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某皮革工业区中心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引起超标的几个主要原因为"好氧进水硫化物含量过高"、"好氧段曝气不均匀"和"好氧段碱度不够",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冬  曹思雨  王琪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588-4596
实验选用3个SBR反应器接种污水厂活性污泥,R1采用高表观气速(SGV)连续曝气,R2采用低SGV连续曝气,R3采用低SGV间歇曝气,在低碳氮比的实际生活污水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探究不同SGV曝气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经过120d的培养,R1、R2和R3中颗粒粒径分别为(754±78),(812±86),(1183±93)μm,R3的脱氮除磷效果优于R1和R2.结果表明,应用低SGV间歇曝气策略在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中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性能良好,且系统中反硝化聚磷菌(DPAO)占聚磷菌(PAO)比例为24.75%.  相似文献   

3.
杨爽  阎冬  郭常颖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6):111-115,118
通过改变CASS工艺的运行方式。采用好氧脉冲曝气,研究FND—CASS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好氧脉冲曝气对系统的脱氮除磷有显著影响。通过改变好氧脉冲曝气方式,发现好氧脉冲曝气对COD和NH3-N的去除有一定影响,对TN和TP的去除有显著影响。试验表明,本工艺的最佳好氧脉冲曝气方式为5—5(min),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32%、82.43%、80.52%和80.44%。  相似文献   

4.
污水厂微孔曝气系统工况下充氧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四期曝气池为研究背景,采用尾气法测定了微孔曝气头在实际污水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充氧性能参数,与理论清水中该值比较,评价曝气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不同廊道分布的曝气头氧传质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廊道的曝气头在一天内的氧传质能力变化不大.与清水条件相比,实际工况下曝气池中的微孔曝气头充氧性能下降较大,其中氧传质系数KLa、充氧能力OC和氧利用率Ea分别下降了43%、57%和76%.  相似文献   

5.
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纯氧曝气与空气曝气对好氧装置处理生活污水效果以及对NH3和H2S产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气曝气相比,纯氧曝气的COD去除率高2.57%,NH3-N去除率高9.59%;处理7L相同体积的污水,空气曝气吹脱出的NH3是纯氧曝气的3.4倍,吹脱出的H2S平均值为12.99 ug,远大于纯氧曝气装置的0.38 ug。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溶解氧自动监测在石化污水处理场的成功运用,并着重指出优化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参数的自动监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在缺氧池和两级好氧池安装的两套溶解氧自动监测仪,使监测人员根据已测得的溶解氧数据调节曝气量,既降低了能耗,又为好氧生物提供了优良的生活条件,使多群好氧生物的活力增强,提高了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使总排合格率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某污水处理厂运行4年多的旧盘式曝气器和同型号的新盘式曝气器为试验对象,对其氧转移速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旧曝气盘氧转移速率均明显分为两个阶段,运行了4年的旧曝气盘微孔数量减少、微孔孔径增大、气泡数量减少、气泡尺寸增大,氧转移速率比新曝气盘降低了29.2%。因此,污水处理厂在日常运行管理中要做好曝气器的保养工作,及时清洗更换破损、堵塞的曝气器避免能耗浪费。  相似文献   

8.
敞开式微气泡富氧曝气活性污泥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法在降解污水中所含有机物时,如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量,可大幅度提高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力,显著改善污水处理效率.但过去由于氧气成本高,纯氧曝气法一直处于试验阶段,未能很好地推广应用.变压吸附现场制氧可提供廉价氧气源,结合微气泡富氧曝气技术,同时实现了充氧和混合工艺,氧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显著降低了纯氧曝气处理污水的综合投资和运行成本,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曝气强度对AOA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曝气强度为2.5、3.75和5.0 m3.(m2.h)-1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AOA MBR)对模拟生活污水同时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对AOA MBR中C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去除效率均在9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加而提高,3个曝气强度下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158-164
该文以人工模拟的高C/N比(10)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缺氧/好氧交替和高曝气的运行方式,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研究了好氧反硝化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启动45 d后,出现明显的好氧反硝化过程;继续培养25 d,好氧反硝化SBR反应器的脱氮效率达到稳定。当反应器污泥负荷为0.11 kg COD/(kg MLSS·d)时,好氧反硝化SBR反应器对COD、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4.97%±0.53%)、(90.37%±5.89%)和(99.18%±0.3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可用于好氧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启动,缺氧/好氧交替和高曝气的方式可以加速好氧反硝化工艺的启动。  相似文献   

