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江西省2012—2014年监测的4 781个具有代表性的通信基站电磁环境数据统计,从行政区域、城乡环境和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江西省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质量与管理现状。结果表明,江西省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影响整体控制在较低水平,98.7%的通信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4.0×10-2W/m2,可同时也面临部分通信基站周边公众活动区域电磁环境强度较高、电磁环境整体水平快速增强、中心城区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管理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电设备和无线通信服务的增长导致城市电磁环境水平逐渐升高,对人体健康和电子系统正常工作构成潜在威胁。于2021年对北京城区约407 km道路上的28 578个采样点进行电磁环境监测,89%的采样点电磁环境水平在3 V/m以内,但存在少量电磁环境水平高于12 V/m的采样点。结合进一步频谱分析发现,地理坐标为116.48°E、39.91°N附近路段电磁环境水平超出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要求。此外,利用关联分析经典算法Apriori对电磁环境和人口热力的关联规则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电磁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往往具有极高等级的人口热力,从而为电磁环境风险的快速判别提供参考。建议重点加强对人口热力极高区域的电磁环境监测,同时持续关注城市电磁环境变化趋势,以实现对电磁环境风险的及早预警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我国电磁环境管理的需求,分析了现有电磁环境标准的制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具有5个不同层次的电磁环境标准体系,包括电磁环境质量标准、电磁辐射排放(控制)标准、电磁环境监测标准、电磁环境基础标准和电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根据标准的定位、作用、特征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电磁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各类无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公众曝露于环境中的电磁场辐射的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对人体健康风险的担忧促使诸多国家和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制定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电磁环境的空间分布也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数据。于2019年10—12月对北京市中心3个典型商区的电磁环境进行了测试,测试频段为10 MHz~8 GHz,属于射频范围。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测试区域的射频电磁环境空间分布地图。对测试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测试区域的射频电磁环境水平主要分布在0.5~2.5 V/m,随空间距离变化较为剧烈,总体上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要求。建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射频电磁环境进行持续、精细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电站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布点方案普遍存在的效率不高、科学性不足等问题,以某50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选址为例,通过建模仿真得到该变电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空间分布,并实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统计该变电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变电站空间场强分布特征的自动监测站布点方案,建议优先在场强中位数分界线附近区域布点,以更好地反映变电站电磁环境。研究结果可指导变电站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选址,提高变电站电磁环境监测布点的科学性,提升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电磁环境水平及影响,开展了电磁环境水平调查,以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点位为调查对象,2013—2021年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射频综合电场强度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平均值从2013年的0.54 V/m上升到了2021年的1.31 V/m,但所有监测点位测值均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载核辐射监测及气溶胶采样系统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旋翼式无人机平台挂载机载式γ谱仪、气溶胶采样器及相关监控设备,在稳定风场下开阔平坦场地,对特征金属颗粒物随炸药爆炸后形成的气溶胶进行空中烟云跟踪取样及巡测,测量环境核辐射水平。结果表明,通过8次爆炸物气溶胶跟踪采样,以及放射性点源探测试验,证实旋翼式无人机空中气溶胶取样及对辐射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已建成运行的3座750 kV超高压变电站附近的电磁环境水平进行分析,阐述新疆750 kV超高压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电磁辐射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9.
就城市空间电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电磁辐射的来源,探讨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对电磁环境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电磁污染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与关注;该文针对城市电磁环境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和GPRS无线传输技术的城市电磁环境网络监测系统的构想,并对系统结构及其所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