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00m~3液化气球罐进行开罐检验时发现的焊缝内表面裂纹的成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球罐的宏观检查及材质分析、裂纹产生的环境及机理分析;同时对球罐安全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某年产10万吨合成氨的中型化肥厂,现有两台氨合成塔。其中一台氨合成塔于1996年10月投入运行。该塔设计压力为32MPa,操作压力为30MPa,设计温度为200℃,塔体内径垂1000mm,壳体由多个层板包扎的简体和两个锻件组成;内筒材质为16MnR,钢板厚度22mm;层板材质为15MnVR,钢板厚度为6mm;筒体与锻件法兰连接厚度为114mm,简体高度为14650mm。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国内某啤酒企业平筛工艺过程除尘系统新鲜谷物粉尘爆炸特性,采用1.2 L哈特曼管式粉尘爆炸试验装置进行试验,以研究其粉尘粒径、质量浓度、含水率因素对谷物粉尘爆炸压力(P)及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 P/dt)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谷物粉尘爆炸下限(LEL)质量浓度为125~166.67 g/m~3,质量浓度为291.67g/m~3时存在最大爆炸压力P_(max)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 P/dt)max,分别为1.81 MPa和10 MPa/s;d P/dt与P变化具有相似性。谷物粉尘粒径由98~105μm增加至180~1 250μm,其LEL质量浓度由50~58.33 g/m~3增加至141.67~150 g/m~3,且P由0.90 MPa降低至0.72 MPa;含水率由6.39%降低至0(绝对干燥)时,P由1.3 MPa增加至2.1 MPa。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火灾中球罐应力场分布情况,找到球罐失效破裂条件,以液化石油气为研究对象,基于球罐稳态热响应,通过ANSYS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充装率85%的液化石油气球罐最高温度部位出现在气相区,约619.66 ℃;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气液交界处,约615.18 MPa;得到球罐破裂失效时温度值和应力值,并设置2次预警值。研究结果可为液化石油气储罐失效预警提供参考和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容积为1000m~3的某缓冲气体球罐进行在线声发射检测,通过综合分析其在升压和保压过程中的裂纹声发射信号特征,并利用诸如TOFD、UT等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复验,确定缺陷的类型和几何尺寸,并结合对缺陷形成原因的推理,最终完成对球罐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6.
对在用氮气球罐全面检验时,通过无损检测发现罐体焊缝内存在多条裂纹,文章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焊缝修复和保证球罐使用性能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桑木粉尘着火敏感性以保证安全生产,采用标准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和热板测试装置系统地研究粉尘粒径、粉尘云浓度、喷粉压力、堆积厚度对粉尘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条件下,粉尘粒径从80减小到140目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480℃降至450℃;粉尘云质量浓度从212 g/m~3增加到1 696 g/m~3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490℃到470℃;喷粉压力从0.02 MPa增加到0.1 MPa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500℃到485℃。堆积厚度为5 mm,粉尘粒径从80目减小到140目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60℃到325℃;粉尘粒径为100目,堆积厚度从1 mm增加到7 mm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90℃降至340℃。在同一粒径范围内,桑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比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高120℃。因此,木材加工企业在防爆电气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相应木粉尘最低着火温度值,同时应在生产中采取措施避免粉尘堆积。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LPG)泄漏扩散受风速、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其中风力作用对泄漏扩散过程的影响最明显.为研究风速对LPG球罐泄漏扩散的影响规律,以1000 m3球罐为原型,首先建立LPG球罐泄漏扩散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计算,其次建立不同风速下LPG球罐泄漏扩散的FLUENT数值模型,结合理论计算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业生产中的酚醛树脂粉尘爆炸问题,运用20 L近球形粉尘爆炸特性测试系统,测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酚醛树脂粉尘的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等爆炸特征参数,分析不同质量浓度与其之间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出相应爆炸指数,对爆炸危害等级进行分级。实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粉尘云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为10~20 g/m~3;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关系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并同在200 g/m~3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64 MPa,82.5 MPa/s,22.4 MPa·m/s;其粉尘爆炸危害等级为S_(t2)。  相似文献   