11.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探讨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ABR)推流运行时不同曝气压力下不同点位分布的溶解氧值特征;利用MABR可形成好氧/缺氧/厌氧的环境特性,针对曝气压力对MABR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借助微生物鉴定手段对MABR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曝气压力下的DO值,轴向上波动较大,径向上以曝气膜为中心向外部逐渐降低;随着曝气压力的增加,不同点位分布的DO值均提高,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当曝气压力为0.04MPa时出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最佳为74.67%。在此曝气压力下,微生物群落鉴定证明生物膜内出现了好氧-兼氧的分层现象,生物膜内由好氧菌、兼氧菌共同完成硝化、反硝化过程,主体液料由厌氧菌作为优势菌群进行反硝化作用,并且根据未检测出厌氧氨氧菌的鉴定结果排除发生厌氧氨氧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硝化效果变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生化池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好氧区末端ρ(DO)>2 mg/L时仍存在曝气系统供氧能力不足的现象,认为抑制硝化反应的根本原因是供氧速率而非溶解氧浓度(DO)。提出利用观察好氧区液面、测定曝气系统全开时好氧区末端溶解氧浓度的方法可简捷判断供氧能力是否充足。同时引入供氧速率参数,使判断更准确。更换空气扩散装置后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探讨了供氧速率影响硝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好/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整传统潜流湿地内部溶解氧分布状态,提高其对生活污水水质净化的效率,对传统潜流湿地进行了不同区段的划分及功能强化,设计了不同结构的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研究了好氧/厌氧段比例、位置及人工曝气等因素对出水COD的影响,并与传统潜流湿地进行净化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传统潜流湿地对COD的去除率为70.3%,以好氧/厌氧/好氧段方式串联采用前部和后部曝气并作厌氧处理的潜流湿地(即O-A-O强化曝气组)对COD的去除率为90.1%,比传统潜流湿地提高了19.8%;O-A-O强化曝气组平均出水浓度为17.4mg/L,不曝气的O-A-O出水COD浓度基本维持在50.0~60.0mg/L;对O-A-O前部和后部曝气处理后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0.4%和20.8%。可见,在实验条件下O-A-O强化曝气组对COD的去除率最高,结构相同的湿地曝气处理后出水水质有显著改善,在湿地前部曝气对COD的去除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溶解氧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设置0.9,0.6,0.4,0.3m3/h4组曝气量,相应的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约为2.8,1.7,0.8,0.5mg/L左右.结果表明,在好氧区DO为0.5mg/L左右的低氧条件下,通过对系统进行适当的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氨氮去除率可达98%以上.同时,由于低曝气量下混合液从好氧区到缺氧区携带的DO量减少,并且在好氧区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使得TN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高曝气量的情况.另外,由于工艺结构的特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系统可长期在低氧条件下运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曝气系统是活性污泥法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探讨污水处理厂缺氧-好氧(A/O)工艺中的曝气系统,设计一、二自由度内模PID控制器,以溶解氧浓度为曝气过程的控制参数,设计曝气系统串级控制结构,抑制曝气过程中空气流量不均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通过内模PID控制方式调节滤波参数α,并引入模糊控制策略,提升污水处理曝气系统的在线调节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吕娟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2008,29(4):937-941
分别以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多级交替序批式反应器,通过曝气时间、交替次数的调整对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最终将工艺确定为厌氧1.5 h→好氧1 h→缺氧1 h→好氧20 min→缺氧1 h一好氧20 min,即(AO)3SBR.结果表明,该系统无论对于人工配水还是实际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都很理想,对COD、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88%、89%、99%和85%、75%、99.5%.同时发现以人工配水、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的系统利用单位质量COD合成PHAs量、释磷量有较大差别,但2个系统缺氧产能效率与其好氧产能效率的比例则很接近,分别为49%和50%.  相似文献   

17.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曝气量在线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勇  彭永臻  王淑莹 《环境科学》2008,29(9):2501-2506
曝气控制是生物脱氮工艺重要的控制变最,它决定着整个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费用.应用Benchmark-BSM1平台模型对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几种典型的曝气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馈-反馈曝气量控制最优,其次为反馈控制、恒DO控制和恒曝气量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和恒DO控制相比较,出水氨氮浓度大约降低24%,最大出水氨氮浓度降低18%,曝气能耗降低9%,获得了曝气量最优控制方法以及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应采用的曝气控制策略,为了实现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硝化反应的最优控制,应同时控制曝气量和好氧区体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生猪屠宰污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基础上,对比各种污水处理的好氧和厌氧的方法与措施,提出将“两级沉淀+两段曝气”工艺应用到小型屠宰场污水处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ASM1耦合曝气模型对污水处理厂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模拟污水处理厂实际的曝气方式及溶解氧浓度,采用更加精确的曝气模型对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模拟研究.该模型考虑了污泥浓度、堵塞及温度等因素对氧传质的影响,并将该曝气模型与ASM1相耦合.首先,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对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影响较大的参数,分别为异养菌产率系数YH、异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H、自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A及自养菌氧利用半饱和系数KOA.然后,测定部分灵敏度较高的参数并使用测量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正,校正结果使用希尔系数表征.最后,使用另一批数据对校正参数进行验证.模拟的COD、氨氮、总氮和好氧池末端溶解氧的希尔不等系数分别是0.13、0.23、0.20和0.15,而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或理论氧转移效率模型模拟则出现氨氮、溶解氧、总氮及COD的希尔不等系数不同程度上升的结果.校验后的ASM1/曝气耦合模型参数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模拟当中,对于优化污水厂曝气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1995,(3):32-33
节能曝光设备──ZY型自吸式涡轮充氧机一、前言在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都需要充氧,目前一般多用鼓风机曝气,鼓风曝气噪音大,设备繁杂,包括鼓风机,管道、阀门、曝气头等,投资大,维护困难。80年代国外出现充氧机代替鼓风曝气系统,该机构造简单,维护方便,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