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江东鹏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3-115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从填埋场内非等温的角度,理论上分析了场内垃圾含水率的分布与温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内水分运移过程的双场耦合模型(三维),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为研究填埋场内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民勤县石羊河下游湖区的苦咸水灌溉,以及不同淡水储灌定额对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苦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土壤盐分的年内变化和不同灌溉水质下土壤盐分的变化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融雪水作为干旱内陆河流主要补给来源,是干旱地区农业灌溉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积雪物理特性是研究融雪规律、融雪径流形成与侵蚀过程的基础。本研究日在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流域下游试验区对林冠下与开阔地气象要素以及积雪物理特性(含水率、积雪密度、积雪深度、雪层温度等)进行观测,分析季节性积雪融雪期雪层物理特性垂直轮廓线和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的相互联系。研究得出:融雪期各雪层物理特性存在差异性,雪层平均含水率与气温指数相关且林冠下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在不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是在自然界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作用下实现的,人类活动和灌溉又促使土壤熟化过程和演变过程。新疆土壤的发生和形成与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认识土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有必要弄清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南疆属极端干旱区,以绿洲灌溉农业为主,随着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等问题日益严峻,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目前亟待考虑的问题。对叶尔羌河流域四大用水结构和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分析,选取典型灌区2009—2013年的微观面板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1000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与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不同作物单方灌溉水产出具有差异,平均为2.25元/m3;典型区农田灌溉用水量差异明显,介于13035—20325m3/hm2之间。2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3,生产技术效率为0.6608。3源流区水资源的相对丰裕造成普遍节水意识缺乏,灌溉方式相对单一,农户对节水技术采纳与接受的意愿较低,这些是造成当前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农户的节水行为,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户对关键种植技术的掌握与管理水平,是实现技术效率与水资源产出效率有效提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协同降解深层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污染,从现场油泥中分别筛选出高效降解菌铜绿假单胞和无色杆菌,对其独立使用和复配时对原油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复合菌体系加量、含水率、土壤含油量、氮磷营养比以及pH值、温度等对石油污染土壤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对土壤石油污染的降解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降解率,且当两者复合比例为1∶1,土壤含水率为25%时,9d降解率可达41.49%;温度为25℃、土壤含水率为25%、土壤pH值为7.5左右、菌液加量为5%、土壤含油率低于5%时,6d降解率可达到64.9%;保持土壤含水率为25%,pH值为7.5左右,保证充足的营养,含油率为2%的深层土壤54d降解率可达到43.2%。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特征及其运移规律,采用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吸附模式下的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由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得到研究区浅层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的相关系数最高,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模拟计算铁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分布情况,得到不同吸附模式下的铁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此成果对研究多孔介质中铁的运移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河流系统研究中稳定性同位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存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在河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POM和DOM)来源、转换、运移规律、与沿岸生态系统的关系、河口区不同来源颗粒有机质的混合过程、河流系统中富营养的污染来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过程、系统中的营养行为和食物来源途径以及河流有机物质在陆架上的分配、积累和运移规律的应用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便携式XRF在快速评价矿区土壤修复效果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便携式重金属测定仪XRF对古叙硫铁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从土壤粒径、土壤含水率及检测角度等方面考察了对XRF检测值的影响,当样品粒径大于100目,含水率小于5%,且XRF垂直检测样品时,重复6次检测数据RSD最小。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土壤原样及制样后XRF检测值与AAS/AFS检测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金属测定仪可定量检测原样中Pb、Cr、Ni、Cu等项目,定性检测Zn、As等项目。制样后XRF检测值均达到了定量水平,因此XRF可用于快速评价矿区土壤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罗伟  黄勇  刘馨越 《四川环境》2012,(Z1):88-92
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以四川省合江县、纳溪区2个区县12个乡镇的竹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剖面的取样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年份竹浆原料林基地与邻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特征,探讨竹子生长对土质有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肥力情况看,种植竹林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与旱地相比,种植竹林会降低部分区域的土壤肥力,与多年竹林地相比,竹浆原料林基地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升高。从土壤物理性质看,种植竹林对土壤团粒结构影响不大,对土壤容重有一定正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体结构。建议在生产实际中应结合土壤肥力监测结果,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尽可能做到平衡施肥,防止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土壤固化技术,研究水泥、粉煤灰、石灰与土壤不同配比对镉污染土壤固化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石灰、粉煤灰3种固化剂都能有效地对镉污染土壤进行固定化处理,并且随着固化剂比例的增加,固化体抗压强度越高,重金属浸出浓度越低。3种固化剂的固化效果也不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水泥对固化效果的影响最大。当水泥、石灰、粉煤灰混合使用时,固化效果比单独使用时固化效果好,最佳固化比例为水泥用量300%,粉煤灰用量30%,石灰用量10%。  相似文献   

12.
