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煤和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为一次尘源,井下浮游粉尘70%以上来自一次尘源,因此控制一次尘源是井下防尘工作的重点。 一次坐源的产尘量除与生产工艺、环境、通风等外部因素相关外,主要决定于煤和岩石的产尘特性。1 煤和岩石的产生特性 煤和岩石的产尘特性是指煤和岩石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及粉尘粒度分布状况,通常用煤和岩右产生能力来表示。煤和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双碳”工作的落实,改善粉尘污染严重的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隧道施工粉尘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包括通风排尘、通风控尘、喷雾降尘、抑尘剂降尘、除尘器捕尘等。总结了隧道钻爆法施工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除尘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18家大中型井下铁矿通风防尘技术措施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其结果表明:采取通风防尘技术措施,井下铁矿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粉尘浓度由31.4mg/m~3降到3.4mg/m~3;粉尘合格率由19.6%上升至57.9%。在作业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粉尘危害也不断减轻,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接尘工人矽肺发病工龄由10.67年延长至23.42年;矽肺患者死亡年龄由50.35岁延长至60.25岁。综合防尘前后矽肺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23%与1.65%,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研究各种防尘措施、除尘装置、巷道通风与除尘关系等问题,以及劳卫部门研究矽肺病理,进行动物实验,均需进行人工发尘。所以粉尘制备是防尘及矽肺病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据测定,井下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  相似文献   

5.
采场爆破粉尘运移规律的Fluent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爆破烟尘源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西石门铁矿南二采区为研究背景,运用Fluent软件通过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对爆破后粉尘的分布及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在现有条件下爆破粉尘的运移规律.采场爆破后很快产生大量粉尘且浓度较高,粉尘的运移受风流流场影响较为明显.在现有通风条件下,粉尘的净化主要靠重力沉降,而难以沉降的呼吸性粉尘的排出则需要较长时间.这不利于生产,亟须改善通风条件或采取其他措施较快速降低爆破粉尘浓度.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爆破产尘量大,排尘耗时久.  相似文献   

6.
综掘工作面是井下粉尘的重要污染场所。对压入式通风综掘工作面而言,压入式风筒出口距掘进头的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况参数。如何在有效距离范围内提高减尘率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采用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来研究掘进工作面的粉尘运移规律,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的离散型模型(DPM)模拟粉尘在气场中的运动。采用三维立体模式,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综掘工作面压入式风筒出口距掘进头不同距离时的粉尘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综合分析风筒出口距掘进头不同距离时的风速云图和粉尘粒子轨迹及其逃逸统计后发现,在风筒出口风速为12 m/s时,风筒出口距掘进头距离在5~10 m较合适,排尘效果较好;而综掘机安装上挡尘板后,风筒出口距掘进头距离在5~8 m较合适,且同距离情况下,运移到司机处的粉尘粒子较之前明显减少,控尘效果较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当压入式风筒出口距工作面煤壁距离为6.0~8.5 m时,安装挡尘板后综掘机司机处的粉尘质量浓度减尘率达21%,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在采矿工业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都产生矿尘。为了防止矿尘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安全生产,必须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洗巷道壁等综合防尘措施。但仍有一部分微细矿尘浮游于井下空气中,必须用通风的办法稀释和排除。通风是现代技术条件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尘手段之一. 迄今为止,巷道型采场排尘通风所需的  相似文献   

