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缘系环保     
去年这个时候,也就是6月份,我中考落榜,没考上镇中,我很沮丧。爸妈也一时手足无措。听到邻居说镇上有一个环保学校还不错,爸妈让我来这个学校读。我气愤地说:"我是要读书的,又不是想学环保。捡垃圾不关我的事儿……"但爸妈执意让我去那个学校一永嘉县第十五中学。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一边扔刚吃过的香蕉  相似文献   

2.
<正>"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一幅描绘春景的工笔画,一幅细腻的田园美景。小时候,我在《千家诗》中读过的,而最让我读而难忘的,就是最末一句:"春在溪头荠菜花"。每到春天,我就会想起这首词。也正因如此,每到春天,就使我想起荠菜。"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其实,不仅是辛弃疾,陆游对荠菜也情有独  相似文献   

3.
唐宝民 《绿叶》2013,(8):120-122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更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有一种读书的目的,是为心灵世界寻找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让浮躁的心灵能得到沉淀。每当我困惑之时,总能想起一本被称为青春圣经的书——美国著名思想家、超验主义哲学先驱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他本可以像大多哈佛毕业生一样,戴着哈佛的光环走入社会,成为政坛明星或财富的拥有者,但他却选择了一个与世俗生活不同的道路——845年,28岁的梭罗在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的树林里,盖了一间小木屋,他在湖边种植庄稼、蔬菜,在树林里观察植物和鸟类,在湖中泛舟,在湖边思考问题,在林中的小木屋里读各种经典著作,写下了200多万字的日记,写出了美国生态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一书。  相似文献   

4.
"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抢救"——胡锦涛"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温家宝"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被迫撤离的消防战士"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一定记住我爱你!"——以身体为婴儿构筑防护而遇难的母亲"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震区民众"叔叔,我不慌张,你先去救他们吧。"——浑身是血的被困男孩  相似文献   

5.
听雨     
大约是2007年的12月份吧,我参加了一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记得参加这次活动的嘉宾,既有官员,也有明星。但这些人,我已大多记不起来了,唯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晚会的中途,主办方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听雨。  相似文献   

6.
周仕凭 《绿叶》2008,(9):46-57
太湖蓝藻事件后,无锡实施"河长制",一把手当河长。每一条河流的水质变化,牵动着每一个"河长"的心。原来毫不起眼的河流,如今成了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水质不好,乌纱不保;水质改善,有奖金!"水污染"促成了"水治理","河长制",不应只是无锡的,它应属于"水危机"下的全中国,这是催生河清水绿的可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纸飞机,纸船,纸青蛙,也许每一个人都在童年时玩腻了。一张印有图案的卡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就可以做出一个潜望镜,拼出一座小房子——不过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如  相似文献   

8.
<正>敬爱的人类:你们好!我是一朵美丽、快乐的小野花,我有一个美好的家:碧绿的草丛。我的好朋友——蜜蜂,常来采我的蜜。可现在,我卧病在床,蜜蜂也和我"拜拜"了。我今天变成这种悲惨的样子,都是你们人类造成的。从前几个星期的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喝一种又脏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去年夏天,我家所在的小区就已经在推行垃圾分类了。物业管理人员给每家每户分发了灰、绿两个垃圾桶,以及一份折叠式的垃圾分类宣传资料。有天晚上,外婆正在和外公讨论花生壳应该放进哪个垃圾桶。我说:"不如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吧!"我拿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有一堆各种垃圾的卡片,还有四个垃圾桶,分别是: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灰色的其他垃圾桶、绿色的易腐垃圾桶和红色的有害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6,(6)
正她凝视着我,意味深长地说:"河流最迷人之处,在于它是行者也是道路,持续不断地流出和流进,才永葆清澈。孩子,你要想像这条河流一样永远年轻,永远清澈,你就要像它一样不断地寻找远方。"——《时光深处的河流》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悲悯的月光》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9月1日都是开学之日,新生入学照例读校规,学守则,一贯如此。唯今年南昌大学推行新规——学生自主保洁。谁知新规引起该校学生集体不满,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吐槽:"你一个月给我5000我都不会去掏粪,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扫厕所的。"该槽吐得好,直抒胸臆,吐露心声。今天的大学生与校长当大学生时内外皆不同了。内者,肝胆有异,不  相似文献   

