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目前,地下空间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十分普遍,一般内部较为封闭、结构比较复杂,纵深空间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火势的蔓延和烟雾的聚集,给灭火救援工作增加了巨大的难度。文章根据地下空间建筑火灾发生事故的特点,分别从火势蔓延、浓烟毒气、人员疏散以及消防扑救工作的难度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针对火灾扑救方面的措施,以期对相关单位开展地下空间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这几年,全国各地群租房火灾不断,时有人员伤亡,其原因就在于群租房格局复杂。多用简易木质板等非阻燃材料分隔空间,再加上居住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短短几分钟时间大火就会迅速蔓延。逃生难,搜救难。大兴11·18火灾的起火部位为起火建筑地下一层冷库,排除人为放火嫌疑。起火原因系埋在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属于电气线路火灾,遇难者死因均系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中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阻止火势蔓延,将火势控制在局部空间内,从而为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中主要存在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规定、防火分隔构件选用不合理、  相似文献   

4.
<正>6月25日下午3时,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街道日购商城地下卖场突然响起刺耳的火警声,"B034商铺发现火情""人员疏散组人员就位""消防灭火组到达现场"……2分钟后,对讲机中7个应急处理小组的应答声此起彼伏,各项预案分工得到了快速执行。应急广播中反复播放:"顾客们请注意!我商城地下二层发生火灾,火势已得到控制,请您不要惊慌、不要乱跑,按照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国城市总体建设呈立体式扩展,高楼大厦林立,地下空间被广泛开发利用,地下交通、地下商服、市政工程等工业民用建筑层出不穷。地下建筑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因其结构复杂,环境密闭,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烟火易蔓延扩大,疏散逃生极为困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地下建筑火灾发生后,如何灭火、怎样救援,是城市消防面临的新课题。地下建筑特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难题的重大举措.地下空间的大面积开发利用,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当属消防安全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远远多于地面建筑,尤其是地下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避难和扑救的难度远大于地面,造成的损失也将大大高于地面.因此,深入分折地下空间火灾的特性、成因,研究防火对策,是目前加强地下空间消防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人员聚集的大型建筑物中,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能否在安全疏散时间内撤离火区,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人员伤亡,一直是建筑火灾应急救援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以地下商业街为例,应用群集疏散行为模型,对人员疏散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通过火灾时期人员密度变化对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影响分析研究,合理确定了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控制人员密度临界值为0.7人/m2,其研究成果对大型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3月初,汉中留坝县江口镇沙岭子村纸房沟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较大,火势猛烈,火情发展严重危及村民安全。3月7日18时35分,汉中市委、市政府命令市公安消防支队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参与森林火灾扑救。支队领导亲自带领各战斗小组赶赴现场指挥扑救沿途余火,组织人员在火场外围开辟隔离带,确保明火不扩散,人  相似文献   

9.
正3月初,汉中留坝县江口镇沙岭子村纸房沟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较大,火势猛烈,火情发展严重危及村民安全。3月7日18时35分,汉中市委、市政府命令市公安消防支队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参与森林火灾扑救。支队领导亲自带领各战斗小组赶赴现场指挥扑救沿途余火,组织人员在火场外围开辟隔离带,确保明火不扩散,人  相似文献   

10.
宋宁 《安全》2008,29(4):53-5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塑料等化工建材大量使用,建筑内部装修采用的易燃、可燃材料越来越多,相应地增大了建筑物引发火灾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势迅速蔓延扩大。从最近几年建筑火灾的有关统计资料来看,建筑内部装饰装修使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对火十分敏感的普通材料,许多建筑火灾都是由内部装修开始扩大蔓延的。  相似文献   

11.
谗猫  泛泛 《安防科技》2013,(1):38-38
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假如火灾初起时就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去扑救,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关闭房内所有  相似文献   

