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界面分极离子/配位子交换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小清河水中沉积物对Pb^2 的交换吸附等温线以及赖氨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等温线具有1个“拐点”2个“平台”。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平衡常数k1和k2,当低浓度的氨基酸存在时,对铅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河水中表层沉积物对Cu2 + 的交换吸附等温线以及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到一类具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的新型河流等温线 ,用分级离子交换等温式求出平衡常数K1 和K2 ,并证实Cu2 + 在黄河水中与表层沉积物的交换作用是分两级进行的。当有低浓度氨基酸存在时 ,对铜与表层沉积物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铁酸盐型磁性吸附剂去除偶氮染料酸性红B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几种磁性铁酸盐型吸附剂Mfe2O4(M=Fe,Mn,Cu)的表面特性及去除染料酸性红B(ARB)的吸附性能与催化氧化再生性能的研究,证明该类吸附剂能够有效地吸附去除水中的酸性红B,经磁分离,用H2O2/Fe2+体系可以同时氧化有机物与再生吸附剂,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pH值对吸附能力有很大影响,对于MnFe2O4和Fe3O4,发生最大吸附的pH值范围在3.5~3.8,而对于CuFe2O4 pH值则在4.5~4.8时有最大吸附能力.CuFe2O4的吸附容量最大,MnFe2O4次之,FeO4最小;3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发生吸附的pH值范围内,吸附剂吸附染料后其Zeta电位比吸附前均有明显降低.再生实验表明,3种吸附剂再生后,其比表面积明显增大,表面元素组成发生很大变化,其吸附能力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中沉积物与铜和铅交换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黄河水中Cu2+,Pb2+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等温线。这类等温线具有1个“拐点”2个“平台”。应用分级离子交换平衡理论导出的等温式,用作图法求出了2种金属离子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平衡常数K1和K2。证明Cu2+,Pb2+在黄河水中与沉积物的交换吸附是分二级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基质磷吸附特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9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进行了对磷的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磷浓度为100~500mg/L条件下,9种基质中以草炭的吸附量为最高,达到2439.56mg/kg;砾石的吸附量最低,仅为188.67mg/kg;其余基质表现出高炉渣土>高炉渣>煤灰渣土>耕层土>煤灰渣>中粗砂土>中粗砂的规律.供试基质的容重和密度与磷吸附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基质的颗粒直径D80和不均匀系数K80与磷吸附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基质的CEC、有机质、有效Fe和交换性Al的含量与磷吸附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H值与磷吸附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土壤相对表观极性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干土壤做气相色谱固定相,用测定气相色谱固定液相对极性的方法,测定了广州、四川云阳、太原、乌鲁木齐等地区的6种土壤相对表观极性(SRP),及其基本性质。结果表明:SRP(y)与土壤有机质含量(x1)、[O+N]含量(x2)呈正相关,与粘粒(<0.01mm)含量(x3)呈负相关,其关系式为y=54.2705+17.7698x1+0.1834x2-0.2014x3,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80、0.9463、-0.8792(n=6,p<0.05);随着SRP值的增加,萘和硝基苯的有机质吸附系数K(om)下降。  相似文献   

7.
香港大气气溶胶组成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香港空气质量监测网中11个监测站1990~1994年间TSP(总悬浮粒子)和RSP(可吸入悬浮粒子)的监测数据,分析香港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与时空变化。香港大气气溶胶的浓度较低,其浓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C是大气气溶胶中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它支配着气溶胶的季节和空间变化。SO2-4、NH+4和NO-3的浓度很低,空间分布很均匀,其季节变化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海洋气溶胶主要以较大的颗粒形式存在,它的来源稳定且空间分布较均匀。扬尘浓度主要受降雨和湿度的影响。V和Ni浓度的季节变化与燃料油消耗量的季节变化相同,其空间的变化反映了当地工业窑炉排放对香港气溶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物滤池与固定——悬浮填料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脱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探讨生物法处理含H2S恶臭气体的效率及酸积累问题,利用两种生物反应器进行了处理H2S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滤池脱臭效率高,但液相H2SO4积累明显,pH值低.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装有固定一悬浮填料,集生物过滤和生物吸收为一体,当容积负荷Nv≤190gH2S/m3·d时,具有很高的去除能力,液相pH≥6.  相似文献   

9.
张佳  张倩  赵可玉  刘岳霖  王膑  刘菲 《环境工程》2014,32(11):64-68
针对天然沸石去除氨氮的动态过程问题,通过动力学实验、等温吸附实验、共存阳离子实验和阳离子交换实验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沸石对NH+4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良好,但在反应初期更符合粒子内扩散模型;沸石对NH+4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共存阳离子与NH+4存在竞争吸附,其中Ca2+和K+的影响最大;阳离子交换是沸石吸附氨氮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反应初期存在不等量交换现象。  相似文献   

