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城市交通隧道汽车废气排放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风洞物理模拟手段,对处于城市街区的交通隧道风井塔和峒口排放污气的环境影响作了实验研究,并基于射流理论和现场实测,建立峒口污染物散布的预测模式,该模式用于模型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表明.1.隧道峒口污气排放有可能造成短时局地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废气浓度可能超标,但影响范围不大,并且与周围建筑物,环境,气温和车辆运行状况等密切相关;2.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污染物扩散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隧道出口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单向行驶的隧道 ,车辆沿隧道通行 ,排出的废气会自隧道洞口排出 ,造成局部大气污染。本文探讨了隧道出口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方法 ,介绍了隧道出口废气扩散的机理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废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测量的过程分析,将环境污染源监测中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有机结合,分析并评定监测全过程的不确定度,为提高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测量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污染源的现场监测,特别是废气污染源的现场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场监测废气污染源,是整个监测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监测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执行。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多年的现场监测经验,提出了以下关于污染源废气监测的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5.
论机械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流程,分别从收集技术资料、现场勘察、编制验收监测方案、现场监测和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等方面分析了机械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指出,机械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重点关注问题包括:第一,收集技术资料阶段,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应以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情况为准;第二,现场勘察阶段,应按照项目环评以及环评批复要求,分别从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对于机械制造项目,重点关注焊接烟尘、打磨粉尘、油漆废气等废气处理设施,以及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第三,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阶段,应注意合理确定验收监测内容和评价标准;第四,现场监测阶段,应特别注意企业生产负荷情况,对于机械制造项目可以考虑通过产品产量来考察;第五,编制验收监测报告阶段,应确保验收监测结果及分析充分反映验收监测期间环境管理检查和现场监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步伐的迈进,城市大气 环境的质量每况愈下,很多城市在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基础上,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了大气保护策略.本文在这个背景下,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预测工业废气、生活废弃和汽车废弃的排放,并探讨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通废气中CO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CO的人为排放量,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高达3.5~6亿吨。长期接触低浓度CO,对人体健康极有影响。这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上海市拥有汽车15万辆,比建国初期增长约17倍。汽车废气中以CO含量最高,每千辆汽车每天排放CO约3000kg。交通路口大气中CO浓度与车流量密切相关。CO可作为汽车废气对交通路口空气污染的监测指标和示踪物。在繁华街区、道口堵塞处,当汽车车速减慢时,其排放的废气量尤多。由此,交通  相似文献   

8.
固定源废气竣工验收现场监测常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固定源废气现场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验收监测中的工况核查、监测孔及平台设置、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有效的对各类(非固定式或固定式)环境污染源产生的废气进行合理监测,并保障其监测过程及监测质量是当下控制污染源所排放废气污染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环境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的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环境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应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环境污染源废气监测质量控制要点。通过本研究,期望能为今后我国的相关从业者在环境污染源之废气的监测与控制探究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的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究了监测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提出了注意要点和应对措施,以提高废气现场监测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铁路隧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污染特性受到排放源强、隧道内风速、扩散系数、初始浓度、边界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根据大气扩散方程建立了描述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式,提出了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铁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方程的方法,并对影响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因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源强和隧道内风速是影响铁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初始浓度和边界浓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小,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将模式应用于青藏铁路羊八井一号隧道内NOX污染规律的数值分析,模拟表明隧道内NOX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机车车头所在的位置,最大浓度为15.02 mg/m3。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 (PAHs)arewidespreadenvironmentalpollutantsintheatmosphere.Theyaregeneratedinthecombustion .Themajorsourcesidentifiedincludefossilfuels,vehiculartraffic,industrialprocesses,smokinganddomesticheating (Peltonen ,1995) .T…  相似文献   

13.
