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厂群矛盾,其性质是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属于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所以厂群矛盾,实质是厂群关系,党群关系。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工厂企业又都是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排放“三废”,又是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任何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也不可能实现零排放。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作用的是在生产排泄物进入环境的这一环节上加强管理和治理,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使之再次为人类所利用。因此,加强管理和治理,严格控制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9月22日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获悉,西部钻探工程公司等90家企业为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其中中国石油64家单位榜上有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具体措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企业三个等级,一级必须由企业所在省或自治区推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评审通过,方可被命名。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好坏,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搞好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环保法和我国环保工作的实践看,应该明确的指导思想是: (1)促进生产发展的观点。城市经济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城市对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要搞好环境保护,就不能发展生产;要发展生产,就搞不好环境保护,把环境与生产发展割裂开来,把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对立起来。按照这种思想去管理环境是行不通的。只顾生产,不顾  相似文献   

4.
我厂由于正确处理、协调了环保与生产的关系,环境保护工作搞上去了,生产年年有增长。我厂的经验证明,要正确处理和协调环保与生产的关系,首要的是加强环境管理,而加强环境管理的首要一环是调查企业环境污染现状,弄清和掌握污染状况与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建立和运用环境管理指标体系。我厂从1979年起,由生产计划科在编制生产计划的同时,编制各车间、机台环境保护指标计划。做到生产计划、消耗指标和环保指标同时下达到车间、班组,并同时检查执行情况。使各车间、部门和广大职工,在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不善是造成目前我国工业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解决工业污染,首先应当从生产过程的组织入手。影响生产过程组织的因素很多,有企业生产性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设备条件、专业化协作等。同时,各企业还要根据各自的生产条件,来确定和调整其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但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必须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环节、工序的安排达到合理,以期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一、变间断生产为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6.
成都岸宝纸制品有限公司成都岸宝纸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环保餐饮器具为主体的纸制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投资规模已达3000多万元。公司是中国西部环保产业—-纸制品行业的生产制造大供应商,是2003年度中国环保产业骨干企业,是成都市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西南地区获得“卫生防疫双达标”企业。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国,是《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银行信誉AAA级。公司于2000年8月在成都市高新西区征地45亩,于2002年2月建成投产。现拥有生产厂房、办公楼和仓库共计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生产厂房完全按轻工食品制造设计要求而设计。…  相似文献   

7.
草原生态平衡对人类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草原生态平衡是保障草原生物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发挥草原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草原生态平衡关系到草原牧业、农田种植业和与之相关的工业、手工业的经济发展。首先,从牧业方面看,保护和发展植物资源是牧业生产的基础。我国牧业生产比较落后,当前主要还是依靠天然草场放牧。人们把草原当作牧业生产的廉价基地,采取传统放牧方式获取畜产品,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也差。但是,由于畜产品是紧俏商品,不论  相似文献   

8.
影响核电工程经济安全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为保障核电的生产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的先期成本;二是处理核电的生产废料需要投入大量的后期追加成本。因此,核电生产如果规划不慎,便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本文将根据国内外一些不完整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简介如下: 什么是城市环境? 目前有大同小异的两种解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生态环境,由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两部分组成。自然系统包括地理条件、生物、大气、水体、岩石等。人工系统包括人口、人文景观、交通、信息、经济活动与环境污染等。二是生产环境,也可叫经济环境,是指物质生产环境。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生产组织状况,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与防治状况等等。三是社会环境,是指非物质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特别是和一定的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相联系而产生的。因而,环境污染与人类生产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从实践上描述这种关系,本文通过对渡口市的产业和工业结构、生产和人口状况、  相似文献   

11.
余谋昌 《环境教育》2010,(12):37-38
工业文化中,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工业生产采用"矿产——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模式,它不可能是持续的。生态文化的生产,通过"资源再生",采用"矿产——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这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依靠原有的生产方式带动社会发展已难以为继,人们逐步意识到将生态要素纳入传统生产范畴的重要性。生产活动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生态生产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从生态哲学视角考察,学术界对生态生产研究通过三方面展开:生态生产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与完善的过程;与传统生产理论相比,生态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生态生产的推进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生态生产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生态哲学的结合是新的探索点,在生态生产关系、生态生产建构指数与测度的研究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崔杰 《青海环境》2009,19(4):200-202
氟化铝是铝电解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品质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氟化氢的产生量。文章通过分析干、湿法氟化铝在铝电解生产使用中分别对氟化氢产生量的影响,建议推广干法氟化铝在铝电解生产中的应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从环境输入资源和能源,经过物化劳动,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同时把尚未转化为产品的资源能源排入环境的过程。所以,工业污染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与流失造成的。因而,解决工业污染,应当从生产过程中入手。一、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是工业企业防治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工艺落后、流程繁琐、设备陈旧、效率很低、物耗和能耗过高,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生产中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关键在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资源,治理污染就是治理浪费。因此,加强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积极开展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2,(6):70-70
商城县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内销外贸为一体的水处理装备研制企业。公司始建于1970年,1980年开始专业生产环保水处理装备,是国家有关部门定点生产环保水处理机械装备的专业厂家;国家有关部门城市污水处理设备推荐厂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是推动有机食品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的重要载体。为规范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考核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一、适用范围凡在我国境内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单位或组织均可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二、申报条件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1.基地应具备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秸秆综合利用率为100%;农膜回收率为10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为95%;作物病虫害生…  相似文献   

17.
万兵 《四川环境》1991,10(1):61-65
综合利用中药资源,开展中药生产中的废料综合利用工作,是保证中药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概述了中药生产中的综合利用及研究情况,探讨了中药生产中废料资源化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山区应贯彻执行什么样的衣业生产方针,目前众说纷纭。本文就山区农业生产方针的几个问题作一浅析。一、山区农业生产方针的历史性农业生产方针是一个地区(并非某一区、乡、村)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它能正确地反映出农业内部各  相似文献   

19.
工业污染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谓“三废”实质上是资源、能源的浪费。要解决“三废”污染,搞好工厂的环境保护,就必须与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与生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入手,最大限度地把污染物减少和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这已为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很多先进企业的经验所证明,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新疆独山子炼油厂的环境保护工作,几年来就是按照这条基本途径进行的,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农业清洁生产是一种减少资源利用、降低污染物产生、生产清洁农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已在工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方式转变过程中,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即将清洁生产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从而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一、清洁生产㈠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1960年的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而"清洁生产"概念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当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