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学 《环境保护》1995,(9):8-10
采用清洁工艺控制浸渍工序的沥青烟污染吉林炭素总厂环保处梁学浸渍工序是炭素制品生产的一个补充加工工序。为降低一次焙烧品的孔度,提高制品的假密度,通过真空加压等技术手段,把浸渍剂有效地浸入到焙烧品的孔沿中去,从而改变制品的性能,达到生产出较高密度、高强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炭素工业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论述了炭素工业的原料特点、生产工艺特点、废水排放特点和污染物毒性特点.指出:炭素工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粉尘、沥青烟和Bap;主要污染工序是焙烧工序、锻烧工序和煤气动力工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各类皮肤病.文章还就防治对策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云铝"环境治理、节能技术改造炭素工程",从焙烧烟气净化原理、净化流程、净化效果及净化工艺优缺点对一种新型的焙烧净化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乌海市三家炭素企业排放烟气的监测(重点监测、苯并[a]芘)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炭素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沥青烟气治理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为做好乌海市炭素企业沥青烟气监测及改善沥青烟气污染状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炭素焙烧炉的烟气特点,采用雾化水预处理和电捕焦油技术,对炭素厂焙烧炉烟气进行治理,达到高效净化有害气体—沥青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电捕法净化焙烧炉沥青烟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炭素焙烧炉烟气特点,采用雾化水预处理和电捕焦油技术,对某炭素厂焙烧炉烟气进行治理,达到既高效净化有害气体,又降低资金投入。处理后的烟气指标为:沥青烟浓度13.8mg/m3,苯并(a)芘浓度0.053×10-3mg/m3,烟尘浓度19.1mg/m3,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溶胶粉末复合浸渍法制备颗粒状SCR脱硝催化剂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以V2O5-WO3/TiO2为成分的颗粒状SCR脱硝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有效组分加载均匀性等问题,尝试了利用偏钛酸溶胶作为载体的催化剂生产方法.利用粉末/溶胶复合浸渍方式设计出4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分别制得样品.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样品对烟气中NOx成分去除效能的性能测试,以及进行相关的微观表征分析,研究比较了不同制备方式对催化剂特性的影响规律,旨在探索出一种合理、高效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利用偏钛酸溶胶作为载体,同步浸渍加载WO3和V2O5 2种组分,相比传统的粉末浸渍和两步浸渍方式,该方法能够使浸渍组分在载体表面获得较高的覆盖率,并有效避免了浸渍组分溶出和重结晶现象的发生,所制得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以RuCl3·3H2O为前驱物,以AC(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制备Ru/AC时,焙烧氛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Ru/AC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BET(brunner-emmet-teller method,比表面积测定)和SEM(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氛围中制备的Ru/AC活性有较大差异:在N2焙烧氛围中,容易形成去除BrO3-的有效活性组分(RuO2);而在真空焙烧氛围中,几乎没有活性组分的产生;在H2-N2〔φ(H2)为1.5%,φ(N2)为98.5%〕氛围中焙烧,负载在AC上的活性组分有Ru0(单质钌)和RuO2. 焙烧温度对Ru/AC去除BrO3-的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高温有利于AC的石墨化进程,载体性能得到优化;但焙烧温度过高(1 000 ℃)时,会产生金属颗粒团聚现象;最适宜的焙烧温度为900 ℃. Ru/AC的活性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焙烧时间为3 h时,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得到提高且有效活性组分能够均匀地分散在AC载体上. 综上,Ru/AC催化剂的最优焙烧条件:焙烧氛围为N2,焙烧温度为900 ℃,焙烧时间为3 h.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Ru/AC利于形成去除BrO3-的活性物质RuO2,并且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AC载体上,使催化反应进行得更为彻底,可在2 h内将BrO3-全部去除.   相似文献   

