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数据是产品,质量是生命"如实的反映了数据质量对于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完整性、精密性才能真正体现环境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为环境保护、节能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就环境监测数据"五性"的含义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6.
环境保护是当今人类社会的热点问题,环境质量的好坏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事情。要实现环境质量的真正好转,必须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经济、行政干预、科学技术五大管理手段,才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福子孙后代。一、宣传教育手段俗语说,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实践从认识开始。所以说,要搞好环境管理,首要的任务是抓好环境宣传教育。通过环境宣传教育手段,把环境保护知识、法律法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如何学习、领会和宣传环保法规,从而把环保法规落到实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环保法规宣传、强化环保管理、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全面贯彻环保法规,从而提高油田环境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动态、综合、系统性的适应机制。因而揭示系统适应性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人居环境困境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地方性与适应性”为视角,邀请来自黄河流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城乡发展、遗产保护等视角解读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特征,并为适应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寻找可持续策略。核心观点如下: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人居环境适应性具有多尺度空间关联性和历史地理依赖性;黄河流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不同区段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推动人地耦合关系的绿色化;黄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沿线聚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交融性特色,多民族协同共荣发展是必由之路;黄河中上游因复杂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窑洞等特殊的聚落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转变和消失,留住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亟需分级分类推进其演化进程;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内外辐射带动是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城市结构的优化提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明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这是大会的标志性成果.同时,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当前和今后统领环保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和国务院文件精神,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发挥其基础性、导向性、规范性作用,为完成“十二五”环境保护战略任务,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介绍了阿富汗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框架的现状,分析了该国环境法规体系在艾娜克铜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对未来在阿富汗境内投资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或可行性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分析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形势,从环境法治、经济政策两方面对新常态下环境法规政策进行了思考,对我国十三五环境法规政策工作思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2015年环境法规政策重点工作是贯彻实施新《环保法》、不断完善环境法规框架体系、加快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继续深化实施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改革任务和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正是一种加速发展时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大于地球超载能力,为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法制问题十分突出,环境法制建设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18.
20.
中国固体废物法规体系框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体废物污染与其它环境污染不同,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固体废物管理更为强调综合利用和全过程管理,必须通过立法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来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有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环境技术标准构成了固体废物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在系统分析现有固体废物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对固体废物管理的法规框架进行了探讨,通过立法,以“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规范各门对固体废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