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污染并回收资源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光合细菌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的固定化方法,对现有光合细菌固定化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整合,发现包埋、吸附、聚集-交联是光合细菌最常用的3种固定化方法,其中包埋法占60%。对这3种固定化方法的原理、材料和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固定化光合细菌主要的应用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对于未来光合细菌的固定化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合细菌在环境中具有丰富的代谢多样性,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较强的生化降解性;可通过苯甲酸或4-羟基苯甲酸途径降解芳香族化合物;能利用有机废水或废弃物转化太阳能产生氢能;在水产养殖系统中可净化水体、预防水产疾病等。文章通过对光合细菌的降解有机废水、光合产氢、降解芳香族化合物、净化水质等功能的综述,指出该类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及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光合藻类燃料电池研究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光合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相关研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为了解光合藻类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的SCI-EXPANDED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软件对2000-01-01—2021-12-22范围内该领域内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影响正迅速扩大;②研究主要涉及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学科交叉现象和环境友好性突出;③学者主要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④中国目前发文量最高,但学术影响力仍需扩大;⑤前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与光电转化原理相关,后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与生物识别、电池其他应用相关;⑥该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包括:机理的进一步研究、电池应用效能的提升以及藻类选择的优化.对研究现状与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为该领域研究瓶颈找到突破口,推动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碳中和理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利用复合光合细菌法处理养虾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光合细菌和活性污泥组成的复合光合细菌法对养虾废水作了研究,发现运用此法比普通污泥法或者单一的光合细菌法处理有更好的作用效果,其中CODcr的去除率能达到63%,NH3-N的去除率也能达到92.5%,并且此法操作容易,运行费用低,不存在污泥的处理问题等许多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复合光合细菌法能够较好的解决PSB易流失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验情况提出了适合实际应用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环境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及其产物进行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具有着多种优点。不产氧光合细菌的多样化的代谢及类群特点,可处理工业及农业活动的污染。未来环保领域中,生物修复技术必将引起深入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1 前言近年来,关于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了大量和深入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光合细菌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热门课题。我国也开展了一些应用性研究。很多成果已投入了实际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为高效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的PSB法已投入工业化运转;在农业  相似文献   

7.
生物组合技术在河蟹人工育苗水质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河蟹人工育苗中的水质净化和减少换水量的方法,通过基础试验和河蟹人工育苗生产性试验,对一种生物组合技术进行了研究考察,结果表明,依据生态养殖原理设计,在养殖池内投放和接触氧化水循环处理装置内接种挂膜光合细菌、消化细菌和放线菌等环境有益微生物,并与微藻、光合细菌等活饵料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成套技术可使育苗池水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试验苗池DO高于7.5mg/L,NH3-N基本低于0.5mg/L,水质明显优于对照苗池,符合河蟹育苗要求。试验苗池触苗总成活率19.4%,产量175.8g/m^3,触菌成活率、产量和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苗池,藕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法处理酒糟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酒糟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了光合细菌法模型试验进行研究。工艺流程分为3个阶段:可溶化前处理段、光合细菌主处理段、活性污泥后处理段。结果表明,氧气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可溶化菌的产酸速度,得出可溶化最佳时间为2d。经处理出水COD_(Cr)平均为102.5mg/L,接近排放标准。对光合细菌段中光合细菌数量检测表明,细菌数量可达4.5×10~7个/ml,充分显示了光合细菌的生长优势。该处理方法具有运行动力消耗少,降解效率高,且便于资源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碳氮源对光合细菌混合菌群产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源和氮源是产氢光合细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与光合细菌菌株产氢能力相关。以从花园土壤中富集分离出来的光合细菌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在血清瓶中于30℃下采用厌氧培养方式间歇培养8天,分别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及其浓度变化对光合细菌产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源种类对光合细菌产氢能力有显著影响,与氮源相比,碳源对产氢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草酸铵。最佳碳氮源组合为葡萄糖和谷氨酸钠组合,葡萄糖和谷氨酸钠浓度分别为3g/L和1g/L时,产氢量和最大产氢速率分别达41.35mLH2/(L-培养基)和0.328mLH2/(L-培养基·h)。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产氢光合细菌生长的营养生理奠定了基础,对大规模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合细菌处理味精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一项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该文对该技术在味精废水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探。试验在各种处理条件下,光合细菌对废水中COD_(cr)的降解情况,并提出了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为研究区,1974—2015年间8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剑湖湖泊近40年间的时空演变过程,探析剑湖湖泊的入湖污染物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剑湖湖泊面积呈现先明显减少再增加后缓慢减少的变化规律,由1974年的504.47 hm~2减至2015年的451.72 hm~2;目前剑湖水体中COD含量较低,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TP含量满足Ⅲ类标准;TN含量仅可满足IV类标准;剑湖入湖的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随着时间的演变剑湖湖泊TN、TP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剑湖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干扰。  相似文献   

12.
