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1世纪的前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5年,为确保未来15年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和将开始“十五”及2015年规划的编制工作,环境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企业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编制好“十五”及2015年环保规划,确保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保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要求推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建立重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报告书发布制度,并且在年内编制一系列相关细分行业“十二五”规划:《要点》指出,要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固体废弃物规划的目的、意义和包头市固体废弃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十五”及2015年的经济、社会、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测了“十五”及2015年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及达标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十五”及2015年固体废弃物防治规划及环保工程项目。该规划的实施将对包头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这次“十五”环境保护战略研讨会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集思广益,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们编制好“十五”规划及现实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理清了我省“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下面我就辽宁省“十五”环境保护计划的编制讲几点意见。1关于“十五”环境保护指导思想问题“十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门)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离开经济建设去搞环保规划,要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高度认识出发,把环境与经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家“十五”规划工作会议获悉,国家“十五”期间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将在延续“九五”时期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编制过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计委关于编制“十五”计划的总体部署,总局从1999年上半年开始,就着手组织了环保“十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在总局党组和“十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各司(办)多次讨论修改,至2001年初,基本完成了环保“十五”计划(初稿)编制工作。2001年上半年,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总局又对《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初稿进行了修改,并重点编制了项目规划。2001年7月初,将环…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湖北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我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的防治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省“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规划,并从工业点源治理、城市清洁能源两大方面安排了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十五”期间全省共安排重点项目45项,计划投资960282万元,项目完成后削减二氧化硫19.19万t/a,实现“十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4,(11):38-38
记者近日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获悉:10年淮河污染综合整治取得成效,整体水质改善明显,但流域水体污染依然严重,部分支流污染有加重趋势,“十五”规划项目进展缓慢,水质与“十五”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运用市场机制落实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光 《环境保护》2001,(9):40-4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环境保护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是一个“绿色”的计划;与此同时,“十五”计划又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计划,突出了体制创新的重要作用。落实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必须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政府和市场同向进取。为此,有必要在宏观上扩大市场的作用,以市场手段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的道路,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和“十五”的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形势 ,并针对“十五”环保目标、重点地区和流域以及“十五”环保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头一年。在“十一五”规划头一年年初,回顾“十五”时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建设成果,对“十一五”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作通讯》2009,(7):21-24
有人给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总结出“十大之最”——轻工业,惠及股市最广的规划;汽车业,最渴望自主品牌的规划;船舶业,最看重订单的规划;有色金属业,退税率提升最快的规划;装备业,惠及上下游行业最多的规划;纺织业,最“民生”的规划;物流业,最“幸运”的规划;电子信息业,最立竿见影的规划;石化业,最注重结构调整的规划;钢铁业,最注重重组的规划。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本文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宏观路径研究;以合计贡献了我国碳排放(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90%以上的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6个重点行业以及建筑、交通2个重点领域为对象,开展自下而上的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通过上下路径反复迭代、行业间耦合优化,打通宏观路径与微观措施的联动和双向反馈,最终形成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达峰路径. 结果表明: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需抓紧部署、大力推进包括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管理调控降碳等4类关键举措,方可实现我国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峰值较2020年增加5.0×108~7.0×108 t左右,达峰后将保持3~4年的峰值平台期. 受需求与技术驱动,不同领域碳排放总量将梯次实现达峰,其中工业领域(含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5个重点行业)预计将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定下降;电力行业和交通、建筑领域碳排放均在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 经测算,2021—2030年间,为推动碳达峰采取的4类关键措施预计需投入2.08×1013元;其中清洁能源降碳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措施. 为保障关键举措顺利落地,建议全面加大政策创新,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碳总量控制与交易市场机制、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行业准入及产业结构政策体系、价格财税及投融资机制等. 本研究分行业及领域的碳达峰路径研究成果及所识别的关键控碳减碳技术手段、措施和政策将为国家碳达峰路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郭耘 《陕西环境》2002,9(6):39-40
“十五”以来,户县环保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这个中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抓管理、重监督、强宣传,落实了市、县两级目标责任,建立健全了基层环保组织和队伍,初步形成了齐共管的局面和良好的舆论氛围。近年来,彻底取缔了“十五小”化学制浆小造纸和其它“十五小”企业,加快旅游企业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步伐,实现了治污和生产同步运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2001年至今,环保治理总投入达到1200余万元,造纸行业污染治理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县地表水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初步得…  相似文献   

15.
近日,记者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获知,不久前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铅酸蓄电池的整治将成为重点。在铅酸蓄电池行业的生产销售以及回收处理方面,或将建立相应的行业准人机制。  相似文献   

16.
编制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回顾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的编制入手,分析了1995、2000、2005年滇池流域的水污染变化趋势,提出了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区“十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重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在我区及各地区编制环境规划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过申请和专家评审,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而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家循环经济促进中心——“泰达循环经济促进中心”也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I0001-I0001
为贯彻落实《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加快重点行业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国家工信部组织编制了荧光灯、水泥、电镀、电石、ADC发泡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维生素)等六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将于近日印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十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大气污染物产量预测的问题,对区域性大气污染物产生量的预测作了全面论述:提出了预测的假设性前提,基本方法、预测的路径、预测的程度和计算过度,“广义技术测度”。文中还一并对辽宁省“十五”期间大气污染物产生量的预测结果作了计算。该文阐述的方法对大气污染物产生量预测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