9.
微波处理沥青烟气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微波处理沥青尾气时,管式炉加热温度、沥青烟预热温度及流量对处理沥青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高温加热处理沥青烟气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焚烧法处理沥青尾气的效率,并且具有成本降低、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易于控制、系统阻力较小、污染小等特点,这一工艺的提出,也为沥青烟气的处理方法开拓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物质流指标及其分析方法,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而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利用软锰矿浆进行烟气脱硫,并副产电解锰、高纯碳酸锰及尾渣综合利用生产水泥辅料的工艺体系,是一条新的软锰矿烟气脱硫资源化利用的循环工艺路线,符合循环经济"3R"原则。通过对电解锰工艺系统主工序及高硫煤燃烧和水泥生产等工序进行全方面分析,对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并将新的生产模式与传统方式进行对比,体现该体系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燃煤锅炉烟气循环方式下飞灰汞的吸附特性,利用固定床汞吸附装置,对立式煤粉沉降炉不同模拟烟气循环工况条件下形成的飞灰汞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烟气循环比例、煤种、关键燃烧气体组分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气循环工况条件下形成的飞灰汞吸附能力明显优于非烟气循环工况(空气燃烧)条件下形成的飞灰,并且随烟气循环比例的增加,飞灰汞吸附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褐煤在净烟气循环比例为60%、40%、20%的条件下形成的飞灰汞吸附量分别是非烟气循环条件下的3.0、2.3和1.6倍.②烟气循环引起燃烧气体氛围中ρ(SO2)与ρ(NO)的变化会影响飞灰的物化特性及其汞吸附性能.随燃烧氛围中ρ(SO2)的提高,飞灰汞吸附量先增后减.烟气循环比例为40%且燃烧气体氛围中ρ(NO)为803 mg/m3条件下,ρ(SO2)为2 857 mg/m3时褐煤与烟煤燃烧形成的飞灰汞吸附量较高(分别为0.45和0.75 μg/g),分别较ρ(SO2)为1 428和4 286 mg/m3时提高了25%~300%和53%~78%.随燃烧氛围中ρ(NO)的提高,飞灰汞吸附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烟气循环比例为40%且燃烧气体氛围中ρ(SO2)为2 857 mg/m3条件下,ρ(NO)为1 205 mg/m3时褐煤和烟煤燃烧形成的飞灰汞吸附量较高,分别较ρ(NO)为803和402 mg/m3时提高了1.2~3.6和1.1~1.6倍.③飞灰中UBC(未燃尽碳)、CaO、MgO及Fe2O3可促进飞灰对汞的吸附.与褐煤飞灰相比,烟煤飞灰表现出更优的汞吸附性能,与UBC、CaO、MgO及Fe2O3在飞灰中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研究显示,烟气循环方式下飞灰汞吸附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煤质的合理选择、烟气循环比例、循环气体成分及浓度参数的优化控制可显著改善燃煤锅炉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云南铝厂阳极焙烧沥青烟气的干法净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云南铝厂焙烧车间阳极焙烧的工艺状况以及产生的沥青烟的成分和特点 ,借鉴了国内外治理沥青烟的经验 ,采用干式电捕法 ,并且回收的沥青可返回生产系统。介绍了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 ;阐述了净化系统的灭火防爆、全电离、带电喷淋清洗、沥青软化点控制、系统的自控联锁 5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制备参数对Mn-Ce/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锐钛矿型TiO2为载体,采用分步共混法制备了Mn-Ce/TiO2催化剂,通过考察不同活性组分前驱体、焙烧温度以及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样品脱硝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制备参数;结合XRD(X射线衍射)、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BET比表积等表征手段研究制备参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定型态MnO2含量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催化剂样品表面原子浓度比Mn/Ti[或(Mn+Ce)/Ti]越高,催化剂表面有效活性组分越多,催化剂脱硝活性越好.以自制Mn盐(MX)为前驱体,在Mn-Ce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6%时,经500℃焙烧的催化剂样品脱硝活性最高;反应空速为10000 h-1,反应温度为80℃时,其脱硝效率可达80%,150℃时脱硝效效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14.
石墨化电极生产采用煤沥青作粘结剂,在高温焙烧过程中分解产生浓黄色沥青烟气,这种烟气含有害物质,以每小时5—7万立方米的风量,通过七十米烟囱向空间排放,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危害人民健康。 上海碳素厂的广大同志,为了解决这一严重污染问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用电过滤器净化烟气获得成功,除尘效率达百分之九十左右,使浓黄色烟变白,每天能回收焦油300公斤左右。 电过滤器又称静电集尘器,它适用于捕集10微米以下的细粉尘,也适用捕集1微米  相似文献   

