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的监督监测是环境科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浙江省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掌握该项工作现状,为进一步指定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于199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及供水基本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总结如下。1调查方法1·!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1·2调查方法由县(市)区级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负责调查辖区内的生活饮用水供水情况和1995年监督监测供水情况;地(市)级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负责汇总本辖区调…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工程——两段式活性污泥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通常有如下特点:(1)工业废水所占比重较大,甚至超过50%,致使要处理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污染负荷变化较大;(2)城市财政状况比较紧张,可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有限,两段式活性污泥工艺是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改进,在好氧处理之前采用一个缺氧或厌氧段,用于有机物的水解酸化或生物除磷。两段式工艺有以下优点:处理效率高、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低,更适合我国国情。本文以两个工程项目为例,论述了两段式活性污泥工艺的工程设计与实际应用。山东省招远市污水处理厂于1999年7月投入运行,处理后排放水中的污染物指标低于设计值。蓬莱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即将竣工,设计处理能力20000m^3/d,工程总投资约1200万元,远远低于目前国内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选取南京城市隧道进行机动车PM10平均排放因子的测试研究。采用质量平衡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4种车型PM10的综合排放因子。结果表明:隧道内机动车PM10平均排放因子为0.347±0.100 g/(km·辆);大型车的PM10排放因子远高于其他车型的排放因子,其次是中型车和摩托车,小型车最小,其综合排放因子分别为1.440 g/(km·辆)、0.850 g/(km·辆)、0.790 g/(km·辆)和0.320 g/(km.辆);在车速相似的情况下,本隧道实验所测机动车的PM10排放因子与国内隧道实验结果相仿,却远大于国外隧道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氯销毁氰化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碱性条件下,二氧化氯消毒剂将氰化物氧化成无毒的氰酸盐(OCN)、二氧化碳和氮气。研究了影响二氧化氯销毁氰化物的几种因素:pH在8—11的范围内,不影响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销毁率;在所试验的反应温度(0-40℃)内,温度对反应速率表现出有限的影响;二氧化氯与氰离子的最佳质量比为2:1;当氰离子最高使用浓度小于0.5g/L时,废水中氰离子浓度达一级以上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絮凝-超滤工艺中,相同混凝剂投加量(相同金属摩尔浓度)下铁盐比铝盐的混凝效果好;微絮凝-超滤工艺的最佳絮凝时间为120s左右;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为2.2mg/L(以Fe计)。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改善出水水质和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超滤工艺。微絮凝-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均符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非贵金属Cu、Fe、Mn和Ce为主要活性成分和TiO2、γ-Al2O3为载体,制备了10种用于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成分配比对催化剂催化活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氧气分压、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湿式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Fe-Mn/γ-Al2O3(3:1:1)催化剂是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可选催化剂;(2)适宜的氧气供应量为理论需氧量的3.4~4.6倍。催化剂的投加量以10g/L为佳;在300℃下反应30min或在280℃下反应60min,处理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膜技术在桶(瓶)装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自来水厂沿袭的传统给水工艺和给水管网本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导致城市自来水的现状是:感官质量差、有机物含量高、有时甚至具有致突变性。这一现状刺激并加速了我国饮用水产业及给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相比,膜技术具有少投甚至不投加化学药剂、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1]),已大量应用于城市自来水的深度处理上。本文论述当前桶装饮用水生产中应用膜技术的现状、优质饮用水的概念及优质饮用水生产中膜技术的选用和使用等问题。1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概况1.1微滤微滤(MF)也可…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环境教育与培训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环境保护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对新的环保信息知之甚少.依赖的是过时的信息。比如下例新环境情况为大多数美国人所不知晓:纸占据土地填埋物中最大部分;工业和家庭用化学品(甚至包括瓶装水)并没有任何联邦机构对其安全性进行定期测试;机动车油的不适当处置是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径流是导致水源削减的首要原因等等。美国人须了解新的环保信息  相似文献   

9.
浅谈环境容量资源之配置[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环境容量的资源观1.1环境容量的概念自然资源可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在实物资源中,包括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而其中又可进一步细分,如生物资源可细分为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海洋鱼类等。在环境资源中包括:环境容量资源、景观资源、生态平衡自调节资源、气候资源等;环境容量资源属非实物态的自然资源。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一般而言,自然界对外界侵入物(污染物)具有某种能使之无害的净化能力。自然界的这种净化能力是有一定限…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8,自引:0,他引:138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氨、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D)降解;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