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原生态补偿:减畜和补偿的对等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是通过补助和奖励的政策手段达到减畜和草畜平衡的政策目标,最终使牧民收入不减少的条件下草原退化得到减缓。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分析草原生态补偿减畜和补偿对等关系的框架,然后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为例,对草原生态补偿减畜和补偿的对等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为超载情况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牧户差异性,实际的超载率较统计的超载率被低估了。补偿在区域总量上是不足够的,维持区域总量补偿足够的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应为28.5元/hm2。减畜和补偿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关系,47.9%的资金给了那些不需要减畜的牧户,减畜比例0%;5.5%的资金给了那些需要减畜也愿意减畜的牧户,减畜比例1.2%;46.6%的资金给了那些需要减畜但只愿意部分减畜的牧户,减畜比例98.8%。预期能够实现的减畜比例仅为8.3%,由于牧户超载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预期能够实现的减畜比例对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和每羊单位损失均不敏感。为了达到草原生态保护的目的,保障减畜的有效达成,应该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的政策设计中。中小牧户是草原超载的主体,"将超载程度纳入草畜平衡奖励的政策设计"的真正含义是"将草畜平衡奖励向中小牧户做出适当倾斜"。"超越"草畜平衡奖励,减少中小牧户的数量,扩大牧户的草场经营规模,促进牧区牧户的适度规模经营才是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2.
3.
4.
5.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优质的天然牧场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因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区位优势显著,被誉为"绿色净土"和"北国碧玉"。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已使该草原大面积发生退化、沙化,湿地面积急剧缩减,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本文在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草原生态价值观的理念,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庆草甸草原和湖泊湿地发生发展自然生态过程的分析,以大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为基础,提出草甸草原是大庆生态环境的基础,湖泊湿地是大庆生态环境的特色.以保护和恢复为主巩固草原生态基础地位,以生态重建为主突出湖泊湿地特色.对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草原,以生态保护为主,对生态功能退化草原,以生态恢复为主.对油田生产区的草原,重视生态功能和景观效应.以生态重建为主突出湖泊湿地特色,通过地表水结构的调整增加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生态服务功能.草甸草原和湖泊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扬长补短、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8.
9.
围绕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相继出台了一些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建立起包括资源税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在内的一些生态环境补偿法律制度,但现有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体系和政策设计不完备,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部门化利益倾向,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生态补偿资金没有来源保障,缺乏统一的补偿标准等问题。为此,要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将矿区开发的生态环境补偿纳入到法制化和市场化轨道,完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按照法律法规、政府手段、市场机制的体系对中国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总结了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在法律法规体系、财政制度、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税费制度和市场交易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外部性问题,提出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初步框架,包括西部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区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和生态要素补偿等.并针对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紧迫问题和可能的应对措施,提出近阶段中国生态补偿应该重点突破的若干政策领域.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伦理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补偿遵循“谁破坏,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是符合生态伦理学原则的。发达国家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国内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负有责任和义务,国家应从宏观调控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贫困地区居民以更多的补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破坏也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为了有效恢复和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为之献计献策,其中讨论得较多的是如何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文章就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须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效微薄之劳。 相似文献
16.
17.
论我国生态补偿法的现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学、资源价值理论以及环境管理实践的发展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创造了基础条件。我国应制订生态补偿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在社会各层次进行实施,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态补偿法基本范畴和制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正性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这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上中下游跨区域调水的生态补偿、上中下游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以及下游滞洪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等三项主要内容。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上述三项生态补偿内容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阻滞着流域内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