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中,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合力完成的乡村自我蜕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物质与精神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以"美丽就是经济、乡村就是风景"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特色实践。本文分析了滕州市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特色,探讨了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因素,并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艾鑫 《环境保护》2021,49(8):64-66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美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导向。本文把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态美学在实际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健康审美品位、审美能力的同时,把乡村景观各要素统筹协调,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为建设美丽东北、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春日和煦,阳山县黎埠镇处处鸟语花香。这个山区小镇,每逢节假日都能迎来不少自驾游客。近年来,黎埠镇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升温,在美丽乡村建设"竞比"中,黎埠镇被认为是推行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乡镇之一。如今,美丽乡村建设在清远已成遍地开花之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一些地区对乡村振兴认识仍不到位,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缺乏系统性方案,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本理念为指导,找准定位、明确思路、系统推进,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本文在阐明乡村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生态战略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按照"点、线、面"系统推进的思路提出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中国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由此拉开了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历经15年奋斗,浙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实现基本覆盖,规划保留村实现农  相似文献   

6.
自新农村政策实施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对于我国缩小城乡差距,解构城乡二元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成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推动力。但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大气污染严重,规划欠缺整体化等。本文将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美丽中国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以及路径。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目标,浙江仙居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龙头带动社区参与保护、共促发展方式转型,构建了以绿色公约、绿色资产清单、绿色货币为标志的"三绿"治理机制,与国家公园产品品牌增值体系一起初步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使乡村振兴的绿色化道路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8.
朱江 《环境保护》2023,(13):66-67
<正>乡村振兴背景下,将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既可以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待,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乡村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研究》是由李莉著,2021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著作。该书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科学规划乡村景观,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着力打造自然、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夯实乡风文明基础。通读全书,其特点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逐步发展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道路,以先进的理念发展生态宜居乡村,看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性,这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程》2021,39(1)
<正>在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驱动下,打造兼具视觉美、生态美与文化美的乡村景观,有利于构建打造宜人、宜居、宜游的乡村空间,增强乡村的温馨感和谐感。因此,应当重视乡村景观规划,以期实现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图一为某乡村民俗广场景观设计。如图所示,该乡村民俗文化广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位于乡村空间的一片空间地带,紧贴生活区域,集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加入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当地的农耕文化元素,营造了美丽舒适的乡村景观环境。具体而言,在广场内部景观设计方面,汲取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手法,打造出体育运动区、民俗文化展示区以及舞台区三个空间区域,各个区域相互分离又相互关联,错落有致且变化丰富,使乡村景观功能更为多元。广场周围种植大量本土植物,  相似文献   

11.
<正>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在惠州的具体化,惠州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关心的农村垃圾、污水、绿化问题,统筹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逐步实现"今年见成效,2017年水变清、村变绿,2020上水平、上档次"的阶段性目标。——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  相似文献   

12.
薛荣娟 《环境工程》2022,(5):266-267
<正>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我国愈发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致性,坚持在各个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多年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为了平衡该矛盾并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战略被提出并投入实践,成为美丽中国视域下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之路。本文将结合《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十讲——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一书,思考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现实意义,并基于对部分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推动乡村发展与生态治理的融合,以期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区各部门也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19年来,福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生态乡村建设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护广大百姓生活以"绿水青山",促广大农村发展以"金山银山"。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位,水、大气等生态环境指标全  相似文献   

15.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亦是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让记忆中的那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记忆重现,重庆市渝北区一直在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环境优美,让乡村颜值更高"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山水田园映衬着农家村落,顺着洁净的小道来到龙潭子彭家大院,这里村落古  相似文献   

16.
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农村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演变,从引导、实施、激励、制约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政策与实践经验,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坚持科学规划,强化统筹协调,实施奖励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完善投资方式,以期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赢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乡村传统中有三件大事:建房子、娶媳妇和生娃娃,而房子是后两件大事的前提和舞台。房子曾是一辈子的事,古人云:道旁结屋三年难成,它承载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搭载着国人的许多乡愁。当下,华夏大地,大江南北,广袤农村环境保护得到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方向明确,路该咋走?美丽乡村的房子应是啥样?如何守住正在消逝的村庄和乡风?任卫中,一位钟情泥土的乡村赤脚建筑师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乡村污水治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逐年深入,建管成本和运行效果等多方面考虑因素已经逐渐作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污水处理分散与集中模式选择作为影响建管成本和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焦点领域.本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设施建设难易程度及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建立基于多约束条件下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分析算法,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成本数据库,实现了设施建设运营成本自动计算.此模型算法应用于美丽乡村污水建设模式选择中,从乡镇尺度解决了农村污水“收集与分散”的问题,为加快推进通州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安作为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宜居乡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关键。怎么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成为摆在广安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乡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守护和营造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本文在研究政府生态责任发展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将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置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剖析了乡村振兴中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