选取3.5年生巨桉林地下纯林、林果和林粮三种不同土地模式的土壤进行研究,同时与弃耕地土壤进行参照对比,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巨桉林地模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团聚体组成中,0.25—0.5mm团聚体所占比例最小的为纯林,2—5mm团聚体在土壤团聚体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林果,巨桉林地模式下0.25mm的微团聚体组成比例较弃耕地所占比例小,相反0.25mm的大粒径团聚体累积含量更高;不同模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分布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速效磷含量从大到小为弃耕地林果林粮纯林;弃耕地在各粒径土壤团聚体中的速效磷含量与其他三种林地模式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三种林地模式在0.25mm、1—2mm团聚体平均速效磷含量中的差异不显著;四种模式各粒径土壤团聚体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为:0.5—1mm、1—2mm、5—7mm粒径土壤团聚体速效磷含量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0.25—0.5mm、2—5mm粒径土壤团聚体速效磷含量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呈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兼容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Malmquist指数法和Tobit面板回归模型,使用淮河生态经济带38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的相对效率并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整体不高,不同地区的效率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农业用水效率10年间呈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用水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效灌溉指数和资产投资力度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别设对照(N0)、1.5 g·m^-2(N15)、3.0 g·m^-2(N30)、5.0 g·m^-2(N50)、10.0 g·m^-2(N100)、15.0 g·m^-2(N150)、20.0 g·m^-2(N200)和30 g·m^-2(N300)(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素(NH4NO3)梯度和模拟夏季增加降水100 mm的水分添加交互试验,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相反,土壤pH值呈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多酚氧化酶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N150、N200和N300)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碳含量,微生物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水分添加能够减缓氮素添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草原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间关系密切,过氧化氢酶与全氮、总有机碳、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呈负相关;微生物量碳与过氧化氢酶呈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干旱所引起的水分胁迫是限制植物分布和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世界上有近1/3地区的农业生产经常遭受到干旱的威胁。我国广大的西北地区,尤其是青海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除了遭受干旱的制约以外,还受到高寒的限制。因此,研究青海高原高寒、干旱条件下,高寒草甸植物对不同水分状况的生理适应性响应和抗逆性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青海高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溶出法除盐技术治理农田盐渍化土壤的效果,为灌排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通过土柱除盐实验,探讨了通过地表面盐的运移规律,并根据物质扩散方程构建了数学模型,将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型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在盐溶出过程中,越靠近地表面的土壤盐浓度下降越显著;冠水在静止状态下,铅直方向存在浓度梯度,冠水深越小达到全域混合状态的时间越短;溶出的盐分在冠水中达到均匀混合状态时,只要准确求得溶出系数α,即可利用该模型预测溶出盐量及土壤中盐浓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调查新疆含油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通过日常监测报告分析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并对比各技术的处理成本。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热洗与热解处理技术在新疆较为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完全处理的成本在380~760元/t左右;微生物处理技术体系发展不完善,由于其易受菌种的配伍性、环境温度、土壤pH值等因素影响,处理效果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8.
消化/剩余污泥水分扩散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递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干燥温度、污泥厚度及其种类3个主要因素对污泥水分扩散的影响,干燥温度设为30℃、40℃和50℃,污泥厚度设为1.3 cm、2.6 cm和3.9 cm,分别考察了消化和剩余两种污泥的干燥性能。利用实验数据获得两种污泥的有效质扩散系数,采用因次分析法建立了它们的水分扩散通量的准则关系式,通过实验研究两种污泥的水分扩散通量随干基含湿量的变化规律,并获得了两种污泥的水分扩散通量的经验公式。实验结果显示3.9 cm厚的消化污泥在40℃条件下的干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氮磷养分配施对土壤碳氮特征及叶用枸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不同养分配施措施对土壤碳氮特征及叶用枸杞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该区域叶用枸杞高效可持续生产管理模式。结果表明,随着养分浓度的增大,各层次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类似。与对照相比,水肥一体化施肥增加了0~20cm和2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但随着土层深入,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整体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对照处理硝态氮呈现增加趋势,4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达最大。在水肥一体化N2P3处理下,叶用枸杞叶芽产量最高。研究确定,N2P3处理的"少量多次"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是叶用枸杞生产区最佳的农业高效高产的水肥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酸雨条件下城市农业土壤镉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成都市典型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成都市降雨特征,模拟一定范围pH及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配制成母液开展酸雨淋滤实验,以确定酸雨中影响土壤重金属元素镉溶解度的关键因素,探明其对镉释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酸雨加速了土壤镉的释放。不同类型土壤在同一酸雨条件下,镉的释放速度和最大释放量也不同。酸雨pH值和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对镉释放的影响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