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地下大型商场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地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决定了地下商场的防火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为此,开发了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FEgress,该模型可以计算在建筑物内不同位置处发生火灾时,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结束所需的时间,与火灾模拟软件相结合,可以评价火灾时期人员生命的安全性。本文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有关概念及计算原理,并简单介绍FEgress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商业建筑营业厅疏散楼梯总宽度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经建生等人的观点,在商场营业厅人员换算系数及百人疏散指标这两个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商场营业厅疏散楼梯总宽度设计值取决于营业厅的面积折算值,并建议地上商业建筑的取值为0.5~0.7.研究表明,将营业厅面积折算值应用于商业建筑设计得出的楼梯间总宽度偏大.本文基于安全且经济地完成防火设计任务的理念,首先从调整商场营业厅面积折算值和将自动扶梯宽度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大型商场营业厅疏散楼梯总宽度设计,使其更趋于合理;然后应用火灾模拟软件及人员疏散时间公式进行验算,证明人员疏散是安全的,即本文提供的两种方法是可行的,从而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FDS、Pathfinder软件对某大型商业建筑防火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实测火灾荷载数据,探究发生火灾情况下,能否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评估发现,大型商业建筑在采用一系列消防安全措施后,在消防设施正常工作情况下,疏散宽度可在现行规范规定基础上作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5.
6.
正笔者近期完成了毗邻北京站的某广场式高层民用建筑群附属地下超市翻建工程的建筑防火设计审核工作。该建筑群座落于北京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建国门内大街,曾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1987年由港资开发,其设计指导思想是建成多功能、高效益、有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能够 相似文献
7.
浅析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层建筑火灾中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特性的分析和影响安全疏散因素的研究,明确了安全疏散的目标,提出了高层建筑在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火灾时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以及在进行高层建筑水平通道设计和垂直方向的疏散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另外本文还探讨了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关于疏散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主要从合理设计疏散线路,合理设计安全出入口,控制安全疏散的距离,以及避难层的合理设计这几方面对安全疏散设计做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状况,对铁路客运站的应急疏散能力进行评价,为客运站紧急疏散设施设计、疏散管理方法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改善措施。本文利用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构建了乌鲁木齐站模型,进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分析,评估乌鲁木齐站疏散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设计高峰小时发送量8200人情况下,乌鲁木齐站整体疏散时间为393.8s,超出相关规范的车站疏散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某大型游乐场人员疏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为新兴的室内大型娱乐场所,游乐场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已不能完全适用于这类建筑,因而其消防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利用疏散模拟软件STEPS对某大型游乐场人员疏散进行了模拟计算,评估了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并给出了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建议,所得结果对类似场所的人员疏散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铁突发大客流不仅影响单个车站,对整个地铁网也会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活动,从系统整体联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事先预测、系统联合、加强沟通、分级负责的应对突发大客流事件原则;重点设计了大客流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和车站客流控制方式,提出了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大客流安全控制措施,并从客流角度对大客流按阶段进行划分控制,以科学、灵活、安全的方式控制大客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超市建筑为例,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对排烟口位置、排烟口数量、排烟量、排烟口面积等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顶棚排烟优于侧壁排烟;排烟口应尽量远离疏散出口;排烟量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再增加排烟量,对排烟效果影响不大;增加排烟口数量,并合理分布其位置,可以得到良好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非稳定流巷道火灾试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巷道火灾试验系统的构成,测定燃烧区膨胀热阻时测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火灾时期烟气温度、壁温及岩体温度、烟流中CO2及O2体积分数、沿程压力和风速等的测试方法及测试仪表精度,系统抗干扰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的功能以及测试系统的调试方法.系统采用无补偿导线经济地解决了巷道燃烧区测温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使测温系统误差由过去的10%左右下降到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