12.
幽闭的丛林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鬼",作恶多端,搞得人心惶惶。在一个恐怖的月夜,大刚和我上山捉"鬼",与"鬼"展开了一场激战。"鬼"最终被降伏,而我的伙伴大宝也惨遭不测,"鬼"的真相令人震惊……去年六月份我回贵州老家探亲时,听说那里正闹"鬼"。据说它身上长红毛,白光光的脑袋,满嘴獠牙,血淋淋的,恐怖至极。它来无影去无踪,  相似文献   

13.
正每到一年的元宵节,又是秦淮花灯点亮时。很幸运,当年味越来越少,过节越来越平淡时,身处南京,看到年复一年的秦淮灯会,让我重温了儿时那浓浓的年味。第一次听说秦淮花灯,是在高中的课本中。"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相信很多人读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都像我一样怦然心动。我就是中  相似文献   

14.
张琳 《环境教育》2012,(9):93-93
"黄金大米"与"罐装空气"这两则新闻一出,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我揉了揉看花的眼睛,思忖片刻,把多数网友的观点综合成一句话——一个行作孽之实,一个有作秀之嫌。近日,有两则与环保有关的新闻颇为抢人眼球,相信各位看官也已有所了解。一则是国际环  相似文献   

15.
正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名公民都应该做、都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一位不怎么起眼的少先队队员,却做到了保护环境这一"小事"。其实,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总会有一点害羞。不过,这次"事件"给了我一个教训,使我改掉了一个坏习惯。那天下午风和日丽,我单手拎着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慢吞吞地走向楼下的垃圾桶。还剩一两步路时,因为懒惰,我将手中的垃圾非常随意地向垃圾  相似文献   

16.
<正>那家的土屋前,石榴树已燃起朵朵红光。"满院的石榴花,一朵朵红似火,一队队骆驼,从我门前走过。有一个黑小伙,他拉着骆驼,为何,他的一双眼睛只瞧我,只瞧我——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崇明岛印象     
潘骞 《绿色视野》2010,(9):20-21
<正>7月初,由于要写一篇关于崇明生态建设的稿件,上了崇明岛,这是我第一次上崇明岛。此前,崇明岛在我的脑海里就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没有什么直观感觉。读中学时,从地理教科书上就知道了在长江口有一个很大的冲积岛,面积1000多平方  相似文献   

18.
从关灯开始     
正我们班的同学都有一种习惯——进教室先开灯。这种习惯从小学一年级养成,四年级却"退化"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四年级时我们换了一位新班主任,那就是梁老师。他利用了一节语文课的时间,为我们放了一个宣传片。片子里讲的是,如果人类每人每小时能节约5度电,那么地球上所有人一小时将节约6亿5千万度电,如果人类一直保持下去,那么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正>以前人们心情好时可以在路上散散步,现在是想散也散不成了——这不,我在路上一边哼歌一边走着,突然一股不明气体钻进了我的鼻子。我被呛得咳嗽连连,心想这应该是哪个工厂排出来的废气吧?这时,路边一辆公共汽车毫无预兆地放了一个长长的"屁",那难以忍受的气味实在是让我高兴不起来。大风卷着沙子呼啸而来,我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往家走。晚上,我一直为地球环境担心,直到渐渐沉入了梦乡……"哈——"一觉醒来,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  相似文献   

20.
在洛杉矶的一家餐厅里,我踮起了脚尖,将州学校颁发的求助卡递给了一个站在柜台后面的高个子红脸汉子。他戴着一顶浆硬的厨师高帽子,系着一条清洁的白围裙。在我开口说话之前,他就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这个活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太重了,我需要一个更大、更壮实的伙计。”我那年16岁,看上去更为瘦小,只有150厘米高。我说:“去年夏天我曾在童子军营地洗过碟子,我不怕热水、脏碟子,也能扛重物。”“但我确实需要一个更为有劲的伙计,孩子,你可以找一份更为轻松一些的工作。”那是1957年9月,我家刚搬到加州,因为没有当地工会的推荐信,我父亲——一名钣金工,只找到一份一周干3天的活,这还算是幸运的。家中一点点的存款花光了,我是6个孩子中的老大,唯一能给家中帮些忙。我求职于一家零售商店,但因没有当局的介绍信,店主不让我接触现金。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