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人体皮肤热模型的热防护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基础上,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耐高温模拟皮肤传感器代替铜片热流计测量通过应急热防护服装面料的热流量,将热流量作为热波皮肤模型边界条件,得到人体皮肤表层下80μm处的温度值,从而得到一定条件下人体真实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用其评价热防护服用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并将热波皮肤模型(TWMBT)的测试值与Pennes模型以及铜片热流计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热波皮肤模型分析织物层下的"皮肤"防热时间更接近实际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时间值,可较为精确的量化织物热防护性能,为应急救援热防护服装的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迷了皮肤防护器材--化学防护服(衣)化学防护性能试验与评价用标准物质的重要性,系统地概述了外军化学防护服(衣)化学防护性能试验与评价用标准物质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化学防护服(衣)防护性能试验与评价用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耐高温防护服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国内工业生产中的爆炸、火灾、剧毒化学物泄漏等灾难性事故频发;恐怖分子利用爆炸、生化毒剂袭击等各种手段危害公众安全的威胁增加。消防队员等应急救险人员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危成为救援的前提,设计开发耐高温防护服、消防服等防护服装,提高应急救援防护服的防护水平就成为关键。本文将阐述耐高温防护服、消防服等防护服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防护服装的防护功能一直就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增加与提高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与有害物质或环境接触而造成的伤害。防护服装的技术进步是作业环境的需要 ,是对人体保护的需要。一、放射性伤害的防护对操作X射线的工作人员 ,最常用的是铅箔制成的防护服 ,日本目前已开发了一种用聚乙烯和凝聚硼纤维制成的服装 ,用以保护某些能级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日常与X射线设备及治疗癌症材料接触的医护人员 ,应着浸铅纤维作为附加的防护 ,含铅纤维可用于非织造织物 ,机织物或针织物。这类产品制成的防护服 ,长期穿着也会很舒适。…  相似文献   

5.
消防员防护服是用于保护消防员身体免受各种伤害的防护装备。通常消防员防护服由多层面料组成。其中隔热层是消防员防护服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耐高温隔热作用,确保消防员灭火作业时,免受高温和辐射热伤害。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隔热层主要采用针刺无纺方法加工的阻燃粘胶或碳纤维毡材料,  相似文献   

6.
选择透过性材料在生化防护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面临着有毒化学品和生物制剂的威胁。多年来,生化防护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和军事,性能也在不断发展。过去的防护服材料主要是隔绝式材料和活性炭复合透气织物。隔绝式防护材料虽然能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但是它制成的防护服笨重、不透气、穿着不舒适、限制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7.
放射线防护服防护材料,以往对高辐射剂量多用铅细纤维,对低剂量多用铅系粉末与橡胶、塑料等填充层制成。 铅细纤维由于重复弯曲,而引起铅纤维断裂,最终导致屏蔽不良。另外用铅系粉末与橡胶、塑料制成的填充材料,为了达到良好地屏蔽效果,须要做得非常厚,结果挠性变差。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技术新兴工业的不断涌现,生产工作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能源、交通、冶金、建筑、化学、石油工业、机械工程、电子、环保和航天等许多工业领域以及军队特殊军种耐高温阻燃防护服的使用范围日渐广泛。而既能耐高温又能阻燃的服装面料,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检测方法。考虑到耐高温阻燃防护服在防护性能以及穿着性能的要求.作者在下面将其性能检测分为功能性及服用性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动力送风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对人员的防护性能,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正压生物防护服气密性和液体喷溅防护性能,连续监测穿着正压生物防护服活动时的内部正压值变化。采用微环境气溶胶密闭舱室平台,研究正压生物防护服对黏质沙雷氏菌(ATCC 8039)和phi-x174噬菌体气溶胶的整体防护性能。结果表明,正压生物防护服气密性和液体喷溅防护性能均达到气密型防护服和喷射液密防护服水平。对2种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率均在99.97%以上,且与送风量与环境湿度无关。正压生物防护服被人员穿着进行作业时,其内部能始终能保持大于16 Pa的正压。对该防护服防护性能的系统分析能全面评估类似防护服的整体防护性能,也为未来各类正压式防护服研发和防护性能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四)职业病危害的防护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主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帼、防护服、护眼镜片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用具和皮肤防护用品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于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同时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1.
防护服要合理选择, 不然起不到防护作用。 选择防护服,首先应 从保护性能考虑。 一、根据不同工种特 点选择防护服装。如易燃 易爆作业的工种,不可选 用化学纤维布料制作的防 护服。因为化学纤维容易 引起静电反应,穿化学纤 维防护服有引火烧身的可 能。在化工车间甚至医院 手术室等有易燃气体、液体的场所穿化纤工作服,万一静电积聚产生火花放电,也有引起爆炸起火的可能。静电对电子原件和精密仪器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在这种作业场所工作不宜穿化纤防护服。 二、根据不同劳动环境选择防护服。如丙纶、涤纶和氯纶布料制作的防护服,耐酸、耐…  相似文献   

12.
正热防护系数是评价防护服装防止辐射热和对流热透过织物引起人体二度烧伤的热能值,是评价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测试方法,该指标一直没有很好的运用于热防护类防护服的评价。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热防护系数评价所依据的测试基础数据的可靠性,2016年年初以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生物防护复合面料,通过基本性能测试选取了最优方案。将以聚四氟乙稀复合膜为中间层的复合面料进行了综合性能测试,将其制成连体式防护服,并对防护服的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面料具有优良的生物防护性和透湿性,防护服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常用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本研究应用热平板仪、人工气候室和暖体假人等研究设备,对高低温作业典型工种常用的耐高温防护服和低温防护服的隔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高、低温防护服的服装面料、服装整体的隔热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模拟环境下的着装生理学测试结果也存在不同,防护服的面料、结构和工艺等均影响到其整体隔热性能。防护服装的全面评价通常涉及安全性、工效学特性等多个方面,有必要从服装的舒适性、工效学特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并开展大规模的现场人体穿着实验,从而为高低温防护服的选用和设计改进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防护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防护服是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采用的具有防护功能的纺织材料,是当今纺织行业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本文以防护用纺织材料为重点,探讨了我国劳动防护服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热功能防护服装是应用最广泛的特种防护服装。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阐述了热功能防护服装的防护原理及常见热功能防护服装的种类,重点从热功能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的测试标准及影响因素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热功能防护服装的研究概况,最后探讨了热功能防护服装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劳动防护服是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采用的具有防护功能的纺织材料,是当今纺织行业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本文以防护用纺织材料为重点,探讨了我国劳动防护服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化学防护服渗透性试验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性是衡量化学防护服防护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美标、欧标和ISO三大标准体系所涉及的渗透性测试相关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三种方法的相通之处以及其差异所在,对化学防护服渗透性测试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介绍“TC”耐热难燃非织造布的特性。在焊接和气割中用于替代石棉布,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灭火防护服是消防员进行消防救援的重要防护装备,可有效保护消防员的生命安全,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战斗能力。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研究主要是为了增强灭火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以提高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在消防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研发现状进行研究,探讨了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性能要求,分析了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