10.
SO2 与矿物气溶胶组分α-Fe2O3 的光化学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红外漫反射光谱仪(DRIFTS)研究了SO2 在α-Fe2O3 表面上的多相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无光照和光照条件下,α-Fe2O3 表面均生成硫酸盐,但硫酸盐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不同.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反应4 h BET吸附系数为9.61×10-9,无光照条件下为1.39×10-8;光照条件下硫酸盐生成量低于无光照条件.当O2 的体积浓度<21%时,增加O2 浓度促进了硫酸盐的生成.用草酸和腐殖酸处理后的α-Fe2O3 与SO2 反应,由于α-Fe2O3 表面反应活性位被占据,导致硫酸盐生成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11.
The curve of ion exchange ratio(%)-pH of the interactionbetween suspended particles with Cd(II) in the Yellow River wasstudied. The effects of lysine on this curve have been also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admium in Cd(OH)+ formin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exchanges with the cations.The exchangeratio of Cd2+ is nearly at its greatest value in the range of pH(8.0-8.5) in natural aquatic system; (2) Ion exchange ratiodecreases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Cd2+ raises from 8.9×10-6 mol/L to 2x8.9 x 10-6mol/L; (3) At the lysine concentration of 6.8x10-6 mol/L, it can promote the ion exchange ratio; (4) Adsorption of thesuspended particles to cadmium is weaker in seawater and Jin ShaRiver than in the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中氨基酸对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五种氨基酸对黄河水中铅 ( )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 E( % )— p H关系曲线的影响 ,结果表明 :( 1)水体中五种氨基酸浓度分别为 2μmol· L- 1 时提高 E( % )的顺序是 :组氨酸 >脯氨酸 >丙氨酸 >天门冬氨酸 >赖氨酸 ;( 2 )与未加有机物相比“S型曲线”左移 0 .4~ 1.3个 p H单位 ,Δ p H左移值顺序为 :组氨酸 >天门冬氨酸 >丙氨酸 >赖氨酸 >脯氨酸 ;( 3 )随着脯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胱氨酸浓度增加 ,离子交换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中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研究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黄河悬浮粒子承载铅的能力,进行了黄河水中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①铅以一价正离子形式与悬浮粒子进行阳离子交换,交换的pH范围在3~7,当pH为6时,离子交换率达到最大值;②铅离子浓度增加,离子交换率降低;③交换剂为转化沙时的离子交换率比未转化沙大;④可溶态痕量金属铅在黄河水中除了与悬浮粒子表面吸着交换进入固相外,也可以沉淀形式进入固相。   相似文献   

14.
以碳纳米管(CNT)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CdH)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SEM与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结构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CdH对氟离子(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CdH对F-的吸附容量为11.05mg/g,明显高于HAP(5.02mg/g).吸附动力学模型、Weber-Morris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F-在CdH表面进行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颗粒内部扩散起主要作用.pH值为6时有利于CdH对F-的去除.此外,结合反应前后固样XPS分析可知CdH对F-的吸附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板栗内皮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生物吸附法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板栗内皮为吸附剂,研究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量与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模型拟合、离子交换实验、电镜扫描(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板栗内皮是一种理想的镉吸附剂,适应pH值范围宽(3~6),达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阴离子交换膜对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规律和影响因素.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阴离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在阴离子交换膜上的吸附量、吸附平衡时间,考察了初始HPAM溶液浓度、pH值以及溶液中其他离子浓度对其在离子交换膜上吸附的影响,目的是阐明阴离子交换膜对HPAM分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阴离子交换膜上有明显的吸附作用,但在阳离子交换膜上吸附量几乎为0;阴离子交换膜对聚合物的吸附平衡时间随聚合物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延长,且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特征都能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303、308和313 K温度下,阴离子交换膜对聚合物的等温吸附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很好地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以上,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大;聚合物溶液pH值和离子浓度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pH=6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吸附量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以鱼骨粉(FBM)为原料,利用NaOH处理制备高性能改性鱼骨粉材料(FBMT),通过比表面积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光电子能谱(SEM-EDS)、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吸附前后材料形貌、孔结构、功能基团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FBM相比,FBMT出现一定数目中孔和大孔,具备了高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增加68.57%和24.69%.FBMT材料表面-OH、C=O和PO43-等官能团含量增加,显示出一定的缓冲性能.FBM和FBMT对Cd(Ⅱ)的吸附经历快速的分配和慢速的吸附两个阶段,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8635及0.9480.Langmuir模型较好地拟合FBM和FBMT对Cd(Ⅱ)的等温吸附过程,对Cd(Ⅱ)饱和吸附量由改性前的9.28mg/g增至改性后的22.47mg/g,对应的吸附强度KF值也随之增加.分离因子0 < RL < 1表明Cd(Ⅱ)的去除过程为有利吸附.功能材料与Cd(Ⅱ)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阳离子专性吸附、静电吸附、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及沉淀作用.以上研究为鱼骨粉修复Cd污染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