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后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方法。该手段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公开来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从而促使污染者重视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文中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和类型作了简要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环境导报》2000,(6):39-40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媒体传播工具的加强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已成为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市场经济手段后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具体包括自愿公开、协商公开与被迫公开三种形式,目的在于公众参与。20多年来,中国制定了多项环境管理制度,起到了良好的环境管理效果。其中一些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与信息公开手段的运用密切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信息公开 1991年我国在亚洲银行提供赠款的环境影响评价培训项目中首次提出公众参与;1993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  相似文献   

3.
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环境管理的重要辅助性手段,江苏省在环境公开信息方面先后制定了《江苏省环境保护政务公开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全省环保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江苏省环保厅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试行)》等制度规定,并积极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益经验。本文在对江苏省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现实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浅谈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是通过社区和公众的舆论,使环境行为主体产生改善其环境行为的压力,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信息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促进政府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促使污染者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其环境行为。本文将对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与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辅助手段,深圳市立足城市之先,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研究深圳市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存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以提高公民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落实水平为目标,从观念、立法、技术指引和参与形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深圳市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管理实践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摘要:欧盟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具有以下特点:明确对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的保障;强调政府等公共机关的责任,督促其主动地收集、整理信息,并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信息;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采取强制性与自愿性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主导力量也不限于政府及公共部门,企业、社会力量亦发挥突出作用。公众只有充分获取环境信息,才能充分参与环境管理。欧盟在此领域立法和实践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公开环境信息的世界性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利益群体,具有最强的动力和最大的积极性,通过公开环境信息让公众了解并参与监督及管理,是促进污染削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是当代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象征。2012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增加了有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环境参与的内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界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拟结合《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对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公众参与的立法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9.
钱水苗 《环境保护》2014,(14):59-61
浙江省嘉兴市以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公众环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出发点,构建了环保联合会、环保市民检查团、市民评审团、专家服务团等"一会三团"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新模式。但环境执法公众参与仍面临着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形式单一、信息公开力度不足等问题,应尽快出台公众参与配套法规,明确公众参与法律效力,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以实现公众参与从末端参与到环境执法全过程参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2,(3):12-13
继续推进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战略中,最有力的部分之一就是其在各个层次上的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以及环境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这一工作必须继续下去,将重点放在扩大环境问题的参与面,不要仅限于东部比较富裕的地区。控制手段。对于点源污染的管理与控制,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多基础政策与手段,这些对于高度有效的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未来的重点工作将包括:  相似文献   

11.
China’s 2007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is widely considered as a milestone in the country’s information policy history and is praised as a “sunshine program”.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ecree was the first to operationalize these general regulations into a sector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n environment.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bout six months after the Decree took e ect on May 1, 2008. Through reviewing the websites of all 31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s and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ducting an experiment with actu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quest, an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all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s, this article conclud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still falls short. Future improvements should focus on further publicity of the regulations and decree to enh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f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s and best practices among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s, and on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信息公开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环境治理手段,也是我国建设"阳光政府"的基本要求.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施2 a后,针对31个省级、5个计划单列市和27个省会城市环境保护局落实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和行动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资料调查、实际公开申请和深入访谈,全面评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实施的有效性,以期为该办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对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科学决策、环境监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网站是目前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最主要渠道。该论文以南宁市为例,分析环境保护部门如何通过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尤其是加大污染源监管环境信息公开力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于江西省工业园区环境信息的公开,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实现不同园区间环境业绩的比较,促进工业园区自主环保、积极引导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工业园区在全国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江西省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内外导则编制研究情况,重点对导则主要技术内容和分类进行说明,分析了导则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重点谈环境执法和监察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公众参与已成为当前环保战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环保能力建设对于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南京市环保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绿色发展、政府简政放权、环保监察监测垂直化管理等新形势下,对照国家环境监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南京市环保能力相对不足.文章基于南京环保统计数据,采用SWOT分析法对南京市环保能力建设情况进行研究,从源头减缓、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管理机制改革、技术支持、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本文阐释了公众参与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向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效性的具体实施对策,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充分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通过环境信息公开、扩大参与范围、加强监督管理、细化程序、提高环境意识等方面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