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甲醚是染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生产中使用浓度较高的硫化钠溶液为还原剂,因而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浓度较高的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硫化钠和少量的氨基化合物。该废水COD含量较高,毒性较大,排入环境污染较严重,是染料工业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因该废水含硫化钠,故称为含硫废液。近年来,我厂同造纸行业协作,在利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思维模式,对合成邻氨基苯甲醚的传统工艺进行了改造,开发出以质量分数5%的Pd/C为催化剂、加氢制备邻氨基苯甲醚的清洁生产工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100g邻硝基苯甲醚中加入0.9g催化剂、溶剂与邻硝基苯甲醚的质量比0.75、反应压力0.7MPa、反应温度80℃。与传统的硫化钠还原工艺相比,该工艺使反应时间由6h缩短到1.75h,产品收率由90.5%提高到93.8%,解决了原工艺产生大量含硫废水的问题,每吨产品的生产成本可降低1650元。  相似文献   

3.
鲁秀国 《化工环保》2002,22(2):118-120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一带现有大量以回收旧报纸为原料的小型造纸厂。这些小造纸厂所采用的工艺是 :首先将废报纸用质量分数为 15 .0 %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在 80~ 90℃的条件下浸泡 3~ 4h(不定时补充氢氧化钠 ,以维持浸泡液的浓度 ) ,然后将脱墨的纸汲压、漂洗后 ,再进行研浆、消毒、造纸。当浸泡液的颜色变得很黑时 ,将其排放掉 ,重新换浸泡液。此脱墨废水含NaOH 5 .0 %、染料 7.0 %、碳黑 3.5 %、木质素 4 .5 % (均为质量分数 ) ,COD达 30 0 0 0mg/L以上 ,如不加处理 ,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研究的目的 ,就是寻找一种最佳处…  相似文献   

4.
利用废锰液制高纯碳酸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生产对苯二酚大部分采用苯胺法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锰液 ,若不加处理 ,不仅浪费资源 ,而且污染环境。高纯碳酸锰是理想的高性能强磁性材料 ,是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锰硅合金、锰铝合金、铁氧体、高活性二氧化锰产品的重要原料。本试验研究以废锰液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锰。1 试验部分1 .1 试剂与原料氯化钡 ,硝酸铵 ,N-苯代邻氨基甲酸 ,硫酸亚铁铵 ,均为分析纯 ;某厂苯胺氧化废锰液 ,硫酸锰的质量分数约为 1 5 % ,杂质较多 (见表 1 ) ;工业碳酸氢铵 ,硫化钠。1 .2 试验步骤( 1 )过滤除去废锰液中的固体残渣 ,检测滤液中是…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脱除高砷阳极泥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浸出法处理高砷阳极泥(简称阳极泥),考察了氢氧化钠溶液与阳极泥质量比(简称液固比)等因素对限极泥中砷、锑、铅浸出率的影响。在液固比为5、氢氧化钠浓度为2.0moL/L、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时间为8h的条件下,砷浸出率可达95%以上;含砷浸出液经硫化钠沉砷后可返回浸出工序重复使用,在硫化钠与砷质量比大于3时,浸出液沉砷率维持在80%以上,同时回用浸出工序后,砷浸出率达95%以上,且铅、锑流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刘涛  程迪  李鹏 《化工环保》2013,33(3):235-238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NaOH水溶液为内水相,采用乳状液膜法处理兰炭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TBP体积分数为4%、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4%、内水相NaOH质量分数为12%、油内比(乳状液的油相与内水相的体积比)为3∶2、乳水比为1∶5、萃取时间为15min时,废水中的酚类(以苯酚计)去除率达到85%以上,COD去除率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7.
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酸浸#x02014;铜镍分离#x02014;净化除杂#x02014;沉淀制取硫酸镍的工艺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铜和镍,分别采用硫化钠沉淀法和铁粉置换法研究电镀污泥酸浸液中铜和镍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硫化钠沉淀法对铜和镍的分离效果较好,其最优工艺条件为:硫化钠加入量为理论需求量的1.2倍,硫化钠沉淀温度60℃,硫化钠沉淀时间30min。利用本回收工艺制得的硫酸镍产品中镍的质量分数为18%,镍的回收率达80%以上,铜的回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含氟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PFMA)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得含氟改性聚丙烯酰胺(FPAD)絮凝剂。最佳聚合反应工艺条件:PFMA质量分数为0.3%,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3%,DMDAAC质量分数为15%,共聚反应温度为50℃。用FPAD处理初始透光率为20%、初始COD为282mg/L的废水,当FPAD加入量为15mg/L、絮凝体系pH为6时,废水透光率最高,可达98.7%;pH为6~9时,废水透光率和COD去除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我厂黄磷年产800吨,是生产有机磷农药的主要原料。在生产中每天排出含磷废水400多吨,污染江河,危害水产资源、影响工农关系、影响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0.
稻草黄原酸酯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钟长庚  柏军 《化工环保》1998,18(5):281-284
以稻草为原料,用金属铬工业生产中氢氧化铬反应工序排出的废液作碱源制成稻黄原酸酯,并用其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和实际含铬废水。考察了废水,PH,处理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铬脱除率的影响。对铬的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含铬废水经处理后,Cr(Ⅵ)的残留浓度可降至0.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氟铝酸钠沉淀法去除失效磷酸基化学抛光液中的铝杂质,并对溶液再生利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和氢氟酸加入量与理论值的比均为1.2(即n(氢氧化钠):n(Al~(3+)):2:1、n(氢氟酸):n(Al~(3+))=28:5)的条件下,采用二步法过滤后,抛光液中磷酸质量分数大于50%,磷酸回收率为79.5%,Al~(3+)去除率为97.1%,剩余Al~(3+)质量分数为0.05%.滤渣经处理后成为新的有价物质,滤液在补加磷酸和其他有效成分后可再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先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pH至9.5~10.5,再加入一定量的FeSO4,搅拌5~10 min;再加入H2SO4调节废水pH至7.0~8.0;加入质量分数为5×10-5~5×10-4的聚合氯化铝,搅拌2~5 min;加入质量分数为5×10-7~5×10-6的阴离子,搅拌10~20 min,静置10~20 min,过滤;测定过滤后废水中的氰含量。该专利方法工程占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13.
1.废水概况我厂主要以二甲苯为原料,生产涤纶化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好几种特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排出。(1)三聚乙醛工段排放的废水废水量为8米~3/日,COD_(cr)浓度为8000—12000ppm。废水中含乙醛40%,三聚乙醛0.2%,高聚物少许。(2)对苯二甲酸工段碱洗废水每隔2个月碱洗设备排放一次,废水量为200米~3/次,COD_(cr)浓度为1—1.5万ppm。废水中含对苯二甲酸0.465%,对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宝鸡氮肥厂是一个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中型合成氨厂。在生产过程中排出高达40℃左右的含氰废水,氰化物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每年要支付20多万元的排污费。1983年,由上级拨款5万元,投资4万多元,采用曝气炉渣吸附  相似文献   