8.
在矿山防尘中,局部产尘点的风流净化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井下破碎峒室、溜矿井、二次破碎巷道和地面选厂等都是高浓度的产尘点,严重污染作业环境。由于井下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矿强度增大,使井下产尘强度随之增大,防尘问题更为突出。 井下各工序产生的粉尘颗粒都非常小,其中属于呼吸性粉尘(小于5微米)占95%以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一般的湿式作业和现有的井下除尘装置对呼吸性粉尘清除效率较低,所以研制对呼吸性粉尘有较高除尘效率的装置就更为迫切。 我们参照国内外湿式旋流除尘器,研制了湿式旋流除尘扇风机。这是一种以湿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粉尘浓度高、现有粉尘治理效果不佳的难题,以某金属矿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分析溜井卸矿时粉尘的产生机理、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基于溜井口产尘现状,研发新型复合除尘净化系统,并在该矿山溜井口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后对溜井粉尘除尘效果显著,进化后气流的粉尘浓度控制在2 mg/m3以内,可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进风风流,有效地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利用率,在矿山生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选煤厂输煤暗道多热源叠加作用对粉尘颗粒瞬态扩散的影响,采用热-流-固三场耦合理论,利用Fluent软件对通风排尘供暖过程中空间温度分布情况和粉尘颗粒瞬态扩散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在平朔安家岭选煤厂2125暗道进行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在内部热源辐射散热的影响下,暗道空间内靠近热源区域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热泳力加剧了粉尘颗粒沉积效果,粉尘颗粒更易积聚在设备表面或地面,下部区域粉尘质量浓度高达394 mg/m3。现场试验表明:暗道空间各测点温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验证了热-流-固耦合方法分析封闭空间内多污染热源通风供暖排尘过程中热源散热、气流场流动和粉尘颗粒动力场的三场耦合关系是正确的;明确暗道空间粉尘颗粒逸散特征,对提高降尘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井下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缩短设备、仪器使用寿命,是我国煤矿普遍存在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粉尘监测与粉尘防治是解决粉尘问题的两个有效且不可分割的手段.介绍了井下粉尘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总结了目前粉尘防治的四种思路:减尘、降尘、排尘、隔尘,提出减尘是粉尘防治最根本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了粉尘监测、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期望为我国煤矿粉尘监测、防治工作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根据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及其危害和对井下空气污染的状况,提出针对井下各产尘源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法,通过对粉尘污染的治理,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实现清洁生产,降低矿工职业病发病率和事故率,提高煤矿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矿山井下粉尘浓度的测定和改善作业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尘肺与防止措施的现状矿山的防尘措施主要是湿式凿岩、洒水(抑制粉尘的发生)和佩戴防尘口罩。在地面的车间内也要测定粉尘浓度,规定评价标准,努力改善作业环境。目前,矿山从事接尘作业的矿工罹患尘肺病所占的比重仍高于产业部门。加之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产尘源多,粉尘浓度的变化大,给粉尘治理增加了困难。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在通产省矿山安全技术委员会之下设置了一个防尘分会,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就井下矿山粉尘  相似文献   

14.
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电气设备危害极大,如造成电气设备短路,电气开关按触不良,通风不良等。采取了定期清扫粉尘,定期检查开关设备的触头及接线,提高电气设备的抗尘能力等措施后,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电气设备危害极大,如造成电气设备短路,电气开关接触不良,通风不 良等。采取了定期清扫粉尘,定期检查开并设备的触头及接线,提高电气设备的抗尘能力等措施后,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综合防尘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粉尘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公司依靠科学管理,完善了各项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综合防尘方面的管理规定和防尘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技术创新,重点抓好综采、综掘工作面以及回风系统和定点尘源的装置,实行自动控制等综合防尘技术;从管理和技术创新角度,通过采用减少粉尘产生、降尘、排尘、除尘、个体防尘等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井下粉尘浓度的测定,是衡量煤矿井下劳动环境好坏的标准之一,是检查煤尘浓度是否达到爆炸界限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防尘措施与除尘设备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测尘,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降低粉尘浓度,改善劳动环境,保证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 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原煤炭部已于1984年9月1(?)日以MT79—84标准发布。这个标准统一了全国煤矿的测尘方法,对指导防尘工作的开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煤  相似文献   

18.
井下粉尘危害是金属矿山开采重大职业危害之一,粉尘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及职工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一些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在巷道掘进及挂帮矿回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过大。针对不同尘源采取相对应的治理措施,有效降低粉尘浓度,扼制粉尘量,减少粉尘危害,是金属矿山转井下开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可控循环风在国外的矿山掘进巷道及采区工作面的粉尘控制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通风与节能效果。但国内尚处于试验阶段。1 可控循环风的利用 图1是工作面排尘通风利用可控循环风的原理示意。设工作面的产尘强度为F(kg/s),新风入风量为Qi(m~3/s),循环风量为Qr(m~3/s),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为n(kg/m~3),新风中初始含尘浓度为n_0(kg/m~3),除尘器效率为η(%)。  相似文献   

20.
在矿山工程中,常常由于井下情况变化,矿车往返运输和溜子头装卸等原因,造成粉尘对进风流的严重污染,大大超过《矿山保安规程》对矿井入风含尘量不应大于0.5毫克/米3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防止措施,以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 北京矿务局城子煤矿井下为负压通风,其中3#斜井为原煤提升及进风混合两用。由于该斜井采用箕斗提升井下原煤至地表,造成3#斜井进风流含尘浓度终年高于国家卫生标准20倍左右,直接影响了整个矿井的防尘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工人师傅根据该矿的具体情况,一起研究确定利用金属网水幕来净化风流。 这个斜井底有一个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