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内涵、原则与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系列生态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存在着内在联系生态经济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是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经济和三效益的协调统一;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存在着内在联系 ,生态经济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是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居住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跃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3,6(3):26-30
土地利用生态经济评价是近年来国际上进行土地开发与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土地利用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而且要考虑与其相关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运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支持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筛选,在上地利用生态潜力与限制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等级合并规则的选图分析法,得到天津市居住新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该项结果可为天津市有关决策部门进行居住新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待复垦土地资源调查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塌陷地、挖损地、压占地的分类,调查内容和样品采集方法,对现场资料的分析整理和调查报告的内容以及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和报告内容也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增城市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在土地利用的研究中产生并发发展起来的,以协调人与景观的相互,达到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在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反映景观生物的一些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城市的土地利用的特征进行生态分析和研究,为达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各景观类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而提供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地整理是一项旨在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及利用布局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利国利民的活动。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对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个目标比较重视,也做得比较好;但由于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一目标重视不够,同时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农地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导致土地整理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影响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景观生态规划、建立评价体系等对策,以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最后对广东典型区域农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国治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96,(4)
介绍了塌陷地、挖损地、压占地的分类,调查内容和样品采集方法,对现场资料的分析整理和调查报告的内容以及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和报告内容也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根据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般定义,结合柳州市郊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全面分析了郊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实现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3、2000和2004年吴江市的遥感影像,在GIS和RS支持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吴江市的耕地基底向建设用地基底转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景观整体形状趋于规则;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耕地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导致总价值减少的主导力量,而水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加是阻止其显著减少的原因;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功能贡献度最大,超过总价值的50%;汾湖镇所占生态服务价值比重最高,分别为24.2%、25.21%2、5.13%,桃源镇所占比重最低。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优选模型和情景分析模型,选取河北省太行山区为研究区域,对其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分析,并定量测度了各敏感因子对生态安全警情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包括中警、轻警、预警3个等级,以轻警为主,所占面积比例达50%以上。从时间尺度上,整体生态安全警情呈缓慢好转态势。从空间尺度上,生态安全预警格局中段警情有所好转,南北两端警情趋于严重,尤其以南部最差。15°坡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污染负荷指数、人均草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化肥农药负荷、景观破碎化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人均GDP和三废综合处理率10个敏感因子(权重0.03)是影响研究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因子,对总系统生态安全的综合贡献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各子系统对总系统生态安全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状态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响应子系统,因此需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子系统及总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3.
以典型河谷型大城市兰州市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剖析了1997-2009年该市各县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参考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分析r近12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9年兰州市林地增长面积最大,主要来源于耕地的转出及两山绿化,其次为建设用地,主要是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最大的是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GDP变化,其分别从1997年的59.99亿元,210.27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61.52亿元,920亿元。总体呈增长趋势,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般定义,结合柳州市郊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全面分析了郊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实现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论述了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指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管理的原则和宏观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大亚湾开发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特别是曾因美国的熊猫汽车和英荷壳牌石油等的落户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广东省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的热点,使原为滨海小镇的穷乡僻壤面临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本文根据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势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地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农田用多养少,土地征而未用以及在规划上对农业的重视不足等问题;最后从协调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保护的矛盾,维护区域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对区域的土地利用保护提出了六点对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的潜力,建设体制合理与社会和谐环境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的以资源为基础,以政策与制度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是制度、技术、资源等重要影响变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迁、技术创新、资源利用三者共同作用于生态经济运行过程都呈现出了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将制度、技术、资源分别视为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层、中层和低层子系统,以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为基础,建构了生态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最后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制度、技术、资源与生态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深圳市土地开发和景观生态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探讨深圳市上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其内部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功能和组成快速演变的机制和特征。认为深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模式,区位特征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是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组成快速演变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