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功能区补偿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补偿法律制度是落实我国主体功能区布局战略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内容虽已比较系统丰富,但在补偿主体制度、补偿标准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生态补偿的主体,优化生态补偿的标准,健全生态补偿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在我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在法律规制方面一直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文章认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首先应厘清其法律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目前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运行的现状,揭示其还存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缺失、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公民环境意识淡漠等问题,近而提出应从立法方面规范生态补偿法律行为、实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普及环境意识,推进公共参与制度等方面来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达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流域综合管理中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是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对河流进行综合管理的基本单元。由于流域同时具有自然水文特征和经济社会属性,因此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流域不仅涉及不同区域的不同主体,而且涉及多种交叉利益,流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流域内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而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内多元利益协调的一个有效经济手段。文章在阐述流域综合管理目的、方法、内容和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虽然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生态补偿性质、基本原则、生态功能价值、实体制度和程序制度等规定不明确的缺陷;针对存在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2014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紧随其后,2014年5月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彰显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生态补偿这一法律制度的重视.农业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的一个具体分支,法律制度的建设,将对当前中国日趋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供一个现实的解决路径.文中找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意见,为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6.
李华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9,(8):23-25
生态文明缘起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指导下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一般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流域以及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呼吁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破坏也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为了有效恢复和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为之献计献策,其中讨论得较多的是如何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文章就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须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效微薄之劳。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补偿应当由专门的法律制度调整,我国目前针对该问题的实体和程序立法缺位严重,监管也不到位,尚未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法规体系,需要出台专门的海洋生态补偿规范,并从完善实体、程序和监管相关立法等多方面进行解决。长期以来,我国较偏重于陆地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而忽视 相似文献
11.
构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协调调水沿线各方利益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本文从分析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特征出发,探讨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政策法规进展,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阐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设想,并从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生态补偿标准以及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明确了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新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了国外的欧盟、美国、德国-捷克以及国内的浙江省、深圳市和苏州市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常州市的借鉴和启示,主要包括:依靠政府的大力推动、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度,为常州市生态补偿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组 《环境保护》2007,(7B):53-54
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组,旨在就建立生态补偿的国家战略和重要领域的补偿政策等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具体建议,本文所介绍的流域生态补偿就是课题组的研究专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伦理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补偿遵循“谁破坏,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是符合生态伦理学原则的。发达国家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国内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负有责任和义务,国家应从宏观调控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贫困地区居民以更多的补偿。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法,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进化博弈模型,研究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因素的动态博弈特征。结果表明,在上下游的环境责任协议制度中引入激励机制—监督惩罚成本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利益相关者最终进化成哪种策略取决于对下游地区补偿不能及时到位的行为的惩罚力度(即监督惩罚成本的大小)、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量以及上游因损害生态资源而给下游地区的赔偿量。通过调整这三个关键因素,可促使(保护,补偿)成为纳什均衡,从而有效地激励人们从事生态投资并保持这种投资的持续性,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两山”理论为新时代做好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和重点。环境监测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生态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生态环保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文章根据“十三五”期间黄柏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资料内容,深入分析了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质在流域治理新机制下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了生态补偿机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难点,并详细地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