12.
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一定不要慌乱,保持头脑冷静。主要脱险途径有:1、拨打“119”电话报警,告知准确的火灾地点和火情,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如果声音实在不易被人听见,也可用手电筒发光、挥动鲜艳的衣物或向楼下扔东西等方法,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2、冷静地判明建筑物内安装的疏散指示标志的指向,与被困的其他人员有序向安全地带撤离,千万不要搞错方向,更不能前推后拥,造成恶性踩踏事故。3、切断电源,以防电线着火助长火势蔓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4、在保障自身安全条件下,利用附近现有条件灭火,疏散物品,切勿贪恋财物。5、逃离火灾现…  相似文献   

13.
发生火灾后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火灾发生后,不能不顾具体情况随便开启门窗.因为一旦门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会迅速发展,且由于空气的作用,火焰会很快向外窜出.如果人在屋外,当屋内已出现火光,说明火势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随便开门.这时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待门稍一开启后,立即进去灭火.如果火势已很凶猛,徒手人员切不可开门进入.  相似文献   

14.
发生火灾后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火灾发生后,不能不顾具体情况随便开启门窗.因为一旦门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会迅速发展,且由于空气的作用,火焰会很快向外窜出.如果人在屋外,当屋内已出现火光,说明火势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随便开门.这时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待门稍一开启后,立即进去灭火.如果火势已很凶猛,徒手人员切不可开门进入.  相似文献   

15.
诱发高大空间建筑火灾的因素众多。高大空间建筑因为建筑体量大且结构复杂,人员疏散、通风排烟、灭火供水困难,受火灾蔓延速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的难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常常不可估量。掌握高大空间建筑灭火救援的关键技术,强化防火意识,推进新型智能化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协助高大空间建筑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本文简要分析高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成因和灭火救援的难点,探讨消防员灭火救援关键技术及应用,希望对高大空间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都市中,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天际线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休闲的空间。然而,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和人员密集度高,一旦发生火灾,其对人员生命安全和建筑财产的威胁将显著增加。因此,如何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科学应用防火技术,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探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防火技术的措施,确保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最大程度降低潜在损失。  相似文献   

17.
汪可兵  王海燕  冯超 《安全》2012,33(8):52-53
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高度和结构方面更加复杂,其自身潜伏的火灾隐患更为严重.加之当前消防技术条件的限制,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难度很大.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复杂、隐患多 高层建筑往往配备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内部集中铺设大量电缆、电线,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极易引起电表烧毁、电线短路,导致火灾的发生;其次,高层建筑往往采用大量的装饰材料,数量多、面积大、种类众多,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且大多数防火性能较差火灾一旦发生,这些易燃的装饰材料便会成为加速火情蔓延的媒介,使火情迅速扩散.  相似文献   

18.
黄白蓉 《安全》2007,28(11):53-54
在高层民用建筑和复杂的多层民用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完善的消防电气系统对于保证消防用电设备的可靠运行、人员和物资的及时疏散以及烟气和火势的有效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层经营性自建房建筑结构及火灾荷载特点构建典型建筑全尺寸模型,进行火灾动力学模拟分析及拓展研究,以提高火灾初期处置效能。设置系列火灾模拟场景输出表征项,采用雷达图等方式量化对比不同初期处置战术措施效能。结果表明,自建住宅因多层、内设楼梯井等建筑结构特点,火灾过程中热烟气易在楼梯井、采光井等结构内大量蓄积。在建筑二层或以上空间有人员被困的火场,二层出水冷却、破拆顶窗联用出水等2种战术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二层及以上空间温度及烟气浓度;对一层火势控制作用虽不明显,但反作用影响亦不大。一层出水冷却虽可对一层火势形成有效控制,但易驱赶、加剧热烟气向上层流动扩散,有人员被困时不利于内攻搜救。二层排烟、破拆顶窗等2种战术措施用于一层火灾荷载较大、二层以上空间已有大量热烟气聚集的火场,易引发回燃,应谨慎使用。涉及出枪射水的战术措施,建议应尽量选用能够形成较小粒径液滴的灭火器具,在压制火场火势降温、吸附烟气粒子降毒方面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春艳  王曙光  李茹 《安全》2013,(8):62-64
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我国法律法规里明确规定了相关保护古建筑的条文。由于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偏低,火灾荷载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难以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