来.细细揣摸,我们的安全工作中也有很多"疑似".  相似文献   

5.
年终即近,这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在安全和生产、经营和效益这两个矛盾的主体中,如何做到"安不忘危"?笔者以为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6.
工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存在着"先进性"与"持久性"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企业的逐步实现,安全管理中的新情况也随之而来,安全生产中所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已摆在我们企业的面前.如果此时,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新事物,用老方法去对待新矛盾,用老经验去分析新情况,用老模式去处理新思维就显得明显欠妥.  相似文献   

7.
"零缺陷"是克劳士比管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们努力工作,坚持精细的工作作风,达到"零缺陷"的境界,走出"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的思想和管理工作误区.通用汽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接受了"零缺陷"的管理思想,创造了辉煌.笔者认为,安全工作也应大力推行"零缺陷"管理,筑牢安全网.  相似文献   

8.
在"亚洲飞人"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以后,新华社有一条发自上海的专电:"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同时他也保持着另一个记录:中国奥运代表团惟一一位没有伤病的冠军."报道还透露,刘翔每天训练时间为两小时,就连备战奥运期间也不"超时",训练后,跟其他在校学生一样,看书,上网,唱歌.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安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员工避免事故发生.但在现实中,有些班组每次安全学习总是照本宣读,读的有口无心,听的充耳不闻,例行公事,应付了之.也有的班组每次通报传达安全事故,不是深刻分析举一反三,结合实际吸取教训,而是把事故当作故事讲.更有的班组甚至记假台帐、搞假签名.为此,某车间几年来坚持采取"五法",认真抓好安全学习检查,提高了安全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夏天是烧烫伤的多发季节,夏季为何多发烧烫伤?如何预防?烧烫伤也是一个"季节病",一进入五六月份,烧烫伤科的"生意"马上就好起来了,其中尤以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烧烫伤居多.天气热、睡眠少,衣着少、多暴露,人的情绪比较烦躁,办事容易出差错等等,都是诱发烧烫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人活着都希望自己能健康,可是单从身体机能的各部位器官能否正常运作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健康并不全面,因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和"心"都健康的人,"身",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看得见摸的着的身体;"心",其实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脏,而是指一种心理或心态,它的产生依附于我们的大脑,通常以意识的形态表现出来.每个人总是要先从娘胎里生出来才会有自我的意识,所以没有"身"自然就不会有"心",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同样也知道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而且在"身""心"关系中,"心"对"身"的反作用力相当之大.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领导在闲谈时跟我说,在很多情况下,表扬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好方法.初听此话,我没有在意,可事后琢磨了一下,感觉这话说得还的确有一些道理. 在实际工作中,班组长如果能善于运用"表扬",对激发班组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后进职工"的转化,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凡高明的班组长总是善于运用"表扬"这一手段来激励自己的职工.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潜流"仍在"流动"不止,"事故潜流"的存在,使事故频发,使企业蒙受损失.为此,针对"事故潜流"采取措施"截流",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我们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防范"狼来了".  相似文献   

15.
据<城市晚报>报道:"工人不戴安全帽作业,即使没有发生事故,也按发生事故追究责任."这就是大唐珲春电厂抓安全生产过程中创新的一个"颠覆性"举措.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严查酒后驾车,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很受关注. 问题一:吃酒炖菜肴会成"酒后"吗?吃解酒药有用吗? 读者陈先生昨日打电话咨询:我喜欢吃一些用酒炖的菜肴,比如"佛跳墙"之类的.自己在家里也常做"酒炖蛏"之类的吃.吃完这些上路会不会变成酒后驾车呢?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投建管政策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出台也紧锣密鼓地编制并发布.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在疫情大环境影响下呈现出的新需求、新场景的逐步广泛深入,政府在"六保""六稳"的重点工作中提供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也给智慧城市各行业带来了新发展、新机遇.智慧城市在一个市域县域涉及到多个委办局管理部门,本文将解读智慧教育行业"十四五"...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的安全教育中,大家往往着重强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同时也应强化"危险意识"的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危险识别意识".  相似文献   

19.
员工安全意识"疲劳"的主要表现 1、抑制:指对安全学习、安全教育培训等活动呈停滞、空白,甚至排斥、抵制状态,对活动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安全活动和学习只是走过场,有躲避和逃遁的主观愿望.这点在各矿新招收的年轻工人中表现明显,查看安全教育签字就可发现,字迹潦草的都是年轻人.上完安全培训课找年轻人提问,基本"一问三不知".也有部分基层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忽视安全教育和培训,从心理上也抵制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某单位的安全检查组对一个班组进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能抽查,经过提问,从班长到组员,几乎个个都"对答如流".班长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哪个也考不倒."然而,经过了解得知,就是这个"考不倒"的班组,近年来竟然连续发生3起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