15.
应用沥青凝聚装置和静电回收净化技术 ,处理铝厂排出的含有氟、氟化物、沥青的烟气及粉尘 ,即能净化有害烟气又能回收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处理后的各项指标为 :粉尘排放浓度≤ 15 0mg/m3 ,沥青烟的排放浓度≤ 80mg/m3 ,氟化物的排放浓度≤ 11mg/m3 。  相似文献   

16.
锅炉烟气中的NOx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燃气锅炉NOx超低排放的要求以及烟气中大量余热被浪费的现状,提出了烟气脱硝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新方法,通过搭建一体化试验台,分析在烟气余热回收的条件下,c[NaClO2(亚氯酸钠)]、液气比、喷淋水温度等因素对脱硝效率以及烟气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烟气脱硝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新方法主要体现在逆流式烟气喷淋塔中,可利用NaClO2溶液对低φ(NOx)的烟气脱硝并同时回收烟气余热.试验结果表明,c(NaClO2)越高、pH越低、液气比越大,NaClO2溶液脱硝率越高.当c(NaClO2)为0.020 0 mol/L、喷淋水温度在30~80℃之间变化时,存在最优的喷淋水温度64℃,使脱硝率最高为36%.同时,液气比及喷淋水温度对余热回收效果影响显著,液气比越大、喷淋水温度越低,余热回收效果越好.试验结果还显示了当烟气温度为83℃、喷淋水温度为48℃、c(NaClO2)为0.015 0~0.020 0 mol/L、液气比为13.8 L/m3时,烟气脱硝效率约为40%,同时回收了26.4 kW的烟气余热.研究显示,在逆流式烟气喷淋塔中,利用NaClO2溶液进行烟气脱硝并同时回收烟气余热的一体化方法是可行的,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沥青烟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对人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电捕焦油器对消除沥青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捕集沥青烟气较为理想的净化设备。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降低能耗,围绕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资源回收问题,提出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微波焙烧前处理以强化提高各有价金属的浸出效率.结果显示,在不同微波焙烧功率条件下均存在最优焙烧时间以获得最佳金属回收率.综合考虑工序、能耗、成本等因素,研究确定微波焙烧功率600W,焙烧时间6min为较优微波焙烧处理条件,以H2SO4+H2O2为浸出体系,固液比为20g/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条件下,Li、Ni、Co、Mn的浸出率分别达96%、85%、76%、52%.微波焙烧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效率的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一,金属颗粒在微波作用下放电产生瞬时高温;其二,在瞬时高温条件下部分金属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更易于浸出的化学形态;其三,包覆在物料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得以高效去除,提高金属裸露程度.  相似文献   

19.
萘是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成分,在经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时能被部分降解,但在脱硝烟气组分影响下难以彻底降解为COx.不仅如此,部分萘会聚合生成高毒性PAHs.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脱硝烟气组分对V2O5-WO3/TiO2催化萘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烟气组分时,萘经过1,4-萘醌、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等中间产物降解为COx,其中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是COx生成的重要中间体.除此之外,酸酐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生成乙炔基,该物质与萘结合生成更高分子量的菲和蒽,导致PAHs总选择性较高(0.24%).而在烟气(NO+NH3)条件下,NH3会与萘作用生成含N副产物,极大抑制酸酐生成,使COx选择性从38.9%下降至22.5%.同时,伴随酸酐生成的乙炔基大幅降低,使PAHs总选择性从0.24%下降至0.03%.因此同步实现酸酐和乙炔基的彻底降解是萘高效去除的...  相似文献   

20.
铝电解自焙槽烟气聚凝静电新干法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电解自焙槽烟气净化过程中采用聚凝技术对烟气进行预处理 ,选用高压静电除尘器 ,摒弃集中净化 ,采用小单元集约化方式。自焙槽烟气中烟尘净化率 99 83% ;总氟净化率 94 39% ;沥青烟净化率 5 9 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