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生态省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汇合,它在产生背景与理论针对性、具体内容、指导思想等方面超越了以往的生态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创建生态省,需要具有世界意识、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前瞻意识。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性、协调性,将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陆地和海洋,开启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法律与标准管理、经济与生态管控、陆地与海洋防治、督查与调度督导、科研监测支撑、企业与公众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角度,提出加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刻认识、学习和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不仅是全面系统学习与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的深切呼唤和实践的强烈呼声,它要求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处置措施方法简单,不断形成促进生态文明蓬勃兴起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张占斌  王茹 《环境保护》2019,47(17):14-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进行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表现出人民性、科学性、系统性、战略性、历史性和全球性六大特点。从价值意蕴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最新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旗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架构解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三大时代价值: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的理论价值;二是解决中国当代资源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的实践价值;三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理念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继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后我国又一大重点建设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文明思想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内容和新要求,思政教育不能单纯以课堂理论教育去实现,需要高校通过生态理论和实践融合教学,培养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生态文明融入思政教育是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与"生态野蛮"相对立,与我国现实发展相呼应,与内在需要息息相关,能够纠正无节制的欲望与错误的发展路径,避免人们陷入生存危机,促使生态环境优化、美化、绿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推进者,高校思想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8.
罗京宁 《环境工程》2023,(3):296-297
<正>目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但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于让人们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发展,自觉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个人素质。由王雨辰编写,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思想源流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分析了生态文明思潮的兴起过程,讨论了世界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理论,重点构建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并针对全球环境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及事实依据。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外部环境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从生态教育、生态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支撑体系等方面讨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包天祥 《环境工程》2023,(7):339-340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经过生态建设人员的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工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不断降低,空气指数明显好转,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湖泊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思想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普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增强;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保护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使得工农业生产活动的节能、减排水平大大提升。并且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不断深化对人类、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和谐性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对如何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做出的新结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是生态文明的三个核心维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其是工业文明之后的另一大社会文明形态,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其要求在生产和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绿色生产等工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成果,其提示着我国生产从传统的粗...  相似文献   

13.
<正>主题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阐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赵建军教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赵建军教授指出,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的三维架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下的表现,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科学引领。他认为,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也恰恰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所在,因此只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政策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简称“‘两山’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梳理了“两山”理论的发展脉络;研究了推动“两山”理论实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从生态环境质量差距、“两山”转化通道、制度体系建设、利益引导机制等方面分析了践行“两山”理论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动“两山”理论实践的五大机制建议.建议:①建立绿水青山保护机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守好生态家底.②建立“两山”转化机制,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引导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打通“两山”转化通道.③建立责任机制,通过严格制度落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推动公众参与履行绿水青山保护责任.④建立生态核算机制,包括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继续推动绿色GDP核算,开展生态资产核算.⑤建立“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反哺机制,包括建立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金融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现象频发,人们已经深刻感受到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生态环境问题一跃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相关论文和专著也接连问世.不同于过去局限于伦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理论,学者万希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以社会整体结构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和探究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展开的社会批判及其理论建构,并且指出这些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的反生态性的特点,以此来论证生态系统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一种无法避免的形式.这种以社会制度贯穿始终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进行的理论分析,不仅有利于明晰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还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有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观点,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需要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制度建设完善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去解决生态问题;摒弃以奢侈消费和高消费为特征的异化消费行为,树立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殖民主义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采取相应对策;秉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4,(1):5
正过去的2013年,是生态文明的幸福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号角,更带来了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福音。生态文明自在我国提出以来,历经风风雨雨近10年的探索实践,对生态文明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扩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方法也不断成熟和创新。而今,生态文明将与改革同行。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2,(15):2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2日在甘肃行政学院隆重举行。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从5个方面展开讨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绿色新政与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国内研究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及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劳动是人类基本的行为,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都是人类劳动结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以求促使学生具备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各项事业开展的前提,劳动教育应该与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起来,赋予劳动教育生态文明理念,两种教育相互融合、促进,开展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