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入人口持续、大规模增长对城市资源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的义乌市为例,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了该市2007年的土地利用信息,在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支持下,综合分析了义乌市社会经济发展、流入人口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净流入人口持续增长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2007年,义乌市总人口增加了近68万人,其中流入人口增加了63万人;建设用地从51.33km2增加到140.36km2;耕地面积减少了126.55km2.  相似文献   

2.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综合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区域性的土地利用问题非常突出。探讨热点区域土地质量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对土地整治、管理和规划等实践活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土地综合质量的概念,以苏州市为研究区域,从自然资源禀赋、利用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苏州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除吴江市,苏州市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指数均较低且有着恶化的趋势,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苏州市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平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协调土地利用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冲突,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功效函数法测度了江苏省1985~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并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1985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城市化水平总体上逐步提高;(2)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但长期内其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且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城市化的冲击响应强烈,城市化的冲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解释水平达到了5844%,而城市化对来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响应较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对城市化的解释水平较低。因此,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连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引起的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将导致部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土地利用的变化既是城市化结果的具体体现,又是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动态变化过程的反映.大连是中国北方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综合发展的开放城市,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本文根据大连市1994-2005年城市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将通过函数关系确立的代表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参数与土地利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关系基本在0.80水平上,即大连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大连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各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和环境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江宁区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区总体土地利用效益适中且基本协调,但各乡镇间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显著。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将全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协调区、高效基本协调区、高效不协调区、中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中效不协调区与低效基本协调区等七大土地利用效益类型区,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变革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呈现出膨胀式的扩展,特别是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下,不仅造成社会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而且造成城市土地的"碳汇"功能减弱,致使气候变暖、人居环境日益恶化。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利用规模与方向等方面,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生态环境现状,阐述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进而探讨构建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路径。认为:应从"减排"和"增汇"两方面着手,培育城市土地低碳利用观念,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构建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适应、公众参与"的城市土地低碳利用决策机制与模式,从而变革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引入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和高等计量经济学建模思想,结合经济学和土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揭示我国耕地动态变化过程,促进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的完善与发展。结果表明:①在中、短时间尺度内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对耕地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驱动因子有GDP、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②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与人均GDP呈正相关;③我国耕地制度安排存在缺陷,是造成我国城市化蔓延占耕地的最直接原因;④我国应不断完善土地制度安排,同时,应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加强政府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非科学侵占。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和农业科技进步是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政治经济政策的制约、市场经济的引导,也是不可忽略的因子.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根据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土地资源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城市化不是造成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数量下降较快的最主要原因;从长期趋势看,土地资源不会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构成根本制约。  相似文献   

10.
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然而,在人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高度城市化,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在其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日本还出现了三个耕地面积增长时期。尽管各时期增长原因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耕地面积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事实表明,日本选择了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已低于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而90余万hm2的滩地资源则因血吸虫病、产权与使用脱节以及管理困难等原因致使其大部分一直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亟待治理和开发。通过剖析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特点及利用现状,分析其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滩地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及治理对策,认为开发利用滩地资源应与河道整治、经济建设、血防工作及湿地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一个集生产、防护与游憩于一体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体系,更好地发挥黄金水道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对周边土壤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壤资源产生巨大压力。因而对粮食安全与环境生态健康带来严峻挑战,作为一种非再生性自然资源,土壤的各种功能在城市化过程中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下转化,演变和消失,那么,寻求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环境友好的模式下协调土壤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最大限谋发挥土壤生态,生产和社会,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最终实现可持续城市目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养育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制约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耕地资源及其生产力、承载力、支持力的分析,阐述了耕地养育力的概念、特征及其与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在进一步分析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耕地生产力、承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省、对全国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作为"两型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必然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进而在对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计量模型,采用协整分析与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出先平稳,然后急剧上升的倒"L"型变化趋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状况恶化,但长期内,城镇化综合水平是影响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的主导因素,它的提高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田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西部欠发达贫困地区-新疆和田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与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农业用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耕地与未利用地等两种土地类型和城市化间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两种地类的减少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体现了和田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影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之特点,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1992~2002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趋好的,在经历了1992~1995年的弱可持续之后,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其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处于良好发展势头.但资源和环境指标在2000年后呈明显下滑趋势。这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潜在内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是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引擎。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化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着以人为本不够、城镇化效率不高、绿色发展不够、城镇规模结构不平衡、市场化不足、协调发展不够六大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文章认为"十三五"期间城镇化要实现健康发展,需要推动六大转型:(1)通过采取差别化落户政策和居住证制度并行的市民化二维路径,实现从以地为中心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2)通过土地价格市场化、提升人力资本、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投资来提高土地、劳动、资本的使用效率,实现从低效利用要素的城镇化转向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城镇化;(3)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城镇化转向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化;(4)通过依托城市群这一平台,实现从规模结构不合理、大中小城市不协调的城镇化转向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的城镇化;(5)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从"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民间资本作用充分发挥的城镇化;(6)通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从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产城脱节转向"四化同步"、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各类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重视资源的数量问题,更需要着眼全局,综合分析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制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对策。基于生态城市的深刻内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野亟待拓展,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城市人文禀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保护,实现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代文明”可持续发展。以常州市为例,基于生态城市建设,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作了概念性规划。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用地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和RS技术,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地图叠加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辛庄镇域生态用地演变的时空特征,并引入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到河流水系的距离、到村镇中心的距离、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人口密度为驱动因子,对研究区主要类型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9年,辛庄镇生态用地空间结构和面积变化剧烈,总体上呈加速缩减趋势。其中,水田面积变化尤为明显,18a间累积减少1 806.61hm2;经济效益较高的水产养殖用地和园地规模有所增长,尤其是水产养殖用地,1991~2009年年均增长43.01hm2,长幅为93.26%。生态用地主要转移去向为水产养殖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生态用地总体上破碎化程度加剧,类型水平上,大体上呈现为破碎度加剧、景观形状日趋规则、优势度逐渐降低、聚集度日益增加的态势。各时段生态用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均为邻域因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用地变化的解释效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