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分析广州城市职业校园花都校区声环境,使用AWA5636-1型声级计,采用功能区实地布点监测法,收集了2022年6月7:00~24:00内的8个监测点监测数据,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与综合指数法2种噪声评价法,比对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综合评估校园噪声污染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且对噪声影响较大区域提供降噪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探究了8个功能区噪声污染情况除监测点3实训楼及周边环境达到I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外,其余均超标;校园噪声污染主要由学生活动,及周边道路交通引起。  相似文献   

2.
高架桥和立交桥的噪声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座落于深圳市罗湖区的4条主要高架桥、立交桥周围声环境的24h连续监测发现:高架桥的噪声变化趋势与一般干道类似,其最大值出现在离桥面10~15 m的楼层,而立交桥的纵向噪声总体变化不大;对于临路第1排建筑物的高层部分(10楼以上),由于其纳声范围较广,相对而言,桥上的交通噪声对其贡献较小.因此,高架桥、立交桥噪声污染防治应以规划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设置声屏障和隔声窗相结合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3年郑州市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郑州市城市声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声环境质量呈现出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变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加剧、建筑施工噪声依然严重、工业噪声影响减少等特征.提出城市合理规划、加强联合执法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减少各类噪声的排放,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大庆路声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7):171-172,177
对大庆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研究与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庆路声环境进行评价。大庆路声环境质量属于三级,已经受到污染。大庆路周边声环境属于轻度吵闹区域,应通过加强交通监管、宣传等各种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运用模糊矩阵法对该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园环境噪声普通存在超标现象,昼间超标率为14.36%,夜间超标率为22.67%.校园声环境隶属度可达0.34,属于中度污染.校内外交通和学生活动是校园主要噪声污染源,可采用增加校园绿化、加强校内交通管理与噪声管理等措施,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暴露人群面积及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评价模型(NEM),并根据城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表征。该模型在噪声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噪声主观感受性和污染局部性特点,综合考虑噪声对暴露人群、暴露区域面积和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差异,量化了噪声污染的大小,适用于大区域噪声污染程度的整体评价。文章运用该噪声评价模型,对广州某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噪声地图,考虑噪声对人群暴露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能更加科学地评估噪声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7.
噪声污染与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噪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环境噪声污染的严峻现实,环保部联合其他10部委于近期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进行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各区域测点噪声超标值(ΔLAeq)、噪声指数(LKZ)和噪声污染指数(PN);从强度和影响人群人数两个角度评价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的水平,噪声强度超标率达到82%;据此,课题对校园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影响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的等级评定,最后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进行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各区域测点噪声超标值(△LAeq)、噪声指数(LKZ)和噪声污染指数(PN);从强度和影响人群人数两个角度评价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的水平,噪声强度超标率达到82%;据此,课题对校园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影响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的等级评定,最后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质量等级标准和噪声污染指数法,通过对乐山师范学院校园噪声环境连续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噪声值,对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噪声值最小为51.2dB,最大为65.3dB,仅2个点位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其余13个点位均超标,噪声超标率平均值为6.08%;乐山师范学院校园环境噪声为轻度污染(较接近中度污染),质量等级为坏,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建议在高校严格控制校外车辆驶入校内,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1.
摘要:城市的声环境质量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而声环境规划在整个城市的布局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桥头镇的环境噪声现状进行监测和分析,在各类环境噪声中以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并提出了控制噪声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声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城市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污染指标,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采用定点测量方法和噪声分析仪进行监测,对哈尔滨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生活在低分贝值区域的人口逐渐增多,哈尔滨市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噪声污染已成为大同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此,依据关于重点城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的要求,开展大同市噪声污染控制达标规划.在大同市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该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详细划分了声环境功能区并制定了噪声污染控制达标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对各类噪声源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了分阶段的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黄石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特征及现状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为整治城市声环境和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及环境管理提供较为合理、可行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了一种考虑兴趣点的噪声暴露评价模型,模型考虑了目前城市区域多类型用地杂糅,与早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匹配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各类型兴趣点的数量设置超标限值,再结合噪声暴露人群属性对区域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将模型应用于深圳市,基于深圳市噪声地图数据、兴趣点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等,对深圳市噪声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不考虑兴趣点对声功能区影响的模型进行对比,证明模型符合实际情况,能更客观地评估区域的噪声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交通噪声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进行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为保护公路线声环境,促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治理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控制对策,指出只有综合治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交通澡声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前,噪声污染作为城市的四大公害之一,随着城市规模、交通运输和娱乐业的发展,噪声污染的信访案件也在不断的增加。近几年,佳木斯市的噪声污染问题也在不断突显,以佳木斯市“十一五”期间的噪声监测数据为基础,介绍了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并通过对道路交通、社会生活等声环境监测结果来反映道路交通、社会生活等声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声环境污染特征及声质量变化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佳木斯市噪声污染防治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噪声对临路高层建筑声环境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变化,噪声贡献值呈现抛物线型变化。在第3层~第5层处噪声值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楼层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此外低楼层处夜间噪声超标严重。在隔声设计时应重视噪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夜间时段的噪声影响,增加声屏障的高度对提高低楼层隔声效果有较明显作用。对于临路高层建筑,单一的声屏障措施的降噪效果有限且有众多限制因素,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葆珊 《环境科学》1986,(5):77-82,76
随着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和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噪声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噪声污染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最大和最严重的噪声污染即工业和交通噪声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取得低噪声所支付的环境保护费用,从而回答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大噪声治理的社会、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叶红卫 《环境》1995,(2):4-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声环境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对噪声污染的控制亦越来越迫切,对噪声的认识亦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过去人们对噪声的有害性了解得较多,而相形之下,对其有用的一面了解得甚少。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噪声既有它的危害性一面,又有它的可利用的一面。过去人们只重视它的有害性,而忽视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