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电势是研究单分子膜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介绍了表面电势的定义、模型,总结了其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及应用,并探讨了表面电势在水分蒸发抑制剂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当单分子膜受风吹、沙尘、下雨、温度等自然环境因素干扰时,会导致水体表面单分子膜遭到破坏,降低其稳定性,甚至丧失水分蒸发抑制效果。可通过测量膜表面的电势来追踪观察该分子膜的结构、物质组成变化以及分子膜的铺展和修复能力,进而可大大促进水分蒸发抑制剂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十六醇作为水分蒸发抑制剂的膜基材,对比了十六醇溶液体系和十六醇乳液体系在自然环境下抑制水分蒸发方面的作用,测试了膜表面浓度、水体温度等因素对分子不溶膜抑制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不溶膜的生物降解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当乳液体系膜表面浓度为0.8g/m^2,室外实验时间长达15天时,抑制率依旧可保持在50%左右。并且,乳液体系形成的不溶膜具有更好的抗环境干扰能力,生物降解性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矿化度含油污水蒸发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矿化度含油污水处理,介绍了蒸发处理的技术概况,给出了可行的预处理方案,着重讨论了蒸发处理的影响因素,推导出自然水面蒸发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了蒸发池的基本形式和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具有典型偶氮结构的单偶氮染料酸性橙Ⅱ为研究对象,以电解技术为核心,开展电解工艺的优化强化处理难降解偶氮染料的系统性研究,达到电解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强化电化学方法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促进和改善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乳酸行业应用的现状,综述了分子蒸馏技术在乳酸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分子蒸馏设备在乳酸工业化应用中的形式、材质、设备真空度、冷热端间距及刮膜转子精密度进行了问题探讨,概括性指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分子蒸馏技术在乳酸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膜法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莹雪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4):18-20,44
综述了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渗透蒸发、液膜等几种常见膜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情况 ,主要对反渗透膜的原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简单概括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双极膜等新膜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展望了膜分离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微生物降解有毒物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微生物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再加上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这就有可能把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环境保护的研究之中。这里面将涉及到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和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影响以及应用遗传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对地表环境的污染,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在地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处理势在必行.根据高矿化度矿井水水质特征和处理要求,介绍了预处理、浓缩、蒸发分盐等技术现状;其中,预处理技术包括除悬浮物、除铁锰、除有机物、除硬除硅技术,浓缩技术包括膜浓缩技术和蒸发浓缩技术,结晶分盐技术包括膜...  相似文献   

9.
垃圾渗滤液膜处理浓缩液的组成比较复杂,其本身含有大量的氮气和盐分以及浓度很高的有机物。探析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处理、蒸发处理技术工艺、浓缩液处理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以正十六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利用细胞静息技术提取了2株菌种的胞外酶、膜周酶及膜内酶对石油烃类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酶定域,并研究了菌株受环境影响的产酶条件和酶的一般性质. 结果发现:蜡状芽孢杆菌DQ01能降解正十六烷的关键酶位于膜周和膜内,芽孢杆菌DQ02降解正十六烷的关键酶是胞外酶和膜内酶. 通过GC-MS对代谢产物进行测定发现,关键酶对十六烷的代谢途径是常见的单末端氧化. 2株菌种产酶的最佳环境条件:ρ(正十六烷)为100 mg/L,c(鼠李糖脂)为2 mmol/L. 另外,关键酶在pH为6.5~8.0的环境中活性较高,在pH为7.0左右时的活性最高. 酶促降解性的最适温度为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