15.
磷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含四氟化硅,有剧毒。工业上多以水吸收成氟硅酸,再加氯化钠或硫酸钠制成氟硅酸钠。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氟硅酸钠,虽然氯化钠来源充足,但反应后排出的母液中含3—4%的盐酸和相当数量的氟,直接外排仍会造成污染;芒硝法原料不如氯化钠充足,且加热溶解后,水溶液遇冷易结  相似文献   

16.
以重油为原料,经蓄热炉裂解生产乙烯、丙烯的同时,每生产1吨乙烯副产重焦油1.2—1.4吨左右,占裂解投油量的20—25%。这部分重焦油在裂解气水洗过程中,被水乳化。在排出的重焦油中,含水60%以上,既无法直接利用,又污染环境并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17.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涉及一种吸附-低温干法处理苯胺废水的方法,主要步骤是将含苯胺废水通过装有吸附-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当吸附后排出的废水中的苯胺质量浓度为4.9mg/L时,停止进水,排掉反应器中残余水,然后通人氧气体积分数为4%~6%的氧化性气体,空速为500—2000h~,反应温度为100~400℃,反应1~10h,经催化氧化过程后,吸附-催化剂用于下-吸附-催化氧化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8.
山西化肥厂是一个以煤为原料,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生产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酚废水,经过西德鲁奇工程公司引进的废水脱酚装置,在活性炭的处理下,酚含量自865.67毫克/升降至40ppm,达到先进的排放指标。 1.废水来源 (1) 来自气化的含尘废水气化炉排出的粗煤气是经洗涤冷却器洗涤和废热锅炉冷却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数量大,总量46861.39公斤/小时,占总废水量的43.7%,粉尘、焦油、溶解气体、酚类含量较高,其中:  相似文献   

19.
混凝-催化氧化法预处理氨基C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混凝-催化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氨基C酸生产废水,考察了混凝剂加入量、废水pH、氧化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混凝-催化氧化法预处理氨基C酸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为10%的FeSO4溶液作混凝剂,加入量为250InL/L;质量分数为1%的ClO2溶液作氧化剂,加入量为75mL/L;Ni/AC作催化剂,加入量为40g/L;废水pH为3.2;催化氧化反应时间为60min。在该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8.4%,BOD,/COD由原来的0.076提高到0.292,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Ni/AC催化剂连续使用7次后仍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经济性初步分析表明,1t废水的处理成本约为16元。  相似文献   

20.
戴美琦 《化工环保》1990,10(2):120-121
双酸A是合成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的原料,目前国内采用丙酮和苯酚为原料,以硫酸作催化剂进行合成,生产中排出的废水含有苯酚等挥发酚和双酚A等不挥发酚。此种pH小于1的含酚废水,测定挥发酚时不挥发酚有干扰,必须控制一定的pH,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