10.
在对4台2000m~3 07MnNiVDR丙烯球罐首检时发现焊缝表面存在多处表面延迟裂纹,根据延迟裂纹产生的机理,对球罐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导致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规范和现场施工经验,提出了一些预防裂纹产生的措施和施工中容易忽视的管理要点,为今后此材质球罐的制作和使用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事故概况 1988年10月21日晚,上海某石化厂油品车间球罐区对914号球罐进行开阀脱水操作,操作人员未按规程操作,在未关闭球罐脱水包的上流阀时,就开了脱水包的下游阀,在0.4MPa的压力下,边进料边脱水,致使水和液化气一同排出,通过污水池大量外逸。25分钟后球罐区门卫发现跑料,立即通知操作工关阀,此时有9.7吨液化气跑漏。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1系列冷凝水闪蒸器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爆炸设备及其相关工艺爆炸设备(Nt112)性能参数:Nt112是1类压力容器。该设备设计压力0.6MPa,设计温度165℃,规格为φ2500×6916,壁厚12mm,容积30m~3,介质为蒸汽和冷凝水,主体材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12月11日,新疆某医院发生一起氧舱起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由于现场情况较为复杂,起火原因至今尚未定论,但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事前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事发时未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最终导致贻误了最佳救援时机。1氧舱基本情况舱室容积:2.86m~3;设计压力:0.22MPa;工作压力:0.2 MPa;设计温度:常温;治疗人数:2人;,舱体主尺度:1100×3200 mm;开门形式:氧气驱动啮合式外开门。  相似文献   

14.
大型真空球罐的主要失效模式为薄壳屈曲失稳,开孔处是球罐的薄弱环节。接管厚度、开孔直径、开孔数量及开孔位置均能够影响球罐的抗失稳能力。本文以容积为18000m~3的大型真空球罐为例,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研究了不同接管厚度、开孔直径、开孔数量及开孔位置对大型真空球罐抗失稳能力的影响规律,有望对大型真空球罐的开孔结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某公司垃圾焚烧1#炉在运行时凝渣管左数第15根爆开断裂,(即凝渣管,规格为φ89×6mm),造成正在排渣车间检修2#炉的人员受伤事故。该焚烧炉型号为SLC450—6.5/450,额定蒸发量为47t/h,设计工作压力为7.75MPa,允许工作压力为6.5MPa,额定出口温度为450℃,允许工作温度为450℃。该焚烧炉于2004年9月制造。投用至今约4年,燃料为当地收集的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6.
正兰州石化公司甲乙酮装置球罐区,现有12具400 m~3的球罐,于2004—2009年,分3批安装投用。该罐区主要危险化学品有: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烯、顺丁烯、反丁烯,都属于易燃易爆介质,一旦泄漏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球罐区输转涉及助剂厂两套3万吨/年甲乙酮装置和顺酐装置,当一套甲乙酮装置停工检修时,顺酐装置和二套甲乙酮装置可能还在使用,12具  相似文献   

17.
1992年3月20日,四川省威远钢铁厂1号高炉(87m~3),在富氧鼓风试验送氧调试中开启氧气总阀时发生剧烈爆炸,致使在场人员全部受害(死亡14人,重伤3人,轻伤6人),炸毁氧气总阀和阀后近1m的不锈钢管。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1)开启氧气总阀时,阀前与阀后压差过大(阀前压力2MPa,阀后为0.1MPa),违反了冶金部《氧气安全规定》中“直径大于70mm的手动氧气阀门,只有阀门前后压差小于0.3MPa才允许操作”的规定。 (2)由于压差过大,开启阀门时氧气流速极高,加之新安装的管道内存在铁屑、焊渣等杂物,又无接地装置,管道脱脂也未  相似文献   

18.
电炉在冶炼过程中,由于炉料的加热、熔化和化学反应,炉内形成一定的压力,导致烟气和粉尘从电极周围的间隙、炉门和炉口缝隙处冒出。一般,每冶炼1t钢产生800~1000m~3温度为1200~1300℃的烟气,2.5~12.0kg的烟尘,烟气含尘浓度为4.5~8.2g/m~3,吹氧时高达20g/m~3。粉尘的粒径,小于5μm的占80%~90%。这种烟尘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某自备电厂1台410t/9.8MPa锅炉,在2000年8月进行定期检验时,超声波探伤发现汽包一环向焊缝的下半部,距中心水平轴下方约520mm处有一处超标缺陷,缺陷为距离汽包外表面15和20mm,长度为51和68mm两条超标缺陷。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爆炸造成伤亡事故是罕见的。1987年9月4日2时15分,枣庄煤矿东井矸石山发生爆炸,爆喷出炽热物约618m~3,覆盖面积约16600m~2。造成枣庄市煤矸砖一厂职工8人死亡、16人受伤的重大恶性事故.一、事故经过9月3日19时,枣庄市区开始降雨,至翌日2时降雨长达7个小时,降雨量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