南京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夏季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基准地面气象站1951~201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南京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利用2007年南京草场门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探讨O3同气象要素之间关系并分析气象要素改变对污染的可能影响,结合WRF-CALGRID模式基于2008年7月的情景模拟研究1990年代以后南京城市下垫面变化对气象要素变化的贡献,并分析其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南京气温呈现增长趋势,平均风速、大气湿度、日照时数呈现降低趋势.气温与O3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较小的风速和相对湿度有利于O3的生成.城市下垫面的增加使得南京城区气温增高超过1℃、风速减小0.4m/s、湿度下降0.5g/kg、混合层高度增加100m.气象要素的改变使地面NOx浓度减小,最大减小量超过6×10-9.对O3浓度的影响有增有减,南京市北部、西部增加,增加量超过2×10-9,主要受温度增加、风速减小以及NO的垂直输送影响;主城区的南部、东部O3浓度减小,减少量1×10-9~3×10-9,主要受混合层高度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也随之增加,城市空气质量面临新的挑战。其中,大气汞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利用Lumex RA-915和多功能汞分析仪,应用原位检测方法在隧道行车中和道路旁2 m远处,测定了城市隧道及道路周边空气中的元素汞的分布,初步研究了地面交通汞排放对周边环境中元素汞分布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内各点的大气汞浓度变化较小,并与通风情况有关;当隧道外自然风风速较大时,隧道内外大气中元素汞浓度均明显降低,从10~17ng/m3降低到4~8 ng/m3。地面道路旁大气元素汞的分布随汽车行驶状况、温度和昼夜变化而变化。中午大气中汞浓度较低,而傍晚较高;从白天至晚上呈上升趋势,从10.8 ng/m3和16.4 ng/m3升高到15.7 ng/m3和19.4 ng/m3;气温越高,大气中的汞浓度也越高;路口汽车怠速时汞浓度较高。因此,应加大交通排放对城市大气汞污染贡献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污染源排放废气流速通常在7~15m/s之间。通过S型皮托管在低速风洞中与标准皮托管的对比实验说明,在10m/s,15m/s两种情况下,皮托管迎风面截面变化对皮托管系数却的影响很大,实验结果可供污染源废气监测和皮托管定期检定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一个包含交通转盘、隧道、高架桥和下沉式公交站的立体交通几何模型,建立了该系统中流体流动与污染物传播的耦合数学模型,数值分析了环境风变化时,该系统中流体流动与气态污染物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环境风向的变化直接改变了公交站区域流体的流向途径,在公交站区域;北风时的平均污染物浓度是西风时的3.5倍,而在转盘中央区域,北风时平均污染物浓度是西风时的5倍.西风时,环境风速从0.5m/s增加到3.5m/s,东侧公交站区域的平均污染物浓度减少95.21%;交通隧道内,环境风速的增加使空气流通速度增加,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1,自引:16,他引:21  
李军  张干  祁士华 《环境科学》2004,25(3):7-13
对广州市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观测.结果表明,气态和颗粒态样品中PAHs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312.9 ng/m3 和 23.7 ng/m3,即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气相中,占大气总PAHs年平均的92.5%,且在夏季的比重要高于冬季.所检出的的气态多环芳烃以芴、菲、蒽等低环数化合物为主,其中菲占了总含量的60%以上;颗粒态多环芳烃则以高环数的化合物为主,各化合物所占的比重相当,其相对浓度无显著差别.气态多环芳烃在夏季达到高值,冬季降为低值;而颗粒态与其相反,夏季低值,冬季达到高值.在所测定的气象条件中,温度在影响气态多环芳烃浓度变化的因素中占了绝对优势,其次为风速,其它气象因素未观测到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对颗粒态多环芳烃来说,则无绝对的影响因素,温度、风速和湿度同为重要影响因素,但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ntrationof vehicular pollutants, wind, turbulence and traffic volume were measured in three different typical street canyons in Guangzhou City. Air dispers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canyons was compared. The configuration of a stree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air dispersion. In low wind conditions, it is rare that a stable vortex is formed in a canyon with irregular configuration. The movement of vehicles may dominate the flow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narrow street canyon when tee wind at roof-level is weak. Simple operational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hey performed well in predicting the air pollution due to vehicular emission in different street canyons in Guangzhou City.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是科学制订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基础.利用兰州市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2015年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分析了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期观测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探讨了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呈"冬高夏低""早晚高下午低"的变化特点,这与表征污染物扩散能力的边界层参数变化特征一致. ②ρ(O3)春季为71.42 μg/m3,夏季为62.74 μg/m3,春季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O3的前体物NOx质量浓度高于夏季且春季扩散条件弱于夏季. ③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 ④当相对湿度 < 4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当相对湿度>8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降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研究显示,河谷地形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数值风洞与物理风洞对烟塔合一排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厂"烟塔合一"排烟技术因其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少,排烟效果好、SO2落地浓度低等优势,特别是在机场附近的净空限高和对景观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型——德国模式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预测上尚存在许多问题,如大风下洗条件下,冷却塔附近空腔区的大小和范围、空腔区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等难以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准确预测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情况,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模式——数值风洞模型以及物理风洞实验被用于模拟烟塔合一的环境影响,分析数值风洞模式和物理风洞实验在大气环境预测领域应用的适用性和优缺点。2个预测方法的结果表明: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冷却塔下风向存在负压区,污染物在该区域高浓度聚集。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物理风洞实验由于受到物质和气象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精确的预测结果以及无法直观地描述空腔区的产生和变化规律。而数值风洞模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预测出在夏季6 m/s风速下,冷却塔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峰值,属于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同时该方法可利用图形化手段实现对空腔区产生、变化、破碎至再生成的全过程描述,从而建立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