高压静电场水处理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当今水处理领域中的一门高新技术。在此介绍了国内外高压静电场水处理机理和应用研究现状,并对今后高压静电场水处理技术研究提出几点展望。随着对高压静电场水处理机理研究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以及对高压静电水处理技术与其它水处理技术的联合水处理工艺研究的突破。高压静电场水处理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效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含聚采出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含油量高等特点,导致油水分离困难,对油田生产作业和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分析了含聚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对国内外含聚采出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如膜分离法、气浮法、高级氧化法、微生物法等,阐述了这些处理技术在油田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了含聚采出水处理工艺及橇装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开发问题,对今后的含聚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可更新的能源,正被进一步发展与利用。生物制氢技术与其他制氢方法相比,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前景。了光合产氢细菌及厌氧发酵产氢细菌等主要产氢生物的产氢机制,分析了面临的问题,论述了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内外的页岩气田腐蚀案例及腐蚀特征,采用平行绝迹稀释法对某页岩气田生产整个流程的一系列水样开展了细菌测量,对细菌来源进行了溯源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田的油管及集输系统普遍存在细菌腐蚀问题;从压裂到生产全流程,配置压裂液的水源、压裂液及返排水的水样中均含大量细菌,细菌的来源包括地面和井下。最后根据页岩气田腐蚀特征和细菌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腐蚀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RS)(简称"2S技术")在水文和环境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在大流域尺度开展水生生物时空分析和退化诊断仍然是当前水生态学科的难点问题.本文面向新时期国家水生态质量管理重要需求和水生生物时空诊断学术前沿,全面梳理总结了近20年来2S技术在水生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从GIS和RS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等方面阐明了2S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外针对2S技术在水生生物时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水生植物和叶绿素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GIS技术在流域水生生物时空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法、叠加分析法和空间插值法,可以进行缓冲带划定、水生生物时空信息获取和趋势分析;RS技术可实现长序列水生生物数据的快速获取,主要包括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机理分析模型,可从空间尺度实现对水生生物的反向溯源和正向模拟预测.2S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未来大尺度水生态问题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能更好地定性和定量识别流域水生生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加快研发水生生物自动监测与快速识别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5G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I与2S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是今后大尺度水生态时空问题诊断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快速、灵敏、低廉的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各类污染物毒性,反映出水体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毒性。概括了发光菌毒性监测技术及其原理,综述了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磷酸阳极化工艺在航空铝合金胶接领域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介绍了金属胶接常用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情况,着重讨论了PAA的工艺原理,并以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典型PAA线为例,从装挂方式、碱清洗、脱氧处理、阳极化处理参数、水清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磷酸阳极化工艺生产线,分析了PAA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的控制重点,以期为航空铝合金表面磷酸阳极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最后提出实现PAA生产线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是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需共同攻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originated as a part of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project designed to develop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source- and energy-saving industrial process 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wide class of phosphorus containing substance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research was designed for the replacement of tubular heat exchangers with Plate heat exchangers (PHEs) an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se units in new locations in the processes to optimally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to prevent pollution. Despite the sever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duction of phosphoric acid PHEs of various designs fi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se processes. For such a corrosive environment as a phosphoric acid production plant, the Hastelloy G30 alloy is used as the material for the plates and synthetic rubber EPDM is used as the material for inter-plate gas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s, that using mixed groupings of plates in the unit allows one to obtain optimal solutions. The simulation of barometric mixing condenser recycled water cooling with plate heat exchanger shows the possibility of an application which minimizes the waste water pollution by closing the condenser cooling water circuit. Software was developed for calculations of units working both with liquid and phase changing stre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