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环境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余弦模型对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005—2008年度γ辐射连续监测自动站的月均值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值进行拟合比较,得到拟合曲线与实际曲线吻合,余弦模型能反映出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测量现状及评价方法,依据现行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监测相关标准,对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量,将JGJ/T 170—2009、GB 50118—2010和GB/T 50355—2018中规定的限值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的特征频谱、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噪声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行标准限值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根据实测数据重新分析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结合当前噪声管理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的概念,并将分析结果与现行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能更好地反映二次辐射噪声的影响,对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标准的制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统计分析了2007—2012年的西藏原野天然γ辐射水平监测数据,与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开展的西藏自治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的数据进行比较表明,2008—2012年环境连续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186.5~190.9 nGy/h,未见异常升高,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原野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97.9~134.0 nGy/h,测值范围为51.6~197.7 nGy/h,保持稳定状态;宇宙射线所致居民年辐射剂量为1.29 mSv/a,为内地的5倍左右,但仍属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移动γ射线探伤辐射安全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移动γ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事故的风险,包括固有风险、贮存风险、运输风险、作业风险、退役或换源风险、管理风险、违规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等,比较了各类风险的高低,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结合目前有关移动γ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宣贯、人员培训和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在线监控、信用和联合惩戒、公众沟通等6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法规的调研,在深入分析当前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框架结构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体系,重点关注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与辐射监督性监测及应急监测等方面的工作需求,提出完善部门规章、健全核安全导则及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并将特征分析法、传统布点法,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同一地区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核素含量均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特征分析法优选出的采样点位,其核素含量均值对传统布点法的相对偏差均为负值,且<10%,即便与BP法相比,也不失其优越性,表明用特征分析法监测一个地区环境辐射平均水平的优化布点是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辐射监测系统可对众多辐射监测仪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统计分析,无需布线,组网灵活。该辐射监测系统包括多台辐射监测仪及上位机监测平台。辐射监测仪负责测量辐射信息,并将辐射测量结果通过Zigbee模块发送出来。辐射监测平台负责接收辐射测量结果,并将数据在监测平台上进行显示和存储。对辐射监测仪和辐射监测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辐射监测仪可对在环境本底的基础上增加0.1 μSv/h的γ辐射给出可靠报警;辐射监测系统可自动进行无线网络连接,整体运行稳定,数据采集准确,可实现对各个辐射监测仪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  相似文献   

8.
1紫外辐射UVA的危害紫外辐射一般指波长为100nm~400nm的辐射,通常分为紫外辐射A(UVA)、B(UVB)、C(UVC)三个波段,对应的波长范围分别为400nm~315nm、315nm~280nm和280nm~100nm。在太阳的紫外辐射中,...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辐射水平,通过模拟计算给出瞬时辐射、气态流出物感生放射性源强,结合加速器大厅及治疗室辐射屏蔽设计,计算贯穿辐射及空气浸没外照射途径对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所致剂量。根据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运行后实际工况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对所致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剂量进行计算,工作人员最大年辐射剂量约为3.94×10-2 mSv,公众人员最大年辐射剂量约为8.53×10-7 mSv,模拟计算与实测结果相互印证,模型可用于辐射屏蔽设计的数据支撑。对加速器运行以来工作人员个人年累积剂量资料进行复核,工作人员及公众辐射剂量均满足剂量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静电加速器辐射污染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原理,采用合理的布局设置对静电加速器在运转中产生的γ、X和快中子等多种辐射实时监测,并按国际辐射吸收剂量率标准进行辐射污染防护.该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良好,也适用于其他大范围场地多种辐射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辐射环境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良好实践和先进技术的出现,以及中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总目标的确立,中国的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中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进行梳理和研究,指出现有法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快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系列导则和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辐射安全工作规范开展,全方位保证中国辐射环境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宇宙线辐射对人类在不同生活环境和活动空间中所致的剂呈,估计了航空机组人员受到宇线照射潜在的危险性,并作出了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对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体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开展水体的环境辐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这九大高原湖泊水体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属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知识,提高辐射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宣传群众,由江苏省辐射监测管理站刘建琳研究员主编的《辐射环境保护常识100问》、陆继根博士主编的《辐射环境保护教程》于2006年已相继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管基础,提出了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体系以及评估指标,并对全国省级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为提高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掌握目前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和核与辐射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同时,合理设计医用加速器室的辐射屏蔽防护。以《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为准则,运用电离辐射屏蔽原理、计算方法,根据安装的医用加速器所具有的辐射物理特点和辐射防护的发展需求,对所有产生的射线进行严谨、规范和优化的屏蔽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屏蔽防护符合我国医用加速器机房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医用加速器产生感生放射性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医用加速器处于不同能量的电子束或X射线所产生的感生放射性在关机后的不同时刻,进行γ辐射剂量率和中子剂量当量率的测量,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对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议福岛核事故后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后,日本及我国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及结果,分析了我国辐射应急监测中的问题,提出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辐射自动监测站及开展针对性辐射监测能力建设,科学规范应急预案,提升快速监测技术,加强辐射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按照江苏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徐州市对大气、水、土壤进行了布点监测,通过分析2007—2011年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得出结论为:徐州市辐射环境整体质量为良好,且相对稳定,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核设施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监测对象。采用瞬时测量、热释光测量以及自动站连续测量3种方法分析了四川某核设施外围2011—2021年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周边居民辐射累积剂量以及这3种方法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核设施运行未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造成显著影响;瞬时测量和自动站连续测量监测数据较为稳定,热释光测量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造成数据波动。因此,在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时应加强对热释光剂量片布放、收取、运输、测量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开展热释光剂量片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