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逆出水方向曝气措施对以无纺布构建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动态膜进行在线反冲洗.当反冲洗曝气强度为5.6 m3/(m2·h)、反冲洗时间为5 min时,生物动态膜的恢复需要45 min,生物动态膜恢复后出水浊度保持在5 NTU以下.在该反冲洗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月,反冲洗周期可以稳定在15 h左右.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逆出水方向曝气反冲洗能够有效破坏附着在膜基材上的生物动态膜.生物动态膜截留能力研究表明,新的生物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相对分子质量3×104以上的有机物的截留率大于50%.逆出水方向曝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动态膜反应器在线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型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1种新型玻璃纤维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并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DMBR在重力自流出水下运行近80 d,在过滤压差为2?900 Pa的情况下,膜通量维持在3.75 L/(m2·h)左右,在膜组件的结构参数改进之后,膜通量有较大提高,在过滤压差为1 450 Pa下能较长时间稳定在6 L/(m2·h).本研究还考察了动态膜的过滤性能和系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浊度在1.0 NTU以下,对COD、BOD5和NH+4-N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超过71%、96%和98%,动态膜对混合液上清液COD有19.34%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芝军  马军  曹晓春 《环境科学》2006,27(10):2045-2049
通过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活性炭上有机物和无机盐沉积情况,分析了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103的有机物是BDOC的主要组成部分;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10×103至0.45μm)去除的同时,使小分子有机物(0~3×103)的含量增加,提高了活性炭进水的可生化性.与单独BAC工艺对比,高锰酸盐预氧化后使活性炭上沉积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分别降低了5.0mg·g-1和4.16 mg·g-1,减少了活性炭孔径的堵塞,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4.
预臭氧化对MF膜处理黄浦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预臭氧化处理黄浦江原水后进行微滤(MF)膜过滤试验,考察预臭氧化对有机物的作用,进而考察其对MF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投量在0.5~3.0 mg/L范围内时,臭氧对DOC的去除率最高仅为10%,而对UV254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1%.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在2×103~7×103的有机物逐渐减少,而相对分子质量<0.5×103的有机物则几乎没有改变.臭氧可把部分疏水性有机物氧化成亲水性有机物,只有很少部分转变成无机物,这种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改变影响了膜过滤阻力,进而改善了膜透水通量的效果.臭氧投量在0.5~3.0 mg/L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佳的臭氧投量1.5 mg/L,使膜通量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由于在该臭氧投量下,臭氧化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的改变使膜过滤阻力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5.
伍海辉  高乃云  贺道红  徐斌  芮旻  赵建夫 《环境科学》2006,27(10):2035-2039
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和微曝气生物活性炭(O3/BAC和micro-aeration/BAC)2套工艺研究其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去除特点和不同相对分子量有机物生成的卤乙酸及其去除特性.结果表明,O3/BAC工艺对相对分子质量区间>30×103的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0%.O3/BAC与micro-aeration/BAC出水中,UV254值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03的有机物超过50%,相对分子量区间在10×103~30×103的有机物占20%~30%;在O3/BAC和微曝气/BAC工艺出水中,以相对分子质量<103的有机物生成的卤乙酸最多,生成DCAA、TCAA、DBAA分别为97.00、38.55、2.10μg/L和104.00、42.75和2.92μg/L;采用各处理单元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与氯反应生成的DCAA、TCAA、DBAA和THAAs与相对应的UV254值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827、0.851 3、0.815 7和0.878.UV254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中的卤乙酸生成潜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组分的有机物对膜过滤通量下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周贤娇  董秉直 《环境科学》2009,30(2):432-438
采用DAX-8、XAD-4、IRA-958型树脂将自来水中有机物分离成强疏水性、弱疏水性、极性亲水性、中性亲水性有机物,以聚偏氟乙烯、聚醚砜、醋酸纤维3种材质的膜对各组分水样进行膜过滤试验,研究不同组分的有机物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原水时,PES膜、PVDF膜和CA膜的通量分别比初始通量下降了67%、 59%和19%,表明疏水性越强的膜,越容易造成污染.就各种组分对通量的影响而言,过滤中性亲水性组分的通量下降为初始通量的41%~75%,而弱疏水性组分为6%~33%,表明中性亲水性组分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最大.3种膜中,CA膜对中性亲水性组分的截留率最高,达14.69%,但通量下降程度却最小,说明膜通量下降的程度并不与有机物截留总量正相关.对膜污染机制进行探讨后发现,对于截留分子量较大的超滤或微滤膜,相对分子质量>3×104的中性亲水性组分通过堵塞膜孔内部,从而造成严重的膜污染;而对于截留分子量较小的超滤膜,中性亲水性组分由于无法进入膜孔,主要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从而对膜通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微滤膜的抗污染性和降低膜组件的价格,利用循环预涂工艺制备出新型聚乙烯醇微球预涂动态膜(PVA-MS/PCDMs).对不同聚乙烯醇微球预涂量的动态膜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PVA-MS/PCDMs的清水过滤阻力介于0.64×1010~3.84×1010 m-1, 渗透性良好;当预涂量≥23.9 g·m-2时,可达到微滤分离水平;亲水性随预涂量的增加而增强,动态接触角由基膜的118.25°降低到预涂量为61.9 g·m-2时的61.52°;利用流动电位法在20℃,pH为8.0±0.2,0.01 mol·L-1 KCl溶液的测试条件下,测得当预涂量为15.7 g·m-2时膜面相对Zeta电位值可达-36.4 mV.并且,通过PVA-MS/PCDMs在SMBR中的短期通量衰减变化(恒压)和对EPS的扩散实验发现,预涂量为23.9~61.9 g·m-2时,增加了对EPS的扩散渗透性能,且膜通量衰减趋于稳定时仍为基膜的3.5~4.8倍,即提高了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处理中预处理蒸氨工艺不稳定容易引起生物处理出水NH+4-N的波动,为了在有机物去除的同时提高生物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采用对NH+4-N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天然斜发沸石为生物填料构建沸石床多级生物膜系统,考察了进水负荷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系统的功能分区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NH+4-N负荷≤0.21 kg/(m3·d)、COD负荷≤1.35 kg/(m3·d)时,出水NH+4-N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1.2)mg/L和(228±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9.1±0.5)%和(86.0±2.6)%.在低、高两次NH+4-N冲击负荷[0.03 kg/(m3·d)和0.06 kg/(m3·d)]条件下,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仍然分别高达99.0%和92.9%,高于对比系统的96.8%和89.3%,表现出良好的抗NH+4-N冲击负荷性能与处理稳定性.系统好氧单元反应器沿程出现脱碳/硝化功能区(C/N区)和硝化功能区(N区),其中N区的NH+4-N 降解速率为C/N区的2~8倍.系统进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 1×103~1×104、 >1×104的TOC浓度分别为227.6、104.8和35.0 mg/L,处理出水中的TOC浓度分别为31.2、 22.9和31.5 mg/L,其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和1×103~1×104这2个范围的有机物降解良好,出水残余物质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丁醇为碳源,通过测定膜生物反应器(MBR)内混合液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来表征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浓度.利用死端过滤试验来测定SMP的产出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内源代谢产物(BAP)所含大分子有机物浓度大于微生物利用基质代谢产物(UAP),BAP分子量大于100k的有机大分子所占比例超过18%;BAP浓度是影响膜污染的关键因素.阻力分布试验表明,BAP是凝胶层阻力的主要来源,BAP产出量和过滤总阻力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为R=1.76×1012TOC0.1914.  相似文献   

10.
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PVA凝胶膜中的扩散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冷冻-解冻法制备PVA凝胶膜,测定了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PVA凝胶膜中的扩散系数,考察了成膜条件和细胞密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系数随冷冻-解冻次数、PVA溶液的浓度及细胞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15% PVA的空白膜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0.69×10-9 m2/s, 0.52×10-9m2/s和0.56×10-9 m2/s; 在细胞浓度为60g/L的PVA膜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0.55×10-9 m2/s, 0.46×10-9 m2/s和0.45×10-9 m2/s.  相似文献   

11.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化粪池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膜原理,以0.1mm孔径的普通筛绢代替固定膜材料构成一体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实际化粪池污水。HRT=5h,膜通量J=18L/(m2·h)。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3%和68.2%,同时还对动态膜的通透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面临的膜污染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的曝气过滤元件,该元件一方面可恢复元件污染造成的通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可有效补偿微生物反应过程中对氧的需求.在清水、高岭土配水、活性污泥3种条件下研究了该元件的过滤通量的特性,得出该元件在清水和高岭土配水条件下具有大通量特性,并分析了在活性污泥条件下失去大通量的原因.确定了元件2的优化实验条件:压力0.15 MPa,元件过滤表面冲刷速率9.26 m/s,曝气强度18 m3/(h*m2),运行时间70 min,曝气时间5 min.曝气反冲前后过滤通量的变化情况初步表明了气体反冲对过滤通量的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溶解氧微电极的动态膜特性的在线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粗网材料制成的组件置于反应器中进行泥水分离的生物处理工艺.粗网材料表面形成的动态膜不仅能有效去除浊度,还具有生物活性,可以降解污染物.通过微电极技术,可以研究动态膜的生物活性.为便于微电极在线测量,构建微型反应器模拟动态膜的实际过滤过程,结合微动平台,采用溶解氧微电极测量动态膜内的溶解氧分布.结果表明,动态膜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气泡.动态膜内溶解氧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0~2.5mm深度处降至0.动态膜表层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在反应器运行第1、5和8天分别为34.3、10.6和12.4mg/(g·h).  相似文献   

14.
Unlike the role of the membrane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which is designed to replace a sediment tank, direct sewage membrane filtration(DSMF), with the goal of concentrating organic matters, is proposed as a pretreatment process in a novel sewage treatment concept. The concept of membrane-based pretreatment is proposed to divide raw sewage into a concentrated part retaining most organics and a filtered part with less pollutant remaining, so that energy recovery and water reuse, respectively, could be realized by post-treatment.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coagulant/adsorbent addition for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which has been the main issue during this DSMF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inuous coagulant addition successfully slowed down the increase in filtration resistance, with the resistance maintained below 1.0 × 1013m~(-1) in the first 70 hr before a jump occurred. Furthermore,the adsorbent addition contributed to retard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ltration resistance jump, achieving simultaneous fouling control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oncentration improvement. The final concentrated COD amounted to 7500 mg/L after 6 days of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与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在处理餐厨垃圾(FW)和剩余污泥(WAS)时的发酵产气过程,验证了高负荷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时DMBR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考察了动态膜(DM)基材孔径(300目、200目和100目)对DMBR运行性能及其固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体式DMBR能够强化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的高负荷稳定运行,DMBR过膜滤液中平均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为86.1 mg·L-1,低于CSTR排泥中TVFA的浓度(527.3 mg·L-1).当动态膜基材孔径为300目时,DMBR过膜滤液中总有机物(TCOD)为(1.6±1.1)g·L-1,相应的固液分离效果优于200目((3.2±1.9)g·L-1)和100目((32.0±1.3)g·L-1)动态膜基材,即当动态膜基材孔径为100目时,DMBR过膜滤液中TCOD比300目动态膜基材高6.7倍.与200目动态膜基材孔径相比,300目动态膜基材相应的跨膜压差增长缓慢,反洗频率和运行能耗均较低,而100目动态膜基材孔径过大,固液分离效果较低.因此,在高负荷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中,选用300目动态膜基材形成的动态膜过滤效果最优.此外,本文还对比分析了有机废物和废水处理领域中较优的动态膜基材孔径及DMBR的应用情况,为拓展DMBR在有机物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Unlike the role of the membrane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which is designed to replace a sediment tank, direct sewage membrane filtration (DSMF), with the goal of concentrating organic matters, is proposed as a pretreatment process in a novel sewage treatment concept. The concept of membrane-based pretreatment is proposed to divide raw sewage into a concentrated part retaining most organics and a filtered part with less pollutant remaining, so that energy recovery and water reuse, respectively, could be realized by post-treatment.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coagulant/adsorbent addition for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which has been the main issue during this DSMF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inuous coagulant addition successfully slowed down the increase in filtration resistance, with the resistance maintained below 1.0 × 1013 m− 1 in the first 70 hr before a jump occurred. Furthermore, the adsorbent addition contributed to retard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ltration resistance jump, achieving simultaneous fouling control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ncentration improvement. The final concentrated COD amounted to 7500 mg/L after 6 days of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7.
选用四种不同织物构造的聚苯硫醚覆膜滤料、超细纤维面层滤料、异形纤维面层滤料和常规滤料,采用氧化铝标准粉尘Pural NF在VDI测试装置进行除尘滤料冷动态除尘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织物特性对滤料阻力有较大影响,虽然清洁阶段覆膜滤料阻力最大,接近200 Pa,但稳定和老化阶段阻力最小,仅有300 Pa,而常规滤料阻力在稳定阶段最大,高达790 Pa;织物特性的差异对滤料平均清灰周期也有较大影响,覆膜滤料、超细纤维层滤料、三叶纤维层滤料和常规滤料清洁阶段滤料的平均清灰周期分别为380,241,223,177 s,其他阶段滤料清灰周期长短顺序与清洁阶段相同,覆膜滤料清灰周期最长,寿命也最长;织物特性的不同对滤料过滤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超细滤料、覆膜滤料、三叶形滤料和常规滤料清洁阶段过滤效率达到99.9%以上,穿透率分别为0.0261%、0.004%、0.0321%、0.0322%;稳定阶段的过滤效率除常规滤料外都可以达到99.99%以上,穿透率分别为0.0027%、0.0003%、0.0014%和0.4765%。  相似文献   

18.
开发膜生物反应器的经济技术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因素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工艺发展的关键,影响经济性的直接原因是能耗,间接原因是膜受污染失效。MBR中降解有机物的主要手段仍是生物反应器,膜分离对生物反应器起到了独特的强化作用,但必须考虑适当的运行条件,否则会带来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空纤维膜应用于两段式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清水滤过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合适的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方法 ,并对膜进行普通活性污泥的滤过试验 ,测定了在不同操作压力下的滤水通量 ,然后探讨了在两段式好氧生物反应器中用中空纤维膜进行泥水分离的特性。在 10 0d的长期试验中测定有机负荷、CODCr、MLSS等传统参数 ,证实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同时通过膜通量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造成膜污染的原因 ,推荐有效的膜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中膜污染及膜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试试验装置处理制革、印染工业园区混合废水,考察了悬浮污泥浓度(MLS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EPS)表征总量、胶体粒子等因素对膜污染发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启动后的120 d内,发生轻度膜污染现象,过滤膜阻力R20从1.5×1012m-1增加至1.8×1012m-1.MBR池内胶体粒子浓度与膜过滤阻力变化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而MLSS、SMP和EPS表征总量等因素的变化与膜过滤阻力的变化不存在相关性.分析认为胶体粒子是引起该试验装置发生膜污染现象的主要因素,其成因可能是胶体粒子通过附着在膜表面,沉积堵塞